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湖北工程学院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湖北工程学院

丁么明

双月刊

2095-4824

xgxyxb@126.com

0712-2345314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号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工程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论文转摘篇数在全国同类院校学报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刊物的影响因子也逐年上升,荣获首届、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称号,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获首届《中国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特色栏目“中华孝文化研究”在 2006年、2010年,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的评比中,该栏目被评为“优秀栏目”;2010年,在全国地方学报第二届特色栏目评比中被评为“名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孝文化为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增光添彩

    黄天芳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孝文化是以"事亲行孝,明德至善"为特征的一种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文明价值.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先进文化作支撑,如今,构建全球共同文明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成分,并积极开展文明交流互鉴.中华孝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和谐精神以及大同愿景等优秀成分,可为构建全球文明价值理念增光添彩.

    中华孝文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

    孝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与路径

    鄯爱红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文化,孝是一种精神、理念与习俗,是孝的道德规范、道德行为、道德理念和道德习俗的总称.孝德是个人修养的起点,家庭伦理的支点,社会和谐的纽带,养老服务的补充.孝文化在中国民间有深厚的社会道德与心理基础,经过创造性转化,可以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德治的重要资源.新时代,应直面孝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探索孝文化发挥作用的新路径.在观念层面,对传统孝文化的内涵进行新时代的阐释;在实践层面,将孝文化融入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在制度层面,把孝文化与社会治理的政策法律相结合;在运行机制上,形成多元主体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机制.

    孝文化基层社会治理作用机制

    传统孝文化精髓融入我国现代家庭养老路径探析

    高布权李卓凡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孝文化精髓对现代家庭养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家庭孝道失范、学校重智轻孝、社会孝风不佳以及政府孝法缺位等因素的制约,传统孝文化精髓融入现代家庭养老效果不佳,从而导致我国部分家庭子女缺乏对传统孝文化精髓的理论认知、情感认定、意志认可以及行为认同.为此,必须通过营造孝慈家风氛围、挖掘孝德育人元素、培育孝亲社会风气、推进孝道制度建设等多种路径,促进传统孝文化精髓融入现代家庭养老.

    现代家庭养老传统孝文化精髓人口老龄化

    试论上博简中"孝"字的一种特殊写法

    孙永波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博简第二册《昔者君老》简4之"()"字,当隶定为"(學)",分析为从学省声、从丂声的双声省声字,在此应读为"孝".从字形上看,"()"字上部与常见的"学"字上部一致,下部与古文字中某些"丂"字写法相同;从语音上看,学、丂、孝三者声韵地位相近,可通假;从文意上看,《昔者君老》与《内礼》为同一篇简文,内容为曾子学派讨论"孝",读为"唯邦之大孝是敬"契合简文主旨;从辞例上看,虽然"大孝"、"大务"二者文献中均常见,但简文相关的"悲思"、"哀思"、"孝敬"等辞例文献中常见,而"务敬"则不辞.从各方面考虑,此字学者一般认为读为"务"字,很可能是不对的.

    上博简《昔者君老》《内礼》

    传统和当代语境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后"字意义考辨说起

    王海成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中的"后"字不可释为尊长,故此语不可释为目无尊长是最大的不孝.在先秦儒家的思想脉络中,"孝"本质上是家族伦理而非家庭伦理,有祭祀祖先、奉养父母等诸多内容.无后,则"孝"的这些内容皆无从谈起,这是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语的根本依据.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制度基础和思想背景逐渐消失,也就不再为人所认可.当代中国应当确立以"善事父母"为核心内容的孝道观,而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孝道观中剥离.

    无后婚姻孟子

    一部研究日本武士电影的拓荒之作——评罗丽娅学术新作《日本武士电影研究》

    方华蓉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武士电影研究》是一部全面系统探讨日本武士电影的学术专著,也是国内外有关武士电影研究的拓荒之作.该专著首次聚焦整部日本武士电影发展史,在丰富翔实的史料基础上立论,观点鲜明,学理丰厚.该专著针对研究内容的差异使用了多元化的批评模式,体现了专著批评思维的活跃和异变.

    《日本武士电影》拓荒之作立论批评方法

    论滕肖澜《心居》的日常生活书写

    李贤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滕肖澜的长篇小说《心居》以"房子"为切入点,串连起生活的各个方面,继承了世情小说重视日常生活的传统.从世俗性、琐碎性和戏剧性的场景中去呈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书写时代面貌以及时代的变化,在非诗意的生活情境中探寻人性的恒常.化日常物象为意象的叙事方式,串连起碎片化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人物的生存状态,各种物象被赋予了社会"景观"的意义.从家庭的视角探讨女性的精神成长.阐释了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哲理.

    滕肖澜《心居》日常生活意象女性成长

    英国女性文学的近代发展及对我国女性文学的启示

    刘国龙张瑞丽
    45-5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文学为女性提供了表达声音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两性间的相互理解与和谐共存,还提升了人类的生存意义与生命价值.英国女性文学在近代发展过程中呈现了觉醒、平权、突破发展三个不同时期女性的生存需求和精神发展需要,形成了延伸内在精神空间、挖掘女性自我体验、丰富写作题材、增加写作技巧等自身鲜明的表现特征,为我国女性文学带来了创作视野、创作方法、创作内容、创作视角上的启发,有助于我国女性文学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女性文学英国女性文学发展中国女性文学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中小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沈胜林尤艳红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和国家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教育家精神引领下加强中小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教育家精神审视当前中小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包括师德建设亟待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挖潜不够充分,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尚未有效内化,青年教师发展的工作机制有待持续改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中小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应对策略在于强化中小学青年教师的师德引领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持续跟踪培养,提升中小学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完善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

    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家精神

    以"艺"育德,立德赋能——学前教育专业"新六艺"合作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肖海平罗玉霞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养性修心、以艺育德"为核心的古六艺课程体系对新时代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构建以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专业必修课、学科专业选修课、教师教育必修课、教师教育选修课为基本框架,以"以艺育德"为核心理念,以"立德赋能"为根本目的学前教育专业"新六艺"合作育人课程体系,对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能力,促进新时代"四有"幼教好老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新六艺学前教育专业以"艺"育德,立德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