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s@126.com

0537-4458285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 《现代语文》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基础教育知识仓库、中国基础教育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上旬刊以文学研究为主,面向有关专家、广大教师、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文学爱好者,旨在繁荣古今中外文学研究,促进学术的研究、交流与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由侧面人物环成的聚光圈——聚焦《永久的悔》的深刻内涵

    刘婷婷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细度,试图从《永久的悔》一文中引入的三位侧面人物,以及所叙述的四个故事的角度来剖析永久的“悔”的深刻内涵,可以看出作者很用心地选入的侧面人物都是为了和母亲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母亲最无私的爱,从而表达出自己没能及时行孝的悔恨,那份时刻放在心头的永久的悔.

    侧面人物对比悔恨

    对《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女性友谊的解读

    洪力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家孙慧芬的文章是离不开乡村与城市的纠葛的,作家总能通过不同地域中人与人的关系映射出社会的一些瑕疵与积病.文章将着眼于《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的主人公潘桃和李平之间的友谊,从友谊形成的共同基础——为什么可以成为朋友、友谊的破裂的关键因素——为什么最终形同陌路,这两个大的方面来剖析二人的友谊及情感世界的变化,通过文本解读,加深对城乡交融过程中女性之间友谊的认识.

    《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女性友谊解读

    范小青新世纪小说的荒诞性

    沈滨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范小青的小说在新世纪做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从小巷文学的温和柔美,转变为充满荒诞色彩的坚硬犀利.她的小说在情节、细节、语词等三个形象层面的构筑中,力图处处展示生存现实的荒诞性.小说人物为了保持自我身份,避免被荒诞世界吞噬,表现出了多样的荒诞世界观,可以说他们的荒诞行为实际上是他们荒诞思维模式的结果.

    情节细节语言想象真实荒诞

    中国文化的“常”与“变”——以《北鸢》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例

    刘平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鸢》是葛亮用文化经验来写作的一部文化小说,被誉为新古典小说的定音之作,蕴含着中国文化在民国的“常”与“变”. “古典”是指小说中对传统文化的薪火承继,是一种“常”;“变”则指中国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发生的变化.作品中既有对传统文化本性的坚守,也有在新旧文化交替中对外来思想文化的接纳,还有对西方文化的推崇.这些碰撞与交融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在和平年代,《北鸢》对中国当下的文化传承与融合仍具有借鉴意义.

    《北鸢》中国文化“常”与“变”碰撞融合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之多重形象与多样艺术论分析

    杜艳青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一幅书写底层人民广阔生活的画卷,具有极强的社会感染力.迟子建在这部小说中以细腻柔情的笔锋描绘了多重人物形象,并借助独特的创作艺术手法对作品主题进行深情入微的阐释.深入分析作品中的“形象观”与“艺术论”对研究迟子建的创作风格与作品内涵极具意义.

    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多重形象艺术手法

    现代性语境下当代少数族裔文学话语的悖论分析

    周旭方吕颖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性成为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当代少数族裔文学在现代性语境下存在话语悖论.具体表现为:当代少数族裔文学用源自于本民族的直接素材进行表达,对召唤民族存在的本源精神和主体话语有积极的意义,为当代文学多元化注入不同的民族因素;当代少数族裔文学使用母语进行直观的表情达意,是民族文学、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自觉选择,却存在着现代性视域下交流的局限性;当代少数族裔文学在现代文学观念和现代文学实践的指导下进行民族文学创作,努力实现文学沟通的有效性,却消融了少数族裔文学民族特性的潜在因素,悄然趋向了一体性.

    现代性少数族裔文学话语“多元一体”

    从符号学看“阿凡提”的生成和当代价值

    刘雪宁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维吾尔族人民代表的“阿凡提”正一步步地从苍茫的戈壁中走上世界舞台,并逐渐成为极具价值的文化、民族符号.文章试图从“阿凡提”在维吾尔族中的接受和再生成出发分析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从而探究阿凡提之所以能够作为民族符号存在的原因以及作为文化符号的当代价值,进而为维吾尔族的物质、文化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阿凡提价值符号维吾尔族

    文学资源的开发与铜仁百花渡景区的文化建构

    殷小芳刘江涛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然成为生活时尚.文化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是旅游者在旅行期间进行文化的学习与交流活动,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获得精神上的审美、享受与提升,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铜仁百花渡景区作为正在开发的旅游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如何在其中融入文化因子,增加其作为旅游景点的层次及魅力,既是新开发景区面临的重要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文学资源铜仁百花渡景区文化建构

    从黑人民俗叙事策略看《他们眼望上苍》中的政治意识

    吴良红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佐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20世纪前期杰出的黑人小说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在《他们眼望上苍》中,赫斯顿通过将黑人民间故事框架、布鲁斯音乐和黑人方言英语融入到叙事策略中,巧妙地形成了作品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学风格,体现了她先进于时代的黑人女性主义意识,表达了她追寻黑人女性身份认同和重构黑人文化身份的政治意识.

    《他们眼望上苍》黑人民俗叙事策略政治意识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时尚消费

    肖英
    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格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20世纪20年代迷茫一代的成员之一,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作爵士时代的一曲挽歌.文章将以时尚消费的视角,结合文本,从男性注视、情感表达、群体认同三方面探讨作品中的女性人物,从而揭示这种消费背后的女性悲哀.

    《了不起的盖茨比》时尚消费男性注视情感表达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