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语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语文
现代语文

单承彬

月刊

1008-8024

xdywl@126.com

0537-4453307

273165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校内

现代语文/Journal Modern Chines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语言学专家一线语文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展示名家新秀的语言研究成果,提供纯理论的语言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郭店楚简"不""弗"研究

    闫灿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店楚简是出土于湖北荆门的战国文献,对郭店楚简进行探讨,对于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否定词"不""弗"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就郭店楚简中的否定词"不""弗"进行分析,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考察战国时期否定词系统的发展变化是大有裨益的.

    《郭店楚简》"不""弗"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同小韵异体字辨析举隅

    刘亚丽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是《切韵》系韵书的一种,书中部分同小韵中收录了字形不同而训异义同的异体字.按照王宁先生异体字分类标准和方法,对其中"蟷"与"()"、"()"与"鸓"、"樞"与"櫙"、"䈄"与"筨"、"瑊"与"玲(玪)"、"()"与"()"、"()"与"鳸"等七组同小韵异体字,从异写和异构两个方面进行辨析.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异体字异写字异构字

    顾炎武《唐韵正》研究

    林添翼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学五书》是顾炎武关于音韵学的研究著作,其中,《唐韵正》卷帙最多、用力最勤.他对《唐韵》中字的上古读音进行了考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唐韵正》中顾炎武证明单字古音时使用的材料进行梳理、总结,将书中的证音材料归纳为六类:韵文、异文、谐声、声训、注音和方音,并探讨此书的研究价值.同时,顾炎武在对证音材料的选取时代和证音材料的具体分析两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唐韵正》证音材料研究价值存在问题

    《红楼梦》诗词韵辙考

    刘芹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楼梦》中的诗词为研究对象,以明清以来北方说唱文学韵文十三辙为押韵标准,对《红楼梦》诗词的押韵情况进行系统考察.通过对《红楼梦》诗词韵脚字系联,将《红楼梦》诗词押韵韵辙分为十三类.《红楼梦》诗词基本上能按照明清十三辙押韵,偶见出辙押韵现象.其诗词出辙押韵,多是受时音、方音、古音等因素影响.从《红楼梦》诗词押韵中,透露出语音的时代信息、作者的方音痕迹以及作者对古音的实践认知.

    《红楼梦》诗词韵辙

    介词"照"的语法化探析

    王义洁
    2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中许多介词的产生,都是动词语法化的结果."照"由"照射"义动词引申为"比照"义动词后,又进一步虚化为介词.介词"照"有作依据介词、时间介词、方向介词、对象介词、比较介词五种用法."照"的依据介词用法、方向介词用法和比较介词用法来源于动词"照"的"比照"义,"照"的时间介词用法由依据介词"照"虚化而来,"照"的对象介词用法则来源于方向介词"照"的功能扩展."照"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动因有语义层面的词义扩大及语义感染、句法层面的连动式结构、语用层面的口语交际及方言推动.

    "照"介词语法化路径动因机制

    程度副词"好生"的多角度考察——兼论与情状方式副词"好生"的比较

    侯菁文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副词"好生"既可以表示程度,又可以表示情状方式.《现代汉语词典》已收录该词,却没有标明它的两种功能.因此,探究这两种功能的演变路径,准确区分这二者的不同的用法,便于了解词语之间的分工关系,同时也为词典的编纂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好生"句法语义对比

    人际互动话语标记"信不信"的交互主观性

    顾建身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不信"可以归纳为话语标记,它是具有人际互动作用的话语标记.话语标记拥有自己的核心语义功能,"信不信"的语义功能是由动词"信"和表示原始的征询意义的疑问句"信不信?"带来的.话语标记"信不信"主要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对于"预期"的判断,从而带来了一种交互主观性,并激活了对话语境.

    "信不信"凸显预期交互主观性

    汉语概念叠加的类别及其限制

    李冬梅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叠加是指两个及以上同义或近义成分共现的结构.从语义上看,汉语概念叠加涉及的语义范畴主要包括程度、范围、时体、关联、来源、否定、语气等.在以上语义范畴中的两个同义成分也并非一定能够叠加,即使可以叠加其顺序也具有某种强制性.概念叠加的限制有能否叠加的限制和叠加顺序的限制.合法或高频的概念叠加结构需要在韵律、句法或语义某一层面上"同中有异",一般情况下,整体的组合意义以叠加中的前者为侧重点.近义概念的频繁叠加是汉语的特点之一.

    叠加经济性原则反预期

    江苏方言关系研究概况

    赵志靖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方言的相关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绩.目前,系统、全面、整体地介绍江苏省方言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五部专著,通过对这五部专著进行全面梳理,比较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结果显示,江苏方言层次丰富,复杂多样,部分方言划分存在争议.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有助于后来学者的进一步深入探讨.同时,希望能将计算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方言研究中,构建新的研究范式.

    江苏方言分区分类方言关系

    重读《河北方言概况》《河北方言词汇编》——兼谈天津地区方言的地理学研究

    祁淑玲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北方言概况》和《河北方言词汇编》是在20世纪中叶河北省方言普查工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成果,两部著作不仅对河北方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天津地区方言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共同开启了天津地区方言的区域研究,对地理语言学研究亦具有促进作用.

    《河北方言概况》《河北方言词汇编》天津地区方言地理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