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际
现代交际

付伯臣

月刊

1009-5349

xiandaijiaoji2009@163.com

0431-84658148 88021256

130011

长春市自由大路5399号

现代交际/Journal Modern Society
查看更多>>综合性刊物。研讨、普及交际学理论与应用知识。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将思想性、学术性、实用性、趣味性融于一炉,注意培养交际能力,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该刊成为社会交际指南,公共关系桥梁、国际传播向导、精神文明课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理论的建构及当代价值

    王慧荣管淑侠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较为系统地构建了内容丰富而严整的世界历史理论,阐述了世界历史的客观本质、发展动力、必然趋势、历史主体和终极关怀,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新时代,系统考量和辩证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世界历史全球化

    马克思"美好生活"理念及其现实意蕴——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

    孙敬婷于泉蛟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好生活"作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念,贯穿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以及共产主义超越过程始终,并指引新时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马克思在1844年前后,通过分析资本运控下劳动的异化,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根源,发展共产主义图景,体现"美好生活"理念基本内涵:扬弃异化劳动,复归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美好生活理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守正——基于"新经济政策"重思"经济决定论"

    魏家保卢德友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二国际时期出现了"经济决定论"思想,并成为资产阶级缓和与无产阶级矛盾、实行严密统治的新武器.苏维埃俄国的"新经济政策"扬弃了"经济决定论",采用"退一步、进两步"的方法,在完成经济建设的同时,社会主义政权也得到巩固.以是观之,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诸多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从社会现实出发,正确看待主体能动性和结构制约性之间的关系,才能澄清"经济决定论",坚守历史唯物主义.

    经济决定论新经济政策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因素

    共同富裕下的空间辩证法

    马彪邓雄雁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不是简单的自然存在,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中,空间还是一种社会存在.随着权力、价值与技术进入空间,引发经济社会中产生三维空间矛盾,导致空间的发展不平衡.在中国,共同富裕既是目标和任务,又是中国现代化的价值尺度,其中需要解决空间不平衡的发展难题.马克思的空间辩证法思想及其发展,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空间问题的指南,也是推动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环节.

    列斐伏尔辩证法共同富裕空间

    公共行政学中国本土化演进逻辑研究

    龚崇清何玲玲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行政学在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行政学理论在演进过程中出现了危机,需要实现新的突破.中国公共行政学演进逻辑大致经历了从借鉴西方到本土化探索再到走向世界化的过程.我们应坚持文化自信,走本土化发展道路,向世界展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立足国际国内双重视角的实际情况推进公共行政学世界化演进.

    公共行政学理论危机本土化世界化

    中国共产党对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以"四种"优良传统为论域

    丁文对罗廷香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继承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伟大实践.传承是创新的基点,创新是传承的超越.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传统、群众路线教育传统、科学理论武装人民传统、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传统上既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又创新其时代话语,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守正创新习近平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敌剧社的政治动员功能研究

    岳琳于海飞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在晋察冀军区建立了从事宣传、动员、组织活动的抗敌剧社,成为一条重要的文化战线.本文通过分析抗敌剧社的产生、内容、特点及动员效果,明确党领导下的文艺社团发挥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抗敌剧社作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政治宣传团体,为当今文化战线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抗敌剧社政治动员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与我国乡村振兴建设

    简荣玉范玉仙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等是人类社会长期追求的理想价值.目前我国仍面临城乡发展不平等的现实问题,为此,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与马克思主义平等观有共同的价值取向,是这一思想的现实表达,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推进乡村振兴,要在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指导下做好产业振兴、完善乡村统筹治理、开发乡村文化等工作.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崔文华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社会多元力量的共同参与.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在乡村振兴中既有其独特的作用,也面临一些现实困境.探析增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对策,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社会组织乡村振兴社会力量

    福州市构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研究——以民法典的实施为视角

    卢育兰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福州市在全面加快乡村基层"三治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三治的"融合度""规范化""一致性"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而通过分析与探讨,可以发现民法典分别蕴含乡村治理的"法治""自治""德治"的基本要素.因此,应当运用民法典的共治理念与规则体系,促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民法典乡村治理三治融合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