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s@126.com

0537-4458285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 《现代语文》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旬刊以文学研究为主,面向有关专家、广大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旨在繁荣古今中外文学研究,促进学术的研究、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坦言》中"卡里斯玛"解析及女性文化的建构

    邹璐
    56-58页

    断裂转型后的新诗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生态简论

    曾方荣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诗歌在内外各种因素的交困下而产生了质的突变,中国新诗发展出现了断裂的局面,诗歌从中心走向边缘,诗人受到了新诗发展以来的最大冷落和寂寞.面对诗歌生态的巨变,诗人队伍严重分化与解体,诗人的诗写态度、诗写观念、诗写内容的全面转型,断裂转型后的中国新诗遭遇了新诗发展以来的最大尴尬与危机,由此关于新诗的反思也悄然进行.

    90年代诗歌断裂转型危机

    阎连科小说的语言风格研究

    昌雅洁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之于小说作用巨大,是阎连科遵循的创作理念.阎连科在写作中对语言的追求,使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写实小说,这不仅滋养并丰实着当代文学,还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豫西方言、语义繁丰的乡间詈骂、饱含淳朴信仰的乡间俗语、新奇的量词四个方面,进一步研究阎连科小说的语言风格,体会阎连科在小说语言选择方面的用心.

    语言风格豫西方言乡间詈骂乡间俗语新奇的量词

    绝海中津的题画诗与隐逸思想

    车才良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绝海中津题画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使用典故,且典故大多涉及中国古代隐士.从所题咏对象来看,其题咏的大多是表现隐逸主题的画作.绝海中津在题画诗中使用众多与隐逸相关的语汇和意象,表达出一种隐逸思想.这种隐逸思想与绝海中津本人的性格有关,与其留明归国后的人生经历也密切相关.

    绝海中津题画诗隐逸思想

    试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女性形象及爱情婚姻观

    凌葆琦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莎士比亚的在喜剧方面成就很高,他奉伊丽莎白女王的旨意创作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在其中塑造了一系列"风流"女性形象,并表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爱情婚姻观,文章从这两方面论述该戏剧.

    莎士比亚风流裴琪傅德福斯泰夫爱情《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憎恶律师——希特勒的纳粹政治与莎士比亚的政治文本

    季安凯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莎士比亚与希特勒,是两个不同历史时空中的巨人.一位是用自己的文学作品征服了整个世界的文豪,一个是用武力征服了欧洲的政客.然而,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律师的憎恶.莎士比亚憎恶律师,是因为律师在莎士比亚时代行为不端;希特勒憎恶律师,是因为律师秉持正义.了解莎士比亚与希特勒对待律师的不同态度,对于文学与法律关系、文本与政治等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莎士比亚希特勒憎恶律师文学与法律

    《瓦尔登湖》:自然生态与文学创作之精神桥梁

    许瑞芳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梭罗的重要作品,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的代表作.文章从生态文学话语建构的角度,就其写作方向、思想内容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加以评析,并揭示其影响后世的生态文学魅力之所在.在全球生态状况日益恶化的今天,以生态文学的视角解读《瓦尔登湖》,目的是要跨越文本与现实的鸿沟回归自然本真,为现代生态文明的解构与重构,做出一份切切实实的努力.

    瓦尔登湖生态文学话语建构

    《动物庄园》中的"语言与社会建构"

    史德明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建构论提出语言并非只是被动的反应客观现实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具有积极的参与社会建构的功能和力量.因此,语言建构论突出强调的是一直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语言与社会的关联性.乔治·奥威尔在《动物庄园》中通过描写动物庄园一步步走向一个"坚不可摧"的社会,揭示了语言在此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建构功能和力量.语言在《动物庄园》中主要通过对个人身份的建构,以及历史的建构来实现对动物庄园这个极权社会的最终建构.

    《动物庄园》语言建构个体身份历史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嗅觉叙事

    杨丽莹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关于气味的描写贯穿全文,其主要作用有诱发心理活动、强化时间记忆和丰富叙述效果.小说中的气味根据诱发的心理活动的不同类型,分为"香""臭"及生理性气味三种.费尔米纳身体的香味被阿里萨逐渐审美对象化,成为了两人爱情的象征;而带有香味的爱情记忆,又在时空距离的扩大中不断得到强化.超乎常人的体味感知力不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一环,也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效果.

    《霍乱时期的爱情》嗅觉叙事

    孤独的真实本源——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爱米丽的悲剧成因

    商新新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他的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主要着眼于父权统治、社会压力、时代因素、爱米丽的性格、荷默的背叛五个方面来分析爱米丽的悲剧成因.爱米丽的命运被一种无形而又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支配,最终导致了一场爱情悲剧的形成.

    父权统治传统价值观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