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际
现代交际

付伯臣

月刊

1009-5349

xiandaijiaoji2009@163.com

0431-84658148 88021256

130011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现代交际/Journal Modern Society
查看更多>>综合性刊物。研讨、普及交际学理论与应用知识。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将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炉,注意培养交际能力,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该刊成为社会交际指南,公共关系桥梁、国际传播向导、精神文明课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共产党领导延安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研究

    高世鹰孙婷婷蔡满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回望百年征程,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值得深刻总结,它包括坚持党对青年运动的领导,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政治方向,与工农群众牢牢结合在一起、紧紧围绕党在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开展青年运动.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进一步开展好青年运动,充分发挥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先锋作用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延安青年运动历史经验

    新时代青年加强"四史"学习的价值与方法

    李倩梁爱强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新时代青年持续推进"四史"学习,需要以史实为切入,以史观为抓手,实现学习革命精神途径多元化,提升"四史"铸魂育人的整体效能,使新时代青年真正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新时代青年应该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青年"四史"学习教育价值路径分析实效性

    建党精神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

    王立帅鹿林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源泉,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精神基石,为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和有力的精神激励.高校应把伟大建党精神贯穿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各种途径中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为党和人民培养更多出色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建党精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异化劳动视域下数字劳动异化及治理分析

    张伟艳杨莲秀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型劳动形态,在数字时代下应用广泛,在推动劳动者的自由解放方面具有一定的超越性.但在社会生产条件下,数字劳动的异化表现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针对数字劳动异化表现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借助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治理,更好地发展数字劳动和数字经济.

    马克思数字劳动数字劳动异化治理路径

    科学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

    洪泽宇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结晶,既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创举,又充分彰显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客观性.以新时代中国方案来解答关于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的伟大理论创造.科学分析"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内涵,将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何而来、何以可能、向何处去深层逻辑和规律的深刻阐释.

    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主义人民文明观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四重维度

    郭晓杰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哲学的顶层理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质,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赓续,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以来,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立场.应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实质,梳理这一思想产生的实践过程,理解这一思想的时代内涵,明确这一思想的价值意蕴,做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党.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论"左联"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

    沈红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个群众性的文化社团组织"左联"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左联"作为文化社团组织的政治定位、组织领导、思想传播功能及文化实践的经验,为新时代依托文化社团组织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左联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社团

    试论数字经济四大效应助推共同富裕

    袁梦瑶杨娟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疫情时代经济增速放缓,在数字经济爆发潜力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也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嵌入和依托于数字经济的发展.经过实践和论证,数字经济的四大效应助推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为:数字经济的创新效应能够助推共建共富,数字经济的协调效应能够助推全面共富,数字经济的共享效应能够助推全民共富,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能够助推渐进共富.

    数字经济四大效应共同富裕作用路径

    谢良佐"以禅证儒"思想探析

    高雨洁稂荻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谢良佐其学上承"二程",却有较为明显受佛禅影响的地方:首先,谢良佐"以觉论仁"的思维模式与禅宗主张的"明心见性"有相通之处,并且,他强调人对内在的道德本体的觉悟和体认,而非经验层面的向外感知,这与洪州禅的"作用是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次,谢良佐提倡的圣人境界同样受到佛禅"无念""无住"及"触类是道"思想的影响,但其境界以"与理同一"为基础,又彰显出谢良佐的思想仍然以儒学为本位,只是"以禅证儒".

    谢良佐禅宗以禅证儒以觉言仁

    网络"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研究

    陈晓娜姜建斌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饭圈文化"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而盛行,对青少年产生深刻影响."饭圈文化"具有资本操控、组织有序、圈层传播等特征,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信息茧房、群体极化、泛娱乐化现象,导致青少年出现认知片面、行为极端、消费主义等问题.本文深入分析"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从法律约束、媒介规范、文化创新、教育抚育多个角度出发,探究"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消极影响的对策,以期对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有所帮助.

    "饭圈文化"青少年价值观互联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