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际
现代交际

付伯臣

月刊

1009-5349

xiandaijiaoji2009@163.com

0431-84658148 88021256

130011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现代交际/Journal Modern Society
查看更多>>综合性刊物。研讨、普及交际学理论与应用知识。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将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炉,注意培养交际能力,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该刊成为社会交际指南,公共关系桥梁、国际传播向导、精神文明课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共同体"作为"个人自由"实现的必要性前提分析——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考察

    余伟如李晓妮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呈现了"真正的共同体"是"个人自由"实现的必要性前提.基于此,必须了解从"虚假的共同体"到"真正的共同体"的历史形态,必须以完全失去整个自主活动的现代无产者为主体,以联合为形式,以革命为手段,消灭"有个性的个人"和"偶然的个人"之间的乖离,消灭虚幻的共同体形式,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实现有个性的个人,最终走向共产主义.

    共同体个人自由共产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韩泽张岩磊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已经从实践上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结合.二者的结合不仅得益于内容上的相通性、理论品质的包容性,而且更在于价值诉求的契合性.二者的结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二者的结合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二者的结合旨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推动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内在逻辑初探

    庞青育张凤珍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于各自所处的时代,从社会现实出发,展望了实现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前景,提出了实现人民生活富裕所应具备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富裕观中国化,并以此为指导,守正创新,带领全国人民努力推进以美好生活为向导、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动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美好生活以人民为中心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人的解放何以可能

    孔琳马玉欢
    3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迎来超越先前时代与文明的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是知识革命的时代,是人类文明迈入新征程的时代,是对"非智能"时代的超越.这一时代是实现人的解放必经的历史阶段.面对人工智能时代赋予人的解放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需要在现实反思与批判超越中寻找人的解放何以可能的时代回答.

    人的解放人工智能机遇挑战

    十九大以来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探析

    冯旺舟朱子威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术界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深入分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概念、内涵、特点、内在逻辑、实现路径和条件等问题,并逐步从偏重理论分析转变到实证研究,深入人民民主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深化了对当代中国人民民主本质的认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

    十九大习近平党的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的大同思想基因

    王惠张喜燕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价值是大同思想中的"天下为公""平等""和谐"的价值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是以大同思想作为根基,结合历史演变和时代发展创造出新的共同体理念,进而以新的共同体理念引导各国走向世界人民心中的大同社会.

    大同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在一致性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伦理意蕴

    胡虹霞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伟大历史经验之一,富含伦理意蕴、伦理精神和伦理价值.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从理论逻辑上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人类求解放的世界情怀伦理,从文化渊源上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为人类谋大同的和合伦理,从实践历程中彰显了百年中国共产党为人类做贡献的责任担当伦理.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面对时代之问的伦理回答,必将继续助力世界前行.

    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伦理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董芳芳杨宏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立发展了"三农"思想.不同发展阶段,虽然"三农"思想的侧重点不同,但党的领导集体始终把握"三农"事业科学发展的脉搏,并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尊重农民作为始终如一的使命追求,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三农"之路.

    中国共产党"三农"问题深化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

    刘志丹革命精神论析

    李智利
    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志丹是我国土地革命时期著名高级将领,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领导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铸就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刘志丹革命精神既有革命精神的普遍特征,又有符合自身特点的独特性,包括独立性、先进性、政治性、群众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等.新时代背景下,刘志丹革命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积极弘扬刘志丹革命精神对于引领青年奋进新时代、传承党的优良传统、推进党的群众路线建设、锤炼党员干部队伍、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具有重要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刘志丹革命精神时代价值

    5G+AI技术背景下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赵斯文范美艳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林省处于北纬41°—45°,具有优质的冰雪资源,能够满足游客的冰雪旅游需求.而智慧化体育旅游的目的在于让游客享受到冰雪竞技、休闲娱乐、观赏雪景等冰雪文化与魅力.5G+AI技术积极创造智慧旅游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帮助传统体育旅游做好转型服务工作,也能以人机交互的模式,更好地传承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文化.

    5G+AI技术背景吉林省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