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闻世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闻世界
新闻世界
新闻世界/Journal News World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

    魏哲浩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数字化不断加速的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现实的揭示者、公众舆论的引导者与公共利益的捍卫者,其职业道德的践行对于社会信息生态、公众对媒体信任以及国家意识形态构建具有深远影响.面对信息过载、假新闻泛滥、舆论分化等伦理挑战,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坚守真实、公正、客观的基础上,适应信息环境变化,提升专业素养,以应对技术变革、媒介环境变迁、社会期待与公众信任危机等问题.新闻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尊重人权与保护隐私,恪守职业道德规范,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伦理规范.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需要借助制度建设与教育培训、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技术创新与伦理引导等多重路径,以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大局.

    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社会责任伦理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符码转译与意义构建——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王稚斐张为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综艺晚会为载体,倾注共通情感与审美意趣,搭建了全新的中华古典美学视听场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码进行现代阐释与微观叙事,在化古通今的巧妙腾挪中,实现现代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增容与生机重焕;时间与空间记忆的注入,给予观众深度参与对话的可能性,激活受众深蕴于心的文化基因与民族身份认同.梳理其中的符码转译、叙事逻辑与意义建构策略,有助于为后续文化节目创新提供范式指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码转译意义构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

    讲好讲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故事实践

    王晓东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5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七周年,也是媒体融合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的第十二年.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内广播媒体的节目主持人,如何讲好讲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生动故事,并由此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及所取得的成绩,从把握战略机遇、搭建传播平台、深挖城市(合肥)元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思考与建议.

    长三角一体化广播主持人转型发展节目创优

    综艺节目如何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以《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为例

    顾佳欣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新媒体时代国产综艺节目如何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以国产综艺节目《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为研究对象,以5W模式为理论基础,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层面出发,试图梳理出该综艺节目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的特点和意义.研究认为,《奔跑吧·共同富裕篇》为讲述中国式现代化故事提供了样本,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与深刻的社会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综艺节目5W模式共同富裕奔跑吧·共同富裕篇

    网络微短剧的发展历程、营销策略与内容选择

    姬沛瑶郭梁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大众的时间呈现碎片化特征,而网络微短剧的出现恰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碎片化信息需求.本文阐释了网络微短剧发展经历的边缘试水期、野蛮生长期、追求精品期三个阶段,分析了生产方和平台方在微短剧营销中的运作方式,及其在内容呈现方面通过精准推送机制、碎片拼接等手段来吸引观众.

    网络微短剧发展历程营销内容

    立意、共情、细节:网络微短剧传播路径探究

    吴朝豪唐磊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微短剧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网络视频形式,并且依托于互联网平台逐渐在传统影视产业占得一席之地,但网络微短剧受自身特点和制作方等多种局限,仍然难以摆脱叙事单薄、表达受限、同质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火爆出圈的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抓取其在B站的三集视频观众评论样本,进行语义网络分析和文本情感分析,挖掘该短剧成功的原因,为网络微短剧的传播提供可行性路径,助推网络微短剧的创新发展.

    网络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观众评论

    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策略探析——以人民日报"新千里江山图"系列微视频为例

    何泽昊杨学明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新媒体在城市形象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推出的原创动画视频《新千里江山图》,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生动展现新时代十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该系列微视频通过奇观与故事相融、写实与写意统一、声音与情绪弥合的建构偏向打造了一幅幅新时代城市壮美画卷;通过拓展媒体半径、挖掘文物品牌、响应媒介事件等传播策略成为主流新媒体城市形象传播的"现象级产品",为新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建构与传播提供了借鉴.

    城市形象新媒体人民日报新千里江山图微视频

    "助力""阻力"与"合力":城市形象建构的短视频传播研究

    章芹弟邓玉蓉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短视频凭借其创作简单、传播迅速、交互性强、个性化足等特点,成为大众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也成为城市形象传播与建构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短视频传播入手,探析短视频对城市形象传播与建构的"助力"与"阻力",并提出需要从官方话语、情感内容、制度管控以及技术赋能等多方面下功夫,形成"合力",让短视频成为数字媒体时代城市形象传播与建构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

    短视频城市形象城市传播

    符号学视域下方言短视频中城市形象的叙事话语研究——以抖音平台中河南方言短视频为例

    刘丽华霍晓婧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视频是城市形象传播的重要载体,通过对抖音平台中河南方言短视频的方言、人物、场景、美食这四个城市符号的分析,引入共情和记忆两个视角,得出方言短视频是通过情感和家乡等叙事话语对城市人文、美食进行多方面塑造,实现宣传城市形象的目的.

    符号学方言短视频城市形象叙事话语

    在场与延伸——宁夏文旅类短视频城市形象视觉传播研究

    丁佳蓓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文旅热"的不断发酵、"网红"旅游城市的不断"出圈",文旅短视频为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借助媒介"具身性在场"与"媒介即人的延伸"双向视角,本文尝试探讨宁夏文旅类短视频城市形象建构的策略与特性,以期通过创作者的"在场"与受众的远程"在场"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进一步呈现技术视阈下知觉与行为是如何统一的,寻求短视频助力文旅城市形象传播的方式方法.

    短视频城市形象具身性在场媒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