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

月刊

1672-0261

0451-84696061

150010

哈尔滨市地段街1号

新闻传播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新闻业务刊物。旨在通过刊登论文、剖析实例、交流经验、沟通信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繁荣新闻学术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融合"研究

    杨皓天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是城市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一年,城市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入"大融合"时间,要求城市台以创新为主导,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新整合资源,重构用户连接,重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重点是建设"1N1"——一个客户端、N个媒体矩阵号和一个网站;要开放App的"个人号",为每个人提供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大众共享型传播到分享型传播的转变;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技术团队建设视作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和基础;要以工作室制为突破口,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要发挥广电优势,让网络直播成为城市台加快媒体深度融合的金钥匙.

    城市台融媒体新质生产力"大融合"工作室制网络直播

    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网站的转型与发展

    刘东伟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和进步,使得媒体发展呈现出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在上述发展进程中,各项融媒体技术的涌现,促进了该行业的发展.在部分区域,新闻行业网站大量建设,并对传统新闻媒体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就需要做好融媒体相关技术的处理.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当前融媒体背景下新闻网站的转型与发展方法,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发展参考.

    融媒体新闻网站宣传发展新闻内容

    传统媒体在短视频时代的融合发展创新策略

    方婷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短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媒体消费习惯.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这个短视频时代实现有效融合与创新发展,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围绕这一主题,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创新策略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传统媒体短视频融合发展创新策略

    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阅读社群的交往实践——基于上海思南读书会读者群的考察

    曾娇丽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读书会是现代城市公共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托读书会建立的阅读社群,既是推广全民阅读的成效,也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对进一步推广全民阅读具有独特的价值.本文以思南读书会读者群为个案,考察社群线上线下贯通的交往实践,探析阅读社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

    阅读社群交往实践读写共同体

    詹姆斯·贝特兰在华新闻活动及新闻作品探析

    冯嫄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詹姆斯·贝特兰是延安时期来华的优秀新闻工作者,他的采访活动和新闻作品成为重要的红色新闻历史资料,他的新闻生涯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及中国革命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结和研究詹姆斯·贝特兰的新闻素养、新闻活动、新闻作品以及写作风格,对于新闻行业以及当代年轻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和警示作用.

    延安时期詹姆斯·贝特兰新闻素养

    女性主义研究下的媒体表象与社会变革

    马玥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女性主义研究是一个动态领域,可以随着媒体表象的不断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变革.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女性主义研究下媒体表象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希望引起更多人对女性主义研究的重视,从而形成更加公正和包容的媒体环境.

    女性主义研究媒体表象社会变革

    互动仪式链视域下网络纪实访谈类节目的情感流动

    李慧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纪实访谈类节目以人物对话为核心,深入挖掘人物经历或阐释特定话题,脱离了演播室的禁锢加入了纪实元素,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呈现给受众.本文将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研究发现在节目当中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节目与受众的碰撞形成了互动仪式,提出了网络纪实访谈类节目中的四个组成要素、情感流动以及仪式结果.旨在为网络纪实访谈类节目提供借鉴.

    互动仪式链网络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情感能量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对"附近"的重构

    海雨涵宋凯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作为技术基础设施在社会各行业广泛应用.传统社会的"附近"被定义为连接个体与更宏观社会的桥梁,但在当下被逐渐重构.大数据的应用通过对资源的整合重构"附近"的地理空间;通过算法的推荐重构了"附近"的精神空间.但大数据在带来便捷、高效的同时,加深了个体间的区隔,加速了个体原子化的社会;同时,大数据使"附近"的功能性过剩而削弱了其生态性.这启示了我们在善于利用技术的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

    "附近"大数据技术重构互联网时代

    关于提升广播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的再思考

    刘瑞亮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媒体传播角度看,新闻评论是贯彻落实指示精神的重要路径之一.对于广播媒体单位而言,每一篇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广播新闻评论稿,能够最大化发挥广播新闻评论的引导作用,使广播社会功能最大化.本文从广播评论内容生产、专业队伍建设等角度对论题再思考,提出一些关于提升新闻评论引导力的认识.

    广播评论守正创新产教融合

    从《书画里的中国》看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

    郭梦玉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画里的中国》是由北京卫视与咪咕视频进行网台联播的一档文化类慢综.节目一经播出便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从文创、地标到文物再到书画,北京卫视一直在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努力,现在又利用多元化的视听手段和现代科技向观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将传统文化以现代化形式展现出来,而且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播,为以后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好的范例.

    《书画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