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际
现代交际

付伯臣

月刊

1009-5349

xiandaijiaoji2009@163.com

0431-84658148 88021256

130011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现代交际/Journal Modern Society
查看更多>>综合性刊物。研讨、普及交际学理论与应用知识。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将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炉,注意培养交际能力,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该刊成为社会交际指南,公共关系桥梁、国际传播向导、精神文明课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张宇张梦瑶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产党宣言》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活教材.以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生学为研究视角,工人组织为无产阶级、发动政治革命成为统治阶级、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是革命过程所需的三个环节,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各阶段中发挥着启蒙、引领和保证作用.对此进行具体分析,除了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外,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共产党宣言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评威廉姆·肖对马克思"技术决定论"的论证

    张宗杰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姆·肖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诠释为一种"技术决定论".在肖的论证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逻辑漏洞,如论证中存在"循环论证"的情况,作为核心概念的"人性"概念的模糊,对历史唯物主义错误的"目的论"理解,等等.由这些逻辑漏洞入手,重新梳理马克思本人的观点,可以凸显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观"视角下对历史发展动力的正确理解.

    "技术决定论"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

    消解与重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思辨历史哲学——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当代价值的分析

    张丹丹吴旭平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逻辑及其深刻内涵,可从发生学角度探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产生时所面临的思想渊源困境,廓清其思想史的原初性关系.马克思立足物质生产实践基础对思辨的、抽象空疏的历史方法予以批判消解,不是从思想观念出发,而是从人的实际生活的现实性出发重构世界历史理论.

    世界历史历史哲学现实的人实践人的解放

    破旧立新:论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范畴的生成脉络

    林子茗董新春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源于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反思,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创新地构造了"有机知识分子"范畴.葛兰西首先看到革命过程中"传统知识分子"的局限,深入批判其思想本质,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实践哲学"为依据塑造作为革命者和建设者的"有机知识分子",并面向现实环境确定有机知识分子的作用领域."有机知识分子"思想在当代具有重要价值,是解决当代政治、文化等领域问题的重要参考.

    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实践哲学文化领导权当代价值

    唯物辩证法视域下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的目标、内涵和主体

    杨启涵马飞
    3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人民民主的理论探索具有极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和叙事逻辑.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出发,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层次目标、价值本质、主体建构进行探究,逐步理顺国家和社会、民主内涵和民主价值、党和人民三个维度,最终构建以国家治理高效与社会和谐稳定的良性互动、拓展民主内涵与完善民主价值并举、党和人民群众有机统一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构建民主话语体系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意义.当前,建构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任务,必须从话语体系的高度,阐释过程民主与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全过程人民民主话语体系

    主体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创新

    刘雪婷李丽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体视域下,马克思在批判主体异化的虚幻共同体基础上,主张建立主体解放的真正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主体现实实践、主体社会关系和主体价值目标等方面继承了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又在主体实践的行动路径、主体共在的多维方式、主体活动的交互原则、主体价值的文化底色等方面创新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

    主体真正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建党的基本遵循

    王宪卿龙群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探索出来的建党原则,包含丰富的内容.回顾党的百年历史,思想建党主要包含五项基本遵循:理论武装、理论创新、理想信念、实事求是和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五重遵循作为思想建党的不同侧重点,共同构成了思想建党的整体.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的基本遵循,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其管党治党的思想理路,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历史借鉴.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基本遵循党的建设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三重维度

    王亚萍刘继荣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伟大建党精神便是百年大党赋予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伟大建党精神是革命先驱百年征程中得出的宝贵奋斗经验和集体智慧成果,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科学的思想来源、清晰的历史逻辑,具有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在接续奋斗的复兴之路上仍需体悟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用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追求、使命担当、革命品质、人民立场不断涵养自我,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我.

    伟大建党精神生成逻辑丰富内涵弘扬路径

    我国"亲属拒证权"的立法困境及其破解路径探析

    杨颖郑智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三条(原第一百八十八条)关于亲属拒证权的规定与现代法治国家的通行做法相去甚远.中国的亲属拒证权基于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的现实情形,并因传统儒家法律文化的浸染而呈现独特面目.只免于出庭而不免于作证,只存在于审判阶段而不涉及侦查起诉阶段,对被告人的质证权利产生了实质性的侵害,同时也不利于法庭查明案情.

    亲属拒证亲亲相隐刑诉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亲属出庭作证义务豁免权

    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财政支农问题研究

    殷嘉成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为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为此需要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地区总体经济水平,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生产地区,对我国粮食供给和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吉林省为了快速发展农业经济,持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财政支农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财政支农问题深入探究,探讨吉林省财政支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财政支农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吉林省财政支农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