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传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

月刊

1672-0261

0451-84696061

150010

哈尔滨市地段街1号

新闻传播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新闻业务刊物。旨在通过刊登论文、剖析实例、交流经验、沟通信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繁荣新闻学术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的经济学逻辑分析

    张朋博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践行县级融媒体建设以来,发展劲头不足的县域级媒体有了较为明显的良性转变,这是因为建设县级融媒体进行新闻生产有很强的经济性.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很大程度上应对了县域级媒体配套资源薄弱、针对性不强、内容同质化严重、传播效果弱和生存困难等问题.

    县级融媒体新闻生产经济性

    全媒体环境下新生代主持人个人IP的建构研究

    杨澜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环境下,传媒行业蓬勃发展,各类节目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层出不穷,受众对于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虚拟主播、"泛主持人化"、"去主持人化"的发展趋势给传统媒体主持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许多优秀的新生代主持人崭露头角,收获了受众的好评和喜爱,形成了具有个人鲜明特色的形象,从而对个人的职业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以"全媒体"为研究视域,以"主持人形象"为研究对象,借鉴和参考已有的新生代主持人职业发展经验,刍议"新生代主持人如何构建个人形象",探寻新生代主持人入行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个人形象构建的途径.

    全媒体环境新生代主持人个人IP

    镜像漩涡:饭圈叙事中明星人设流变与粉丝安利演化

    王湛清刘鸣筝
    4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介商业文化环境下,资本操控议程设置,经纪公司、明星自身和粉丝群体共同建构属于"大写的他者"的明星人设,社交媒体平台成为明星"人设"全景式展演与裂变式传播的天然舞台.饭圈叙事中的明星人设流变呈现出身份叙事的转向、性别叙事的转向和符号叙事的转向,粉丝安利演化则体现出算法控制下的数字转向、消费主义下的付费转向、明星中心位的空间转向、去中心主义的控评转向、物料产传销的视觉转向.

    粉丝文化镜像理论明星人设粉丝安利

    新世纪抗美援朝影片及其精神传播研究

    陈晶季驰炜姚丁格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世纪以前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宣教色彩相对浓厚,影片观感难以共情共鸣.新时期抗美援朝影片以历史事件为蓝本,在故事选材、叙事手法、场景设计等方面观照历史,将主题价值与情感表达综合表现有机融合,视觉和历史记忆相互构建,电影的艺术创作震撼视觉,激发情感,民族责任感、归属感、抗美援朝精神升腾.观众民族、家国、个人价值的归属与认同由此获得.

    抗美援朝精神题材电影家国情感归属责任

    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少年配音艺术课程的价值与路径研究

    孙倩玉陈连龙李可心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本结合青少年思政教育角度,对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少年配音艺术课程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少年配音艺术课程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的教育价值,理清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青少年配音艺术课程的时代背景差异与教学方式单一的挑战,提出运用新时代红色影视作品、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与理念、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等红色文化融入青少年配音艺术课程的实现路径,旨在为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提供可供参考与实施的建议.

    红色文化新时代青少年影视配音价值实现路径

    数字媒体条件下陕西对外形象传播策略

    党洁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形象的对外传播受到重视,陕西省也不例外,但由于文化差异、国别等因素的影响,陕西形象对外传播中存在传播到达率不高、传播媒介单一以及区域形象扁平化等问题.对此,数字媒体条件下,陕西形象国际传播中可以选择更多的视听化语言,通过情感因素达成与国际受众的共情,同时形成多主体传播,从而打造一个立体的、全面的陕西形象.

    数字媒体陕西形象国际传播

    高校舆情传播的特点及应对策略浅析

    刘志刚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舆情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积极应对.对于高校来说,了解和掌握舆情动态,及时应对和管理舆情事件,是维护学校声誉和形象的重要任务之一.高校要通过提升舆情预警能力,健全舆情应对机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舆情处置能力;创建校园宣传平台,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创新学生思政教育,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等措施加强对高校舆情的管理.做好高校舆情应对,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和谐稳定,更关系到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及时应对和处理负面舆情事件,我们才能在信息化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舆情传播特点应对策略

    电视新闻新媒体拓展分析

    项飞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后,新媒体以及相关新技术的出现并广泛应用,让传播变得更加快捷,电视新闻以往所受到的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壁垒",如今逐渐被媒体融合发展的潮流所冲破,电视新闻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电视新闻以及电视媒体的可持续发展仍旧任重道远,电视新闻时而还会出现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传播渠道有限等弊端.为了更好地发展,电视新闻必须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尽可能拓宽并利用新媒体的资源,扬长避短,为广大观众生产出喜闻乐见的优质电视新闻节目,切实提高收视率,让电视媒体在愈发激烈的媒体市场上行稳致远.本文从电视新闻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必然性入手,从融合发展的内涵、广度和深度、新媒体资源利用、移动终端平台的开发与搭建等层面,进而阐述新时期电视新闻新媒体拓展的可行性策略.

    电视新闻新媒体拓展应用

    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发展路径

    周媛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媒体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多,综艺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为节目创造更大的影响力、累积更多的忠实受众,就需要不断对节目进行创新,拓展文化传播的内容,创新播出形式和渠道,对节目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实现节目的长久发展,同时实现传统文化的大范围传播.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挥的社会功能和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面临的发展困境,并对全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给予广大电视节目制作人一定的参考,制作出更加优质的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

    全媒体传统文化社会功能困境创新

    融媒新闻报道"跨平台"的矩阵式大范围传播研究

    黎昭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型传播技术,各地区融媒体中心实现了"跨平台"矩阵式传播,进一步推动了跨平台的深度合作共赢.结合融媒体中心新闻采编实践经验,从文字、图文、视频、社群等层面论证了"跨平台"的多点发力机制,提出了"全媒体"策划多点交互同频共振、"全时态"不间断精准推送新内容、"全动员"共享原创内容优势互补、"全场景"多角度观察与内容呈现等"跨平台"的矩阵式大范围传播路径.

    融媒体新闻报道"跨平台"矩阵式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