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白盛菊

旬刊

1008-8849

xdjh126@126.com

0311-87738668;13315965390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城路35号万信花园D区8号楼1单元201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谢晶日教授从"络病"学说论治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白静奚玉杰崔海栋梁国英...
    209-212,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疑难病,治疗极为棘手,且预后较差."络病"学说是中医疾病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谢晶日教授分析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蕴肠络,故提出此病可从"络病"学说进行论治的观点,临证以通肠泄腑、清热化湿为主要治则,兼以扶正祛邪、健运中焦、调气和血、脏腑同治等治法攻补兼施、因人制宜进行系统调理,此外谢晶日教授还擅综合应用灸法、中药灌肠等中医特色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显著.笔者有幸跟随谢晶日教授应诊,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有所感悟,现浅析谢晶日教授基于"络病"理论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溃疡性结肠炎络病湿热名医经验谢晶日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病机与防治

    朱春临苗丽娜魏康康高洁...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与心血管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络病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趋于成熟.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究CMD的病机与防治.从"络病"视角分析CMD发病机制可归结于气虚络瘀、痰瘀阻络和瘀毒内蕴,其中以气虚为本,瘀、痰、毒为标,瘀贯穿疾病始终,在治疗上应以补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重视通补结合.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可以提供个性化和科学的诊疗方案,有望改善CMD最终的防治效果,以期为CM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络病理论中医病机防治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隔药饼灸治疗痰湿质单纯性肥胖的科学内涵

    曹思慧刘琼熊暑霖刘霞...
    217-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胖及相关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及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引发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我国成人肥胖率增长态势迅猛,将对社会产生严重负担.研究发现"痰湿体质"与肥胖症关系密切,而肥胖患者多出现肠道菌群失衡的状态.隔药饼灸在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痰湿体质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因此,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分析肠道菌群、痰湿体质和单纯性肥胖三者之间的关系,对隔药饼灸改善肠道菌群治疗痰湿质单纯性肥胖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及后期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隔药饼灸痰湿质单纯性肥胖肠道菌群

    基于系统生物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益肾固胎颗粒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作用机制

    钱艳平陈茁詹兴秀牛红萍...
    22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系统生物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益肾固胎颗粒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 和BATMAN-TCM 数据库获取益肾固胎颗粒有效成分靶基因,以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与RSA相关的靶基因,进行韦恩分析,获得疾病-药物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8.2 软件及STRING数据库分析药物和疾病相关靶点之间的关系,分别构建D-A-T网络及PPI网络图;将数据上传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Tools 1.5.6 和PyMOL软件对益肾固胎颗粒主要活性成分及关键靶基因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包含11 味中药的益肾固胎颗粒,共检索到161 个有效活性成分,1 101 个靶点,与RSA的交集靶点346 个,涉及的核心靶点10 个,主要作用于AGE-RAGE、HCMV、癌症中的蛋白聚糖、PI3K-Akt、TNF、MAPK、IL-17 等20 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好.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揭示出了益肾固胎颗粒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RSA的特点.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益肾固胎颗粒复发性流产作用机制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临床用药规律

    聂赛美彭平王蓓于红建...
    231-235,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中药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用药规律,为甲型流感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 2023 年 2-3 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感染科发热门诊 187 位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历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 等方法,对治疗甲型流感处方的药物种类、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及核心处方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87 首处方,中药103 味,用药总频次2 731 次,高频中药有柴胡、甘草、黄芩、石膏;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多辛、苦、甘,主归肺、胃经,药效以清热解毒、清热泻火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 个配伍组合,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生姜-柴胡;系统聚类分析高频药物得到5 大类;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包括柴胡、大黄、厚朴、半夏、党参、黄芩、麻黄、防风、金银花、连翘、蝉蜕、薄荷、荆芥、茯苓、芦根、羌活、紫苏子、石膏、知母、白芍、生姜、甘草、桔梗23 味药物.结论 临床治疗甲型流感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组方多选用清热解毒、清泻肺热、疏散风热、燥湿化痰、补脾益气、顾护胃气等功效的药物.本实验结论可为甲型流感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并为候选中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数据挖掘真实世界甲型流行性感冒古今医案云平台用药规律

