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始可切除型胃癌肝转移(GCLM)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情况,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GCLM诊疗全国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库中 327例初始可切除型GCL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67例,女60例;年龄为61(54,68)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行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单纯系统治疗.观察指标:(1)不同治疗方式患者临床特征情况.(2)不同治疗方式患者预后情况.(3)初始可切除型GCL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4)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和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潜在获益人群筛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卡钳值为0.1.采用森林图筛选不同手术联合系统治疗的潜在获益人群.结果 (1)不同治疗方式患者临床特征情况.327例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118例,行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164例,行单纯系统治疗45例;3者吸烟、饮酒、胃原发肿瘤部位和肿瘤最大径、肝转移肿瘤部位、转移时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治疗方式患者预后情况.327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9.9个月(95%可信区间为14.9~24.9个月),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3%、32.7%.行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单纯系统治疗患者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3%、63.1%、30.6%,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1%、29.9%、11.9%,3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6,P<0.05).进一步分析,行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和单纯系统治疗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40,95%可信区间为0.26~0.6 1,P<0.05);行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和单纯系统治疗患者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0.47,95%可信区间为0.32~0.71,P<0.05).(3)初始可切除型GCLM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胃原发肿瘤越大、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肝转移肿瘤越大、肝转移肿瘤数目为多发是影响初始可切除型G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1.20,1.70,1.20,2.06,95%可信区间为1.14~1.27,1.25~2.31,1.04~1.42,1.45~2.92,P<0.05);免疫或靶向治疗、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是影响初始可切除型GCLM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风险比=0.60,0.39,0.46,95%可信区间为0.42~0.87,0.25~0.60,0.30~0.70,P<0.05).(4)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和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潜在获益人群筛选.森林图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肝转移肿瘤部位为左半肝患者行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总生存率均优于行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风险比=0.21,0.42,95%可信区间为0.09~0.48,0.23~0.78,P<0.05).结论 与行单纯系统治疗比较,行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或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可以改善初始可切除型GCLM患者预后.胃原发肿瘤越大、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肝转移肿瘤越大、肝转移肿瘤数目为多发是影响初始可切除型GCLM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免疫或靶向治疗、根治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姑息性手术联合系统治疗是影响初始可切除型GCLM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