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围手术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张霖宋瑜
    4117-4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用于解决种植手术中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问题,但由于该手术视野受限,上颌窦解剖形态的复杂性和手术较高的技术敏感性,可能会发生上颌窦黏骨膜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该文旨在总结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积极预防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以期为该手术的优质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经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围手术期护理综述

    幻听模拟在改善高职护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中的应用

    陈鲁陈德李长松周涛...
    412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幻听模拟(HVTAD)在改善高职护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在校护理学生2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幻听干扰组和无幻听干扰组,每组110名。对2组护生均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临床医生对精神疾病态度量表(医学生版,MICA-MS)问卷进行调查。幻听干扰组在完成问卷调查前先参加HVTAD;无幻听干扰组参加步骤与幻听干扰组相同,但其所佩戴的耳机中不播放任何干扰声音。比较2组护生一般资料和MICA-MS问卷得分的差异。单个条目得分大于3。0分为具有一定的歧视倾向。幻听干扰组发放问卷11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为97。3%;无幻听干扰组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9份,有效回收率为99。1%。结果 幻听干扰组护生MICA-MS问卷1、2、5等10个条目得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无幻听干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幻听干扰组护生只有条目6(代表被动接受相关知识)得分大于3。0分,无幻听干扰组护生有7条目得分大于3。0分,且无幻听干扰组护生歧视程度由重至轻(即分值由大至小)依次为条目6、10、12、7、5、13、1;幻听干扰组护生条目得分大于3分者明显少于无幻听干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职护理院校开展HVTAD有助于改善护生对精神疾病的歧视程度,是帮助护生培养同理心的有效途径之一,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推广应用。

    幻听模拟高职护生对精神疾病的态度教学方法

    BOPPPS教学模式在法医病理学猝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章丽霞张伟王威木尔扯尔...
    4127-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OPPPS教学模式在法医病理学猝死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川北医学院2020级法医学本科1、2班学生61名作为研究对象,以抓阄法选取1班32名学生作为研究组,2班2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比较2组学生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及基本技能(取材及法医病理诊断),设计问卷调查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与传统教学比较,BOPPPS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基本技能、重点知识理解并掌握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BOPPPS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结论 BOPPPS教学模式在法医学专业本科法医病理学猝死教学中的应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法医病理基本技能及综合分析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猝死法医病理学教学方法

    基于FOCUS-PDCA法提高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指标数据评价得分率的效果评价

    许瑛张金凤罗敏辉
    4131-413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FOCUS-PDCA法在提高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指标数据评价得分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运用FOCUS-PDCA法加强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指标数据管理,比较措施实施前后(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指标数据评价得分率的变化。结果 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后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指标数据评价得分率从93。24%提升至95。67%,重点专业质量控制指标得分率从93。91%提升至98。27%,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指标得分率从90。24%提升至9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FOCUS-PDCA法可显著提高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指标数据评价得分率。

    FOCUS-PDCA医院评审数据评价指标得分率效果评价

    伊立替康致重度骨髓抑制1例与UGT1A1基因多态性相关性分析

    覃艳玲罗红梅黄光明
    4134-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伊立替康致重度骨髓抑制患者,为UGT1A1*6纯合突变型、UGT1A1*28野生型结直肠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其治疗过程,应用循证药学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药物不良反应的关系后提出用药调整建议和用药监护,调整用药方案后患者后续抗肿瘤治疗未再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UGT1A1基因纯合突变或杂合突变可导致UGT1A1对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的代谢能力减弱,导致伊立替康剂量依赖性毒性。对存在UGT1A1基因突变患者,建议降低伊立替康剂量。临床药师应依据UGT1A1基因多态性基本理论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协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保障患者化疗方案及时、有效。

    伊立替康重度骨髓抑制UGT1A1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研究病例报告

    丛状纤维黏液瘤1例病例报道

    庞艳萍胡明利王丰刘瑞...
    4137-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丛状纤维黏液瘤也称为丛状血管黏液样肌成纤维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间叶来源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学证据。回顾性分析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丛状纤维黏液瘤患者的诊疗过程,并查阅相关文献,对其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分析。

    丛状纤维黏液瘤丛状血管黏液样肌成纤维细胞肿瘤胃肠道间叶来源肿瘤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