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s@126.com

0537-4458285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 《现代语文》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旬刊以文学研究为主,面向有关专家、广大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旨在繁荣古今中外文学研究,促进学术的研究、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左传》中伍子胥的形象——儒家核心思想的诠释

    程仁君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传》通过较高的文学艺术手法,既塑造了伍子胥这样经典的人物形象,同时又诠释了儒家的忠孝等核心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伍子胥左传儒家思想

    季孙氏族属、世系暨作家群体事略考——春秋时期鲁国世族作家群体与文学创作研究之五

    罗姝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季孙氏为季历之孙、文王昌庶子周公旦后裔,出于惠公弗湟之孙、桓公允季子公子友,春秋时期世系为:公子友→公孙无佚→季孙行父→季孙宿→季孙弥(别为公鉏氏)、季孙纥、季公鸟、季公亥(无后);季孙纥→季孙意如、公甫靖(别为公甫氏)、公之(无后)→季孙斯、季寤(别为子言氏)、季鲂侯(无后)→季孙肥、季孙穆叔(别为子扬氏)、季孙灶(别为子雅氏)、南孺子所生男(无后),季公鸟→季甲.可见,鲁季孙氏出于桓公允,属公族,按《左传》义例可称之为"桓族".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为季孙行父、季孙宿、季孙意如、季孙斯、季孙肥,此五子可称之为鲁公族作家群体.

    春秋时期鲁国季孙氏族属世系作家群体事略研究

    唐诗意象研究述评

    杨洁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期,亦是诗歌意象表达的成熟期.目前,唐诗意象研究成果突出,既有对唐诗整体意象的镜像解读,又有对单个意象的具体剖析;既有对诗人主体意象的挖掘,又不乏同类意象之间的比较研究.然唐诗意象研究仍然存在两个问题——缺乏一个完整的唐诗意象体系,使得意象研究流于形式,另外,对其意象发展的承继性研究亦远远不够.

    唐诗意象承继性研究

    论温庭筠词对中国古代典籍的化用——以《清平乐》其一、其二、《遐方怨》其一为例

    惠联芳
    12-13页

    苏轼游记散文艺术特色研究

    潘炫李平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记散文虽作为苏轼创作的多种文体中数量较少的一类,但其蕴含的艺术研究价值却是极高的.不论是修辞、表达,还是结构、风格上都别具一格,对前人有充分的继承发扬创新,对后人又是值得借鉴的文学瑰宝.

    苏轼游记散文艺术特色

    《秦汉文》浅论

    马凌霄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秦汉文》是明代著名学者胡缵宗自编的一部古文选本,是胡缵宗以其自身对古文的理解和诠释并按照自己的编选原则编次出的一部古文选集,极具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但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尚未给予其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从《秦汉文》的内容、成书、版本源流、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挖掘,揭示出其价值和影响所在,以期学者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研究并有效地利用《秦汉文》.

    《秦汉文》胡缵宗影响

    孔府档案的艺术性分析:——以6312、6313、5476号档案为例

    唐迪霍俊国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府档案》是孔府留存的孔氏家族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私家档案,除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外,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以档案中的6312、6313、5476号档案为例,主要采用叙事体与对话体,通过简洁又不失准确的语言将嘉庆帝召见孔庆镕,光绪帝召见孔令贻,慈禧太后召见孔令贻母、妻的情形还原,也通过对话的方式将人物的形象塑造的生动形象.

    文体特征语言艺术人物形象

    徐志摩对"爱、自由、美"独特追求的艺术表现——《再别康桥》

    刘祖欢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适曾经对徐志摩有一个评价:"他的一生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1]徐志摩的诗歌主要表现的就是对自己爱情、自由、美的向往.《再别康桥》这首诗就出色地显示了诗人的才情与个性,此诗不仅仅抒发了作者对母校康桥深深的依恋以及离别愁绪,更是诗人一生"爱、自由、美"独特追求的艺术再现.

    徐志摩自由

    自私的爱情悲剧的恶果——浅谈《雷雨》中周氏父子的爱情悲剧

    尹丽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雨》是中国话剧艺术上的一座丰碑,其影响力与震撼力源于其中情感之复杂与细腻,不管是周鲁两家的情感纠葛和阶级矛盾的发展,还是畸形充斥下的爱恨情仇.在众多纷繁杂乱的关系下,周朴园和周萍的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背景决定了他们的爱情悲剧.从中,我们也读出每段带有目的的情感都是自私的,最终只会酿造悲剧的恶果.

    周朴园周萍爱情自私悲剧

    政治、民间与性别视角中的《艳阳天》乡村女性形象研究

    李彦凤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浩然的农业合作化小说《艳阳天》在有限的乡村空间和短暂的特殊时间里浓缩了大容量的有关政治、阶级、革命等意识形态化的宏大政治叙事,自然宁静的乡村民间世界在政治风云变幻中上演幕幕紧张的政治阶级斗争情景剧.其中塑造的四种不同类型的乡村女性形象包含了不同的道德等级,其背后蕴含着政治、民间、性别等复杂话语意义.

    《艳阳天》乡村女性形象复合视角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