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湖北文理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湖北文理学院

丁世学

月刊

2095-4476

xfxyxb@vip.sohu.com

0710-3590704

441053

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及其他从事学术研究活动的各类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国志集解·蜀书·庞统法正传》勘误

    张寅潇
    5-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三国志》注解的集大成者,卢弼所撰《三国志集解》对于《三国志》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的《三国志集解》不仅对卢弼《三国志集解》进行了标点整理,而且在卢弼注解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考证,为学界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整理本《三国志集解》在句读、专名号标注、注说、文字等方面仍有某些未尽之处,现以卷37《蜀书·庞统法正传》为例,将其中一些疑误之处胪列出来,以资读者和整理者借鉴。

    《三国志集解》《三国志》庞统法正

    方志记载中的诸葛亮崇拜现象初探——以明清四川省志为例

    白帆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中国地方志总目提要》统计,今存完整的明清四川省志共有七部,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其中与诸葛亮有关的记载大致分为生平行迹、诏令奏议、遗迹、名物、轶事、祠庙、风俗、艺文八个类别。虽然数量不少,但志书对诸葛亮相关内容的收录是不系统、不全面且存在较大随意性的。这些记载最突出的特点是存在大量的附会,这也是诸葛亮崇拜的一种体现。从地方文化现象与方志文献之间的关联与相互作用这一角度而言,方志记载中的诸葛亮与诸葛亮崇拜现象还有更大的研究空间。

    诸葛亮诸葛亮崇拜四川通志

    "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与刘秀社会印象的变迁

    王伟康
    16-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刘秀成就东汉帝业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社会印象:少年时代的"重慎畏事,勤于稼穑"、昆阳之战以前的"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与昆阳之战以后的"圣皇"。长期以来,刘秀的"圣皇"形象受到历代史家、文人的持续书写,不断浸润着人们的历史记忆。而看似有损刘秀英武形象的"平生见小敌怯"却较多为人所忽视。考察刘秀社会印象的变迁过程,可以加深对其性格特征的认知,更加完整地了解刘秀这一人物的成长历程。

    刘秀平生见小敌怯重慎畏事社会印象

    从《文苑英华》看孟浩然在宋初的接受

    龙亭妃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选本"视域观照下,"唐人选唐诗"十三种选本选录孟浩然诗的具体情况可大体窥见孟诗在唐代的接受面貌。时移世易,孟诗在唐代的接受与其在宋初也有着较大差异。《文苑英华》作为北宋初期的重要官修文学类书籍,可以将其视为孟诗在宋初接受情况的重要依据。《文苑英华》选录孟浩然诗歌共 95 首,约占其诗歌总量的 36%,在盛唐诗人中排名第五。被选录的诗歌出现了几个明显特点:其一,只选孟浩然山水诗而不取其田园诗;其二,选诗题材多集中在与友人间的次韵唱酬及送行留别;其三,选录诗歌中多有释、道二家思想方面的内容。这显示出宋初馆阁文臣在统治阶级意志裹挟、白体诗风笼罩以及自身审美倾向影响下对孟浩然诗的接受情况。由此看到,宋初馆阁文人强化诗歌风雅传统、关注个人倾向日常生活以及追求以佛道思想观照内心的诗学意识。

    《文苑英华》孟浩然宋初接受研究"选本"视域

    当代中国文化的自信之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与"用"

    张悦
    28-3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集成于两者之"共脉",是不断深化对历史文化整体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凝练升华而成的科学的、实践的、开放的思想文化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体"、以党的领导和人民导向为"体"、以守正创新和开放包容为"体"。伟大理论指引伟大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建设,开创崭新局面;推动文化交流传播,蓬勃发展势头;提升文化治理,显现卓越效能。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的有效路径

    王晓艳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要抓好三类重点人群:青年学生、党员干部与文艺工作者,运用好一种舆论武器:媒体平台。青年学生是弘扬中国精神的中坚力量,要做好青年学生中国精神教育工作,大力提升其对中国精神的认知与信仰。党员干部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关键少数",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中国精神。文艺工作者是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人群,要重视"以文化人"发挥文艺工作者的正面示范作用。媒体平台是新时代弘扬中国精神的战略支点,要牢牢把握好舆论导向和文化传播中弘扬中国精神的主导方向。

    中国精神青年学生党员干部文艺工作者媒体平台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同志"话语的多重意蕴

    方眯蔡胜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志"一词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域中重要的政治概念,在中国共产党革命话语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建党初期,国内局势纷繁复杂,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为此,中国共产党援引"同志"一词,对志同道合的党内成员进行形象塑造。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中,"同志"话语包含了政治性、思想性、纪律性等多重意蕴,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考察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同志"话语的多重意蕴,可以为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建话语体系提供经验启示。

    同志中国共产党话语意蕴建党初期

    动漫角色的法律保护

    杨琴孙云翼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名动漫角色往往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现实中却频频出现搭动漫角色便车的模仿行为。参考国外经验,引入商品化权或许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但在商品化权迟迟不能出台、对动漫角色的保护又刻不容缓的情况下,以《著作权法》作为主要的保护法律则更具有可行性。在法律条款中,可以将动漫角色视为一类新作品。在判断是否构成侵权时,以动漫角色的外观形象为核心,结合性格、名称等因素综合判断;在保护期限方面,参考商标权续期方式以弥补著作权保护期限的不足,并将外观变化较大的同一角色视为新作品,适当延长保护期限。

    动漫角色著作权商标权法律保护

    论乾嘉三大史学家咏史诗的异同

    郗韬
    50-5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乾嘉时期最负盛名的三大史学家,赵翼、王鸣盛、钱大昕创作了较多优秀咏史诗。这些诗颂扬了抗击侵略的英雄,对封建道德、社会陋习、封建帝王等均有批判,体现了史学家疑古求新、经世致用的史学思想。三人的咏史诗用事贴切、见解新颖、议论精当,是乾嘉咏史诗大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人之中,赵翼思想通达,其咏史诗常把不同时期具有相同性质的人、事放在一起铺排论证,增强了论证说服力;王鸣盛部分咏史诗写景如画、色彩绚丽、含蓄典雅;作为精通蒙古语言的元史学者,钱大昕一些咏史诗可补元史之不足,但诗意较为晦涩,影响了传播。另外,钱氏少数咏史诗自注太多,虽有助于对诗意的诠释,但破坏了诗歌形式之美。

    赵翼王鸣盛钱大昕咏史诗经世致用

    安大简《曹沫之陈》校补、注释、点评类简文研究

    刘刚王芸辉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大简《曹沫之陈》有三种不合常规的文字书写:一是正文中相对正常文字间距过于密集的书写;二是简背上与正文文字相关的书写;三是在正文篇后与全文问答内容相关的书写。对于这三种书写,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辨析,研究认为:其一,文字间距过密的书写,是校对者在字之间距中补写进抄手抄写时的遗漏文字所致,可谓校补类文字;其二,从简背书写与正文相关或对应的文字之间的关系分析,当是对相关文字的注解或校读,可谓注释类文字;其三,篇后书写与全文问答内容相关的文字,关乎书写者对全文的理解与观感,可谓点评类文字。据此可以推测:抄写者与校补、注释、点评类文字的书写者当不是同一个人,校补、注释、点评者当是兼职教学的楚国官员,他为了讲授简文的需要书写了这些提示性的文字,这类文字虽然与后世的注疏、训诂相类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然而却可以视为研究战国时期文章注疏与训诂之发生与发展的参考资料,有着研究早期训诂学历史的重要价值。

    安大简《曹沫之陈》校补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