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
现代语文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l@126.com

0537-4453307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语言学专家一线语文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展示名家新秀的语言研究成果,提供纯理论的语言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编辑距离的汉语中介语语音计算分类

    于爽冉启斌史晴琳
    4-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借鉴ASJP模式的语档距离计算方法,对25个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的中介语语音表现进行分类,并借助统计学和系统发生学方法,绘制汉语普通话与25种中介语距离关系树图.这些树图均显示出,母语在同一语系的中介语基本分布在同一总分支上,反映出母语对中介语的形成产生主导影响.同时,树图中也存在母语属于同一语系的中介语分开、或是与其他语系中介语归入同一小分支的现象.由此看出,不同语系的母语影响大小有一定区别,偏误共性对距离关系的形成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汉语中介语编辑距离计算分类ASJP

    汉字部件拆解方案新探

    潘泰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拆分汉字时只要相交就不拆解,或者只要不同就分立为不同部件的做法并非总是突出汉字字形特征的最佳方案.对现行汉字字形的系统性拆解应该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尽量体现字形的区别性差异点,满足字形的拓扑相似性等要求.在汉字字形的拆解中可以兼顾字源理据,但并非总是必须如此.

    汉字部件系统性认知

    上古汉语"诸"与"之"字结构的句法功能考察及比较

    何翎格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将"诸"视作兼词的观点自成一脉,认为它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用法和分类.《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在介绍兼词时,将"诸"字的用法分为三类并给予诠释,但这三种类型的使用情况是否具有普适性,是需要深入探讨的.利用语料库数据,对该书中所提及的先秦典籍中的例句进行检索、归纳,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这一观点进行验证,探讨"诸"是否具有这三类"之"字结构的用法、每种用法是否符合古汉语语法的一般规律.

    "诸""之"兼词句法功能

    "苣"字记词职能转移考察

    朱芳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苣"是记录{火把}一词的本字,后来,其记词职能发生了转移,将这一本用职能移交给了"炬"字,自己则主要用来记录{莴苣}、{苦苣}等词,表示蔬菜名称."炬"字应出现在西汉时期,只是在记录{火把}一词上尚不足以跟"苣"字抗衡."苣"将其本用职能移交给"炬"字的完成时间应该是在南北朝时期,其转移的发生有着文字系统发展的内在理据.

    "苣""炬"记词职能转移

    《蜀中名胜记》引《水经注》版本考

    张当青瑞璇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曹学佺撰写的《蜀中名胜记》,引用了大量地方文献、地理总志等,其中对《水经注》的征引颇多.作者在征引《水经注》时,应是以黄省曾刻本《水经注》为底本,由于该本讹误较多,又参考了吴琯的校刊本《水经》、当时的明钞本《水经注》.同时,作者还参酌了郦道元所引的相关文献,并据此做了一定的校改.

    《蜀中名胜记》《水经注》版本

    李渔古体诗用韵研究

    刘芹
    3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明末清初诗人李渔古体诗用韵的考察,归纳出其古体诗韵部.比照《广韵》韵类,李渔古体诗韵部的主要特点是:支齐部与鱼虞部相押,阳声韵不同韵尾混押,舒声韵部异调相押,入声韵混押.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古体诗本身的押韵较为宽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作者方音及时音的影响.

    李渔古体诗诗韵方音时音

    处置义介词"将"的语法化研究

    王乐苹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处置义介词"将"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于汉魏时期,唐五代时期得到了广泛运用.处置介词"将"是从表示"持拿、握持"义的动词"将"发展而来的.处置介词"将"的产生是语法化的结果,在"将"语法化的过程中,认知、句法、语义等因素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将"处置介词语法化机制

    论"N的V"结构

    徐淑婕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和构式语法理论,将"N的V"解释为以"的"为"心"的主谓结构,是缺乏足够证据的.由于它忽视了"的"在"N的V"结构中句法、语义层面的作用,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具有客观性."N的V"结构和古汉语"N之V"结构之间的承袭关系存在争议,亦不能以此证明"N的V"为主谓结构.汉语词类与句法功能可以不一一对应;定中短语指称性较强;汉语中存在不符合布龙菲尔德向心结构理论的定中短语,以上条件则为将"N的V"归为定中结构提供了充分的理据.

    "N的V"结构主谓结构定中结构

    饼干条件句的句法生成和语义推衍

    马艳颖孙洪波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饼干条件句是一种非经典条件句,其核心特点是后件的真值不依赖于前件.国外学者提出了四种分析方案,但是目前文献中甚少涉及汉语的讨论.基于最简方案和形式语义学理论,研究发现:在句法上,汉语饼干条件句的后件中不能出现连接词"那么"和"就";后件由表示断言的"是"字句和"有"字句构成.从加标理论的角度来看,饼干条件句是无探针驱动的句法合并,而正常条件句则是由条件算子携带的条件特征作为探针驱动前后件的合并.在语义上,前件是能够触发规约涵义的言语行为,后件是断言;前后件之间是"关联——结果"关系."关联断言"方案可以为饼干条件句的基本性质提供统一的解释.

    饼干条件句连接词断言关联

    《元明清山东方言词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徐复岭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明清山东地区(省)的汉语方言资源充裕,词汇丰富多彩,编纂一部反映该时期山东方言的断代历史语言词典是十分必要的.该词典将以收录元明清时期山东地区特有的方言词语为重点,兼收山东方言与其他方言或通语共有的词语.怎么确认山东方言词语的"身份",是本词典编写中的一大难点.很多词语需要进行纵向和横向的考察方可确认其是否为山东方言词,对于现代山东方言已不再使用的特殊词语,则要采取"比对——排除法"加以验证.该词典的编纂也是山东省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发掘整理、传承创新工作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元明清山东方言方言词典词典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