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Journal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优势

    胡静胡松林黄伊倩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SCH)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精神症状、血清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贵港医疗区收治的113例SC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采用利培酮片治疗)和观察组(57例,采用利培酮片+阿立哌唑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 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精神症状改善情况、血清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催乳素(PRL)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上述指标的上升幅度均较对照组更小(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SCH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其精神症状,减轻对血脂代谢的影响,并抑制PRL水平升高,且安全性良好。

    精神分裂症利培酮阿立哌唑血脂代谢催乳素

    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

    张明明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提高该疾病的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滨海达亮慧眼耳鼻喉医院收治的NVG患者100例(100眼),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50眼,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和观察组(50例,50眼,采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 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 1 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视野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BCVA均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眼压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眼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加快,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快,血流阻力系数(RI)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1 个月两组患者RNFL厚度均增厚,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厚,视野缺损程度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 采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NVG能够促使视网膜血流重新分布,改善血管功能,降低眼压,促进视网膜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视力。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雷珠单抗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中胃穿孔患者气腹压力的差异对胃电节律指标的影响

    韩月锋刘书强王运春袁明团...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给予胃穿孔患者不同气腹压力对患者胃电节律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 120 例胃穿孔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60 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设置气腹压力分别为 14~15 mmHg(1 mmHg=0。133 kPa)、10~11 mmHg,术后均随访1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30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和术后3 d胃电节律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30 min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主频不稳定系数、胃电主功率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电主频、正常慢波节律比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多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的胃穿孔患者,低气腹压力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患者手术应激轻微,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促进患者胃电节律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多通道单孔腹腔镜胃穿孔气腹压力胃电节律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龚本冰迪王斌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室重塑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92 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A组[46例,常规治疗(调脂、降压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和B组(46例,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3个月。观察对比治疗前及治疗 3个月后的心室重塑指标、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以及治疗前及治疗 1、3 个月后的心绞痛症状。结果 与治疗前比,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血管扩张功能(FMD)均升高,且B组均高于A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缩短,且B组均短于A组;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3个月后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表(SAQ)评分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点B组均高于A组(均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进而减轻临床症状。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心室重塑血管内皮功能

    经鼻高流量氧疗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

    倪晶晶姜晓宇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其症状缓解情况、肺通气功能、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3 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9 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组(74例,给予常规治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与HFNC组(75例,给予常规治疗与HFNC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至可进行自主呼吸后停止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 d后临床疗效、症状缓解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结果 HFNC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NIPPV组,咯痰、气喘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NIPPV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NIPPV组;与治疗前比,治疗7 d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升高,且HFNC组均高于NIPPV组;两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降低,且HFNC组均低于NIPPV组(均P<0。05)。结论 与NIPPV相比,经HFNC治疗老年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症状缓解,且可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氧合能力,降低呼吸与心脏负担,且安全性良好。

    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肺通气功能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

    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研究

    李玉银卢艳娴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方案对其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4 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收治的 81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A组[(41例,常规治疗(禁食、补液扩容、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抗感染、镇痛镇静等)+奥曲肽治疗]、B组(40例,常规治疗+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免疫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膜刺激消失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血清MCP-1、IL-6及全血WBC水平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升高,且B组均较A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奥曲肽和乌司他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免疫功能改善,安全性较高。

    急性胰腺炎奥曲肽乌司他丁炎症因子免疫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余锴但汉良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应用于在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12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降压、强心等常规治疗+缬沙坦,62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61例)。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厚度(LVPW)及血清肌钙蛋白T(cTn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LVPW及血清cTnT、AngⅡ水平,以及MLHFQ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肌受损程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慢性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心功能心肌损伤生活质量

    经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厉进辉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淮安八十二医院收治的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颞叶组(42 例,应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和岛叶组(38 例,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 3 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 2 周血清学指标,术前及术后 3 个月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颞叶组比,岛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与术前比,术后 2 周两组患者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均降低,岛叶组均较颞叶组更低;与术前比,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分均升高,岛叶组均较颞叶组更高;与颞叶组比,住院期间岛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P<0。05)。结论 与应用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比较,应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恢复较快,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调节神经因子,且预后良好,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因子生活质量

    经尿道1470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世潘雷鸣
    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剜除术(DiLE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学医院收治的77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等离子组[38例,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和激光组(39例,采用DiLEP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6个月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血清钠、前列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等离子组比,激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更短,手术时间更长;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均降低,激光组IIEF-5评分均较等离子组更高,IPSS、QoL评分均较等离子组更低(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Qmax均升高,PVR、血清钠水平均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上述指标及两组患者切除前列腺组织质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PKRP治疗比,采用DiLEP治疗BPH患者恢复更快,可有效缓解前列腺症状,改善前列腺功能及控尿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剜除术半导体激光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生活质量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

    王焕杰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心功能、炎症反应及安全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收治的95例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一组 47 例,接受常规治疗(强心、利尿、调节电解质、控感染等)+美托洛尔治疗,为A组;另一组48 例,在A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为B组。两组患者均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比,B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输出量(CO)均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缩短,6 min步行距离(6MWT)均延长,B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降低,B组较A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与美托洛尔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使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高,心功能得到改善,降低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冠心病心力衰竭曲美他嗪美托洛尔心功能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