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

月刊

1008-0708

xiandainongye@163.com

0471-6652260

010010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70号农牧业厅办公楼

现代农业/Journal Moder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农业、农民服务是其一贯的办刊宗旨。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介绍实用技术,刊载专家学者对疑难问题的解答,传递市场信息,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窦蒙召高坤孙自保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首先,基于熵权法,从农牧业创新能力、农牧业经济效率、农牧业社会效益、农牧业绿色发展4个维度对2011-2020年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大幅增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增长了近5。5倍,由此得出在评价期间内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其次,基于障碍度模型测算可知,影响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因素呈现集中化、严重化的发展趋势,其中有效灌溉系数、农药施用强度、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项障碍因素对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最大。以此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为西藏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熵权法障碍度模型西藏

    新疆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潘承旺马海霞
    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0——2021年新疆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3个子系统下的31个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体系指标为研究内容,分析并构建新疆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运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疆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期内3个系统总体上沿着农业社会滞后-农业经济滞后-农业环境滞后的轨迹演变。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的中度失调衰退,经过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到2021年的良好协调,耦合协调度等级从失调阶段不断向耦合协调阶段发展。研究发现,农业生态滞后逐渐成为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农业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是3个系统耦合协调度逐渐提高的关键。因此,新疆农业的发展首先应保护生态环境并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其次要利用好农业社会系统的发展优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最后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助推新疆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耦合协调新疆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乡村"产业-生态"协调振兴研究

    陈卓赵洪坤
    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赋能乡村"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高质量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如何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产业-生态"协调振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生态"协调振兴的影响效应,并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和教育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了乡村"产业-生态"协调振兴,这一结论经过大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说明绿色技术发展水平、教育与数字普惠金融之间存在互补效应。文章不仅拓展了对于数字普惠金融这一金融工具的研究,并对如何协调乡村"产业-生态"振兴进行了有益探讨。

    数字普惠金融绿色技术创新教育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生态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

    赵雅楠李先东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选用2011-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农村生活条件、城镇化水平等因素从不同程度上都作用于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均对新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推动作用,且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效果依次递增。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北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南疆次之,东疆最小,农业与经济越发达地区正向作用越强。据此,提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乡村数字化建设等建议。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产业融合影响效应

    碳中和背景下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养殖户为例

    李洁史海霞林爽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畜牧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产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牲畜的养殖过程,牲畜粪便的不合理处置就会造成严重的碳排放。为了更好实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各地都在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基于此,通过对内蒙古通辽市的867户养殖户进行走访,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使用Logistic模型对养殖户采取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研究分析。总结出当前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着重探讨了养殖户行为意愿与技术掌握状况对粪污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现支持力度不足、农户意识不强以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不规范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

    粪污资源化利用碳中和影响因素

    《现代农业》投稿简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