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消防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消防科学与技术
消防科学与技术

王铁强

月刊

1009-0029

fire@xfkj.com.cn

022-23920225 23383612

30038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110号

消防科学与技术/Journal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消防科学与技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消防协会主办的学术性会刊,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 《消防科学与技术》由中国消防界知名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指导办刊工作,编委会有院士一名。拥有全国各级消防管理机构、消防科研所、高等院校、建筑设计院、消防企业和消防工程公司、保险公司等最广泛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刊登国际和国内的稿件。 报道内容 与各消防专业技术委员会合作,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消防设备、石油化工、火灾调查、战训、建筑防火和规范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就。 设置栏目 消防理论研究、性能化设计与实践、规范研究与信息、建筑防火设计、灭火指挥与训练、消防设备研究、灭火系统设计、石油化工消防、工艺防火、电气防火、灭火剂与阻燃材料、消防管理、火灾调查与分析、质量监督与标准化、专家访谈、青年学者论坛、国内外科技信息、讨论园地及产品质量检验通报等。 《消防科学与技术》被五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 《消防科学与技术》被中国科协学会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共同主办的检索性刊物《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收录为首批源期刊。同时也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消防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安全工程领域重要的学术性期刊。 联系电话:022-23387274 电子信箱:fire@xfkj.com.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承膜结构储煤棚火灾温度及内部气压模拟研究

    张宇
    492-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国家对高质量、绿色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建筑形式新颖的气承膜结构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储煤场中得到大量应用,但与之对应的是特殊的消防安全问题.针对气膜结构储煤场的膜内温度分布、气压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膜面附近最高温度取决于火源与膜面之间的距离,火源距离膜面过近时,膜材将受热穿孔,穿孔面积最大可达 29.75 m2,大部分热烟随穿孔排出,膜内整体温度将大大降低;当膜材不被烧穿时,不同火源位置的膜内压强变化趋势相似且内压最大值相差不大;当膜材被烧穿时,膜内压强迅速降低,将影响气膜结构稳定性并可能导致建筑倒塌.

    气承膜结构储煤棚FDS火灾模拟膜材温度分布气膜内压

    基于正交试验的水喷淋抑制外保温系统火焰影响因素研究

    郝嘉航刘祉伊陈雨佳杜鹏...
    498-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水喷淋参数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火焰蔓延抑制效果的影响,基于GB/T 29416-2012《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建立了窗口火试验的FDS火灾动力学模拟模型.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喷头流量、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及液滴粒径等 4个水喷淋参数对其控火效果的影响,应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了最优的参数组合,并将最优参数与无喷淋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合适的水喷淋参数对于灭火效能尤为重要;随着喷头流量增加,外保温系统的峰值热释放速率逐渐降低;当喷头流量为140 L/min、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为140°、液滴粒径为0.5 mm时,水喷淋的控火效率最高.

    正交试验水喷淋外保温系统火灾FDS

    含添加剂细水雾对锂电池热失控延缓效果研究

    张艳彭伟刘小勇卓辉...
    504-509,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细水雾对锂电池热失控的延缓效果,以18650 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向细水雾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S 3100、Tween 80、APG 0810)优化细水雾对锂电池的冷却灭火性能,对比分析各添加剂的加入对细水雾抑制锂电池热失控最高温度、热失控过程平均升温速率及冷却过程中平均冷却速率与冷却时长的影响,并从表面张力、接触角、发泡性能等角度分析其冷却机制与产生负抑制的原因.结果表明:3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提高细水雾抑制锂电池热失控能力的大小为:FS 3100<Tween 80<APG 0810.其中APG 0810主要通过降低细水雾的表面张力与接触角,来提高细水雾对电池的润湿性和蒸发吸热能力;Tween 80主要通过提升发泡能力,其产生的泡沫稳定性低、易脆变,泡沫的破裂带走了大量热量且不易停留在电池表面,从而有效提高了细水雾对电池热失控过程中升温速率的抑制.因此,通过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提升细水雾对锂电池热失控的延缓效果,不仅需要降低表面张力,也需要适当提升起泡倍数与泡沫的脆变性.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细水雾添加剂冷却机理

    压缩空气泡沫对溶剂油蒸气密封性能研究

    靖立帅包志明赵婷婷柯鑫...
    510-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美国环境保护署通量室试验模型,研究建立了泡沫密封性能评价试验方法,考察了发泡倍数和泡沫厚度等因素对成膜型压缩空气泡沫密封性能的影响,测量并计算了油蒸气挥发速率和有效抑蒸时间,从发泡倍数影响作用规律和泡沫析液滴落行为阐释了泡沫密封性能的主要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成膜型压缩空气泡沫能够有效抑制120#溶剂油蒸气挥发,3 cm的 6.5倍泡沫的有效抑蒸时间超过 30 min;发泡倍数是影响压缩空气泡沫密封性能的关键技术参数,发泡倍数越低,压缩空气泡沫密封性能越高,建议优先使用15倍以下泡沫处置120#溶剂油泄漏事故;对于成膜型压缩空气泡沫,不同发泡倍数条件下水膜对油蒸气密封性能差异不大,泡沫层中液膜是控制油蒸气挥发的主要因素,发泡倍数越低,泡沫中液体含量越高,对油蒸气挥发的抑制作用越强.

