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际
现代交际

付伯臣

月刊

1009-5349

xiandaijiaoji2009@163.com

0431-84658148 88021256

130011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现代交际/Journal Modern Society
查看更多>>综合性刊物。研讨、普及交际学理论与应用知识。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将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炉,注意培养交际能力,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该刊成为社会交际指南,公共关系桥梁、国际传播向导、精神文明课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党的百年奋斗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薛俊生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科学回答了"走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等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试析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三重逻辑

    高世鹰蔡满孙婷婷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十大历史经验之一,坚持胸怀天下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在理论逻辑方面,马克思主义是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胸怀天下的精神土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坚持胸怀天下的行动指南;在历史逻辑方面,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践行坚持胸怀天下的历史经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为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现实逻辑方面,坚持胸怀天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夯实执政之基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胸怀天下逻辑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展望

    周岳汤俪瑾
    1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本研究应用Cite Space知识图谱软件,对截至2021年12月CNKI数据库收录的216篇与"生命共同体"主题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科学文献分析,从时空结构、演进趋势与热点分布等视角展现学界关于这一论述的研究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学界对这一论述的研究呈现出持续关注、多学科交叉和研究面向广的特征,研究热点聚焦在这一论述的科学内涵、学理渊源、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等维度.接下来需要在研究内容和研究视野上对这一论述进行延展和完善,从而拓宽本研究的理论域,为构建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提供科学指引.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研究展望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人工智能的再审视

    赵阳张竑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从产生到现在仅有60多年,但因其产生的社会巨变却越发深刻.人工智能逐渐从生产领域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的标志之一,并正在引导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解决时代问题的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的发展使人的存在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但也不乏人工智能威胁论、技术决定论,以及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具有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性的争论,等等.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有责任、有能力去解答这些争论.当人工智能技术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人工智能机器人就不再是一个机械工具,而是一种具有拟人化能力的智能人.智能时代人机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最终带给人类的是"奴役"还是"共存"?关于这个问题,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的实践、自由、本质、价值、发展方面的影响,以人学视角把握当代人机关系,思考当代人工智能对人的现实意义,构建未来人工智能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人学人工智能人机关系哲学审视

    新时代中国大学教育新格局的理论内涵

    马金婷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纵览我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大学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多次强调要更好地发展今天的教育事业,尤其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面向未来、立足时代的世界一流大学.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勇于承担社会、历史责任,培养时代、社会、国家所需的一流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和社会中,不断满足新发展格局需求,成为大学发展的自觉追求.新时代中国大学教育应提升大学教育发展动力,强化大学教育的创造力、教育力和影响力,推动大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教育新发展格局.

    大学教育新发展理念新格局

    伟大建党精神和党的精神谱系关系与价值

    孙世浩王英杰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擘画百年奋斗图景的同时创造出了一大批和伟大实践同步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起点,形成了丰富的精神谱系,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带有鲜明政治底色、饱含时代风貌的独特贡献,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每一个具体精神都蕴含党在百年奋斗中的时间刻度和空间维度的双重特质.在党的第一批精神谱系中,伟大建党精神对于精神谱系的统领作用以及其与整个谱系的关系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学术课题.

    伟大建党精神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价值与实践

    王芳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政治性、思想性及资政育人的功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和资源宝库.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高校思政教育成效的提升、教育内容的丰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现路径,建立"教学融入、课程融入、实践融入、文化融入"四位一体的融入模式,把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红色资源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能够增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教育的实际效果,达到对党和社会制度在政治、思想和情感上的统一认同.

    伟大建党精神高校思政现实意义实现路径

    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及其构建路径

    胡伟欣乔惠波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坚持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实现国内外循环双向联动,实现中国产业再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需要明晰实施新发展格局的历史逻辑、内在关系和现实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着内需动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力不强、外循环动力减弱等困难,需要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扩大内需,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内在逻辑

    非常态时期回应型政策范式转向及其发展困境——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组合式"政策为例

    付舒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非常态时期,党和政府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组合式"政策具有回应型政策范式转向特点.通过对广州720家企业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发现,"组合式"政策具有"精英俘获"的倾向,即政策资源的分配并未改变经济社会风险在企业内部的积聚结构,从而帮助弱势企业获益更多."精英俘获"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具有渐进主义特征的回应型政策范式未能打破常态时期的政策动员能力和政策分配规则,进而导致短期政策的目标锚定偏差.对此,应坚持短期与中长期政策制定相结合、"经济—社会"领域平行推进的总体原则,通过将非常态时期的部分政策制度化,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合力,提高政策产出价值,以政策创新改革掣肘企业发展的机制障碍等方式,系统性地增强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韧性.

    "组合式"政策评价精英俘获渐进主义复工复产回应型政策范式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研究

    李新刚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的深度普及,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网络谣言频发,这些网络谣言产生较大的社会危害,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在立法、执法和司法等方面尚存在不足:立法层面相关规定分散,缺乏相关概念的明确界定;执法力度不够,执法依据缺乏操作性,执法层面难以形成有效合力;司法上起刑点设定欠科学,相关司法解释也存在一定争议.为此,要建立健全规制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法律规范体系;执法部门要形成执法合力,加大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治理的执法力度;完善突发事件网络谣言规制的司法制度建设,强化司法惩治手段.

    突发事件网络谣言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