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

月刊

1008-0708

xiandainongye@163.com

0471-6652260

010010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70号农牧业厅办公楼

现代农业/Journal Modern Ag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农业、农民服务是其一贯的办刊宗旨。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介绍实用技术,刊载专家学者对疑难问题的解答,传递市场信息,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吉安市公园管理问题及对策

    张仁军杨小兵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安市公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人才短缺、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多头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公园管理问题对策

    唐山滨海地区野生耐盐草本花卉资源调查

    马金贵马书燕孙馨陈欣玲...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唐山滨海盐碱地常见的野生耐盐草本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了野生草本花卉60种,分别隶属30科50属,为合理利用这些野生耐盐草本花卉提供参考.

    唐山滨海野生耐盐草本花卉园林绿化

    辽西地区观光果园科学规划与果树冻害防护技术

    王玉环
    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观光果园的规划及果树的冻害管理进行分析,寄希给观光果园经营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以提高观光果园的管理水平与持续发展,实现休闲观光与生态经济效益共赢的目标.

    辽西地区果园规划冻害防护技术

    枣树的规范树形与不同树龄时期的整形修剪

    李彩霞
    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根据辽西地区大平顶枣树的生长发育特点,提出了辽西地区大平顶枣树整形常用的规范树形,主要有主干疏层形、自然开心形、自由纺锤形三种树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辽西地区大平顶枣树不同时期的主要修剪技术.

    大平顶枣树整形修剪

    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气候监测报告

    薛文明侯锋
    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与蒙古高原过渡带、张掖盆地西北端,摆浪河冲积、洪积扇中下部与黑河冲积平原西北部,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总体地势南北高,中间低.黑河流域中段地貌可分为北部合黎山中低山区,中部黑河河谷盆地(平原),南部祁连山及其分支中高山区.保护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典型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夏季主要受东南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冬季在蒙古、西伯利亚气流控制之下,气候寒冷、干燥.

    湿地保护区土壤气候监测报告

    辽西地区应用容器培育油松苗配套技术

    杨帆
    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松是辽西地区山区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油松树木自身抗寒能力较强,是植树造林工程的优选植物.油松的生长速度较快,并且对环境要求低,适应种植环境能力强,以上优点使其成为该地开展植树工程中的首选树种.本文针对辽西地区油松栽植规模较大的实际,探究了辽西地区应用大田容器培育油松苗配套技术.

    辽西地区油松大田容器育苗

    红松人工林的营造技术

    张海文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优势树种,材质优良且耐腐蚀性强,是我国珍贵的经济树种.文章从红松的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质量以及造林方式、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红松人工林的营造技术,以供参考.

    红松林营造技术人工林

    绿色果园栽培肥水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

    吴艳飞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已在多种作物上大面积推广,主要有棉花、西瓜、蔬菜、花卉、马铃薯等.近年来在北票地区林业果树栽培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加大,经过示范和应用,显示了该技术节工、节水、节肥、高效、高产、优质、环保的综合优点,增加果农的收入.

    绿色果园栽培水肥一体化推广应用

    高职农业类专业实验实训教材的创新

    徐艳玲袁晓霞祁连弟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类专业的培养培训质量,就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技能培养.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的培训标准及指南,加上自身不重视,实践教学指导文件与实训教材普遍处于缺乏和水平不高的状态.因此,构建一套管用、够用、实用的实践教材,解决目前实验实训与企业技能岗位脱节的问题,进行农业类专业实验实训教材的创新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高职农业专业实训教材

    浅谈如何防御和应对气象灾害

    林敏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象灾害是发生最频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本文从气象灾害的危害性、正确认识其危害角度出发,提出了"科学预防气象灾害、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业务能力、普及宣传防灾知识、强化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等方面作为抓手,开展多部门联动的应急机制,提高公众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防御应对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