    发泡倍数泡沫厚度抑制油气浓度

    有机硅-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发泡剂性能研究

    王广妞张雷林
    516-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氟碳表面活性剂作为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的核心组分,因其难以被生物降解且对环境危害严重而被严格限制使用的问题,研制出有机硅-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无氟环保型性能优良的发泡剂.选取市售绿色易降解的几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碳氢表面活性剂,利用泡沫扫描仪和界面流变仪研究其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单一表面活性剂进行优选,通过正交试验法将优选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ok 8022和碳氢表面活性剂AOS、LAMC进行复配试验,并对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到最佳发泡剂组合.结果表明:优选出的 3种有机硅-碳氢表面活性剂最佳复配组合作为发泡剂具有优异的泡沫性能,相对于含氟碳表面活性剂FS-61发泡剂,有机硅-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发泡剂的最大泡沫体积增加了7 mL、最大泡沫含液量增加了 2.28 mL及 300 s析液率降低了 3%;无氟泡沫灭火剂灭火时间较商用3%水成膜泡沫灭火剂缩短4 s.因此,复配发泡剂在环境友好的同时且具有较好的泡沫性能及灭火效果.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碳氢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泡沫体积泡沫含液量300s析液率

    新型高效无氟泡沫灭火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奚志林张雪松钱凯
    52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由黄原胶、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和复配表面活性剂组成的新型环保型泡沫灭火剂,用于迅速扑灭易燃液体火灾.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液滴形状分析仪、润滑油抗泡沫特性测试仪以及双目透射偏光显微镜等试验研究了泡沫灭火剂的表面性能、聚集特性和发泡行为.结果表明,黄原胶以及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加入使得 10 min之内的泡沫稳定性保持在85%以上.通过泡沫性能测试,配比出最优异的泡沫性能,初始泡沫体积为905 mL,25%排水时间为300 s,10 min之内的排水量为105 mL,显著提升了泡沫的起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随后使用该配方进行小型灭火试验,灭火时间为18 s,抗烧时间为650 s.

    无氟泡沫纳米二氧化硅黄原胶芘荧光探针泡沫性能

    消防机器人热防护隔热材料选择与结构优化

    张辉程广伟张永博马利民...
    528-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防机器人在火灾处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降低了消防员在火灾救援中的风险,同时也带来了研究其热防护性能的需求.本文以某履带消防机器人底盘车身为研究对象,以保护其内部电子元器件不受高温损害为目的,以火场环境为条件,对车身温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基于消防机器人底盘车身热防护结构材料的正交试验设计,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不同热障涂层材料、基体材料和隔热保温材料组合的热防护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车身热防护结构最优组合方案.在确保消防机器人热防护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响应面优化分析对热障涂层厚度和隔热保温层厚度进行优化,热障涂层厚度、隔热保温层厚度分别减少了3.4、4.2 mm,底盘车身内部体积扩大了11.74%,质量减小了15.83%.

    消防机器人热防护有限元正交试验

    森林火灾救援直升机吊桶灭火任务调度优化研究

    徐浩瞿菁菁王明惠朱新平...
    535-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森林火灾突发性强、处置困难等特点及火灾救援中直升机任务调度效率有待提高的现状,为降低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研究直升机吊桶灭火任务调度优化的方法.结合火场面积、火情状况、救援力量等因素,建立火场空域栅格模型.针对森林火灾场景中火场动态变化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QN)的动态任务调度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起火栅格的燃烧时间约束、灭火所需水量等属性进行实时量化,不断更新全局环境,形成动态决策依据,生成任务调度方案,提升直升机吊桶灭火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中表现较好的贪婪算法相比,本文方法能在火场动态变化的场景下,降低了13.9%的火灾损失率,有效减少了森林火灾造成的资源损失.

    任务调度深度强化学习应急救援动态决策直升机吊桶

    滇西北地区典型苔藓植物的引燃特性研究

    许行健白磊普思伟李世友...
    54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地表苔藓植物的引燃特性,以滇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的多蒴曲尾藓、锦丝藓为试验对象,以香烟和柱香作为引火源,在森林防火紧要期,研究了2种苔藓植物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引燃率.利用SPSS Statistics 27.0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该回归方程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多蒴曲尾藓引燃率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热释放速率>火源燃烧速率>苔藓含水率>火源直径>气温>相对湿度,对锦丝藓引燃率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苔藓含水率>气温>火源燃烧速率>火源直径>相对湿度>热释放速率.多蒴曲尾藓、锦丝藓模型拟合优度分别为 0.820、0.893.通过残差分析得知,多蒴曲尾藓、锦丝藓引燃率预测结果误差分布为±8.895%、±5.845%.研究结果可以为滇西北地区地表可燃物的管理、火险预警等提供依据,为深入开展苔藓植物的火灾风险辨识与评价奠定基础.

    滇西北地区苔藓香烟柱香引燃特性

    突发应急事件救援后消防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

    杨伟丽张建宏王慧颖王长虹...
    546-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突发应急事件救援后消防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分析消防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关联.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7·20"特大暴雨救灾的河南消防人员,利用SRQ-20、GAD-7、PHQ-9、SRSS和PTSD-7量表评估消防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使用CSQ量表评估消防人员的应对方式特点,并探究消防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关联.5 332名消防人员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9.70%的存在情感痛苦,32.06%和38.14%的出现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存在睡眠障碍的高达 41.06%,创伤后应激障碍可疑阳性者为991人,占20.89%.消防人员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应对方式的消防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消防人员应对方式以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为主时,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以解决问题、求助为主要应对方式时,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突发应急事件救援后消防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在救援早期介入心理援助,培养建设性的应对方式,及时对高危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治疗.

    消防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心理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