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s@126.com

0537-4458285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 《现代语文》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旬刊以文学研究为主,面向有关专家、广大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旨在繁荣古今中外文学研究,促进学术的研究、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诗经?小雅》中植物意象研究

    陈晓阳李平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剖析《诗经?小雅》中的植物意象,探寻《诗经?小雅》中植物意象的生成及出现规律、植物意象的种类特色,以及部分文学价值较高植物意象有助于我们得出对《诗经》植物意象研究的合理性见解.

    《诗经》小雅植物植物意象

    《诗经?郑风?将仲子》主题考

    韩延波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早期对《诗经》的阐释往往通过政治比附,后来虽然注重到原始时期男女之情但是分歧也很大.综合各个历史时期对这首诗的观点,并分别进行评判,最终可发现该诗是一女子婉拒无礼之辞得作品,回归本诗爱情主旨.

    将仲子主题郑风拒绝

    陶诗之桑意象管窥

    任江维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渊明诗歌中呈现了丰富的意象世界,桑是其典型意象.研究其蕴藉意义,有助于理解把握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文章通过对与桑意象相关诗文厘析,重点解读了其象征的田园生活、归隐意识、政治失意和慨叹生命的多重蕴藉.

    陶渊明陶诗桑意象蕴藉

    人际关系对孟浩然诗歌传播的影响

    母聃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浩然作为一位大半生都过着隐逸的山水田园生活的诗人,他的诗却并没有隐没在深山之中.到现在,我们对他的诗也是耳熟能详.文章旨在孟浩然的人际关系方面探讨其诗歌的传播途径,也揭示了人际传播对增加文学作品影响的重要作用.

    孟浩然诗歌传播人际关系

    杜甫诗歌艺术散论——以鄜州之行所作诗歌为例

    王小艳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甫诗歌的艺术性极高,文章以他往来鄜州途中及在鄜期间所作诗歌为考察对象来分析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为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以白描手法来构筑图景,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与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相结合.

    杜甫鄜州之行诗歌艺术

    《三国演义》中郭嘉的形象对秘书职业能力的启示

    张宛青刘淼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国演义》中郭嘉为曹操建国大业立下汗马功劳,他聪慧过人、思路敏捷、多谋善断,具备良好的参谋能力、观察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协调能力等.他的表现对秘书在职场提高职业能力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三国演义》郭嘉秘书职业能力

    《封神演义》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王帅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部极具分析价值的著作.该书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书中身份明确的女性人物共有37位,有女妖、女仙,也有宫妃、女将、慈母等,其中以女娲娘娘、苏妲己的形象最为鲜明,她们一起构成了《封神演义》群女图.这些女性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妖女、仙女和凡女.本文就将从这些女性人物出发,通过具体研究每一类女性人物形象,探究作者在这些女性人物身上赋予的女性观.

    《封神演义》女性人物形象分类女性观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论《水浒传》中宋江的功绩

    陈亚梅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宋徽宗时,童贯、蔡京、高俅、杨戬四个奸臣在北宋朝廷当道,变乱天下,使原本繁荣的封建经济江河日下.这时山东省郓城县县衙的押司宋江,为人仗义,扶危济困,因此有口皆碑.由于人生的际遇沉浮,宋江由一名县衙的押司而成为一名梁山泊起义的领袖,起义壮大时他接受朝廷招安,领导起义军按照朝廷的意志征战辽国,征战方腊,征战完成后宋江却被奸臣迫害致死.在这一过程中宋江始终有一颗仁义而滚烫的心灵,他一路跋山涉水,鞠躬尽瘁,探索世间的真谛,领导梁山泊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宋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使北宋末期江河日下的封建经济有所复苏,使北宋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了北宋末期的生产关系.

    水浒传宋江功绩打击改善复苏

    论明清戏曲的"尚奇"倾向

    唐荣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奇"这一美学范畴在明清戏曲中得以大张旗鼓的张扬,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明清戏曲家对戏曲作品"奇"的欣赏和对戏曲搬演"奇"的追求,都表明明清戏曲中存在着明显的"尚奇"倾向.

    明清戏曲尚奇舞台演出

    封建伦理中女性的压抑与反抗——以《子弟书》故事为例

    卫玥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要集中于对子弟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讨,通过对子弟书文本的阅读可以发现与当时上层社会所描绘的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对两个不同女性群体(尼姑以及民间所称道的侠女)的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当时人们对这三种女性群体所持有的不同的社会心理以及其中体现的封建伦理束缚.

    八旗子弟书侠女妓女尼姑压抑与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