    补肾健脾方对不明原因不孕肾虚型患者解冻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蔺会兰薛淼淼左晓琦魏会娟...
    236-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健脾方对不明原因不孕肾虚型患者解冻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 年1-12 月在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行解冻移植的不明原因不孕肾虚型患者190 例,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95 例予常规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观察组95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服用补肾健脾中药.比较2 组患者临床结局(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肾虚证候总积分.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为 63.16%(60/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42%(4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移植胚胎数、早期流产率、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健脾方可改善不明原因不孕肾虚型患者肾虚证候,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改善解冻移植周期妊娠结局.

    补肾健脾解冻移植子宫内膜容受性

    针刺中髎穴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项燕曾祥丽王瑛林燕玲...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中髎穴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 年4-12 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90 例女性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盆底康复组(30 例)接受盆底康复治疗,针刺组(30 例)接受针刺中髎穴治疗,盆底康复+针刺组(30 例)接受针刺中髎穴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均连续治疗 4 周.比较 3 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前、治疗4 周后、治疗后3 个月尿失禁国际咨询问卷-尿失禁简表尿失禁国际咨询问卷-尿失禁简表(ICI-Q-SF)评分、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1h尿垫试验漏尿量、72 h排尿次数、72 h漏尿次数.结果 盆底康复+针刺组痊愈率为 53.3%(16/30),明显高于盆底康复组的16.7%(5/30)和针刺组的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 周后3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盆底康复+针刺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盆底康复组、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 周后、治疗后3 个月3 组患者ICI-Q-SF评分、1h尿垫试验漏尿量、72h排尿次数、72h漏尿次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I-QO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盆底康复+针刺组ICI-Q-SF评分、1h尿垫试验漏尿量、72 h排尿次数、72 h漏尿次数均明显低于盆底康复组、针刺组(P均<0.05),I-QOL评分明显高于盆底康复组、针刺组(P均<0.05).结论 针刺中髎穴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女性SUI临床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压力性尿失禁女性针刺中髎穴盆底康复

    基于"玄府理论"的通、调、养三步法治疗肝亢风动型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观察

    白青云魏晨曦张萌桂林...
    245-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玄府理论"采用通、调、养三步法治疗肝亢风动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 年3 月—2023 年2 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诊治的肝亢风动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76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 例,最终每组各36 例完成研究.对照组患儿给予阿立哌唑口服,观察组患儿采用通、调、养三步法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4 周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估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运动性抽动评分、发声性抽动评分、抽动总评分,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8.89%(32/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22%(2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4 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8.89%(14/36),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基于"玄府理论"的通、调、养三步法治疗可有效改善肝亢风动型多发性抽动症患儿症状和共患焦虑、抑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玄府理论多发性抽动症肝亢风动证通督调神五音疗法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软肝化坚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王洋史蕾孟雪郑浩杰...
    249-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软肝化坚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4 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 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和软肝化坚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治疗1 个月后比较2 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肝脏硬度值、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 个月后,观察组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2 组肝脏硬度值及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37/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软肝化坚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降低肝脏硬度,减轻肝纤维化且安全性良好.

    肝纤维化红外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软肝化坚颗粒肝脏硬度药物毒性

    陆氏针灸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尤晓欣苏肇家赵巍王珍贞...
    25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陆氏针灸结合甲硝唑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妇科2021 年4 月—2022 年1 月治疗的60 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予甲硝唑片 0.2g每晚纳入阴道,连用 1 周停 3 周为 1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陆氏针灸针刺治疗,1 次/d,隔日治疗,治疗10 次停1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比较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健康评分,并评定2 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2 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阴道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均<0.05),且观察组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30/30),对照组为83.3%(25/3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随访1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6.7%(2/30),对照组为28.0%(7/2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陆氏针灸结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甲硝唑.

    老年性阴道炎针刺陆氏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