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东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东方
新东方

于苏光

双月刊

1004-700X

1992xdf@163.com

0898-65884240

571101

海南省海口红城湖路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新东方/Journal The New OrientCHSSCD
查看更多>>《新东方》创刊于1992年,是由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南省行政学院、海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刊物,现已逐步成为我省党政干部学习交流的益友,专家学者思想交锋的平台。 《新东方》立足海南大特区,注目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东方,研究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东方文明的现代推进,尤其关注海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自2009年第3期起,又特别推出“海南研究”专栏,并努力将该栏目打造成本刊的品牌栏目,以提升海南问题研究的理论与学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涵盖维度及时代价值

    陈杰王成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的集中表达,是"两个结合"的鲜明理论成果,更是解锁中华民族文化重焕光芒的精神密码.从生成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萌芽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引航,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升华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语境.从涵盖内容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个体、社会、国家、世界四重维度的和合统一.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对赋能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及构建"美美与共"大同世界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两个结合"中华文明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辩证意蕴

    郑玉蝶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集中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科学指南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最新呈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富有根魂相合的精神气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格、"危""机"兼明的敏锐洞见以及内外并举的博大胸怀,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变局与新局、本来与外来的辩证统一,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独特的理论风格和辩证意蕴.

    习近平文化思想辩证意蕴新时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逻辑、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李喆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为振兴乡村文化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从内在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乡村文化振兴的目标定位,夯实了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支撑,赋予了乡村文化振兴历史使命;从时代意蕴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行稳致远,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质增效,注入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持久动力;从实践路径看,要以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为根本,以秉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为核心,以坚持守正与创新有机统一为关键,多措并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习近平文化思想乡村文化振兴

    "第二个结合"出场学的哲学诠释

    隋启贤陈文殿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问"第二个结合"为何是又一次思想解放,不能仅停留于其中的关系之辩、作用之问与地位之思,更要从出场语境到出场路径再到出场形态做出"第二个结合"出场学的哲学诠释."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时代出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新探索,内涵特有的本体论语境、认识论语境与价值论语境.独特的语境决定了"第二个结合"的三重出场路径,即认知路径、实践路径与认同路径.基于其语境与路径,则生成了"第二个结合"限定的出场形态,即创新、持续与包容的形态.

    "第二个结合"出场学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中国化时代化

    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话语的基本内涵、理论品质及重要意义

    高唯唯甘代军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话语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即科学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共同信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是共同富裕.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话语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等全新表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理论品质."中国式的现代化"话语在发展路径、政治信念和价值立场三个方面实现了对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论调的现代化话语的理论超越.

    邓小平"中国式的现代化"话语改革开放共同富裕

    协同治理视角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价值、困境及治理对策

    陈梵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社区居家养老已成为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当前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匀、专业化服务水平偏低、社会参与度不足等问题,给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了诸多困扰.从协同治理视角出发,通过采取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以及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等措施,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不断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

    协同治理社区老龄化居家养老

    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共同体构建的困境及应对——基于浙江省J市执法人员"县属乡用"实践模式的分析

    谷映葭陶庆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国家试点中,浙江省J市通过探索县(市、区)部门执法人员"县属乡用"的创新实践模式,有针对性地破解了乡镇(街道)"看得见管不着"的行政执法难题.然而,随着县(市、区)相关部门各路人马"下沉"到乡镇(街道),"县属乡用"的实践模式陷入了"矩阵组织结构"悖论.囿于县乡两级的双重领导、双线工作压力以及执法人员专业能力弱化、团队归属感不强等问题,"下沉"执法人员难以形塑行政执法共同体.对此,浙江省J市通过"县属乡用"模式,从增强"下沉"人员精神向心力、巩固"下沉"人员业绩稳定性、贯通"下沉"人员职级流动性、提升"下沉"人员执法专业性、强化"下沉"人员事业归属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了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共同体意识,激活了行政执法共同体行动机制.

    大综合一体化"下沉"执法人员"县属乡用""矩阵组织结构"悖论行政执法共同体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哲学阐释及价值意蕴

    潘建瑞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面对严峻的生态问题,在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和主动探寻人与自然关系和解之道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命运相连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群众史观及辩证法的鲜明特色,对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共同体基本内涵哲学阐释价值意蕴

    共同富裕视阈下企业家精神的逻辑转向、传导关系与培育路径

    马蓉睿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当前我国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无论是从共同富裕的内涵剖析还是实现机理来看,企业家精神都深深嵌入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全局视野之中.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受共同富裕核心要义的影响发生了深刻转变,主要表现为受益群体更加"全民"、目标任务更加"全面"、构建主体更加"共建"、发展节奏更加"逐步".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优化分配结构、丰富精神文明内涵三个方面,能够反映出企业家精神与共同富裕的基本传导关系.因此,应着重从提高市场化运作效率、完善创新创业制度支撑体系、加强收入分配制度下对企业家的引导和保护以及营造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发力,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助力共同富裕.

    企业家精神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第三次分配

    新的文化使命的原创性贡献探析——基于"旧邦新命"历史文化意识的视角

    李一凡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传统的"旧邦",当下中国有其"新命",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旧邦新命"是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不竭动力之源,同时也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文化意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旧邦新命"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自觉审视新的文化使命,之所以独具"新"意,在于回答了"阐旧邦以赋新命"的时代课题,解决了古今东西之争这一未竟的思想命题,构筑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基石.

    旧邦新命新的文化使命古今中西之争人类文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