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廖向红

季刊

1003-0549

010-64056580

100710

北京东棉花胡同39号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Journal Drama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剧场艺术与生态——2023年德语戏剧述评

    王霁青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是近年来剧场活动策划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但生态不只是剧场艺术所要表现的内容主题,还是一种视角和思维方式,被用来理解技术、感知和文化的相互作用.2023年的德语戏剧从生态的视角出发,探寻"人类如何将自身安顿在地球的大家政(Oikos)中".一方面,剧场艺术借古希腊悲剧的重排,对经典人物做生态化的拓展,从而进一步向人类中心主义提出批评.另一方面,剧场表演以当代的数码生活为坐标系,采取不同的唤醒观众注意力的方式,以调试自身在算法环境中的态度和位置.通过在"实践的生态"中提供培育性的创作条件,剧场艺术向技术的自动化发出挑战.

    生态注意力实践的生态业余戏剧古希腊悲剧

    有惊无险的"正喜剧之年":2023年美国戏剧演出述评

    许诗焱
    1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的美国戏剧演出,经历编剧和演员罢工,又面临人工智能的威胁,但总体上算是有惊无险,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热闹欢腾.在这一年中上演的很多作品,都巧妙地将戏剧与喜剧合二为一,在探讨严肃问题的同时,为观众提供欢乐和宽慰.本文聚焦一场最受瞩目的颁奖礼、一句最为人称道的台词和一个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希望能够捕捉2023年美国戏剧演出中一些值得回味、引发思考的瞬间.

    正喜剧托尼奖编剧演员罢工人工智能

    探寻、重建,愈久弥坚——2023年度俄罗斯戏剧演出述评

    王仁果
    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致力于以最新的前沿视野,坚持在主客观结合中综合展示当今俄罗斯戏剧生活相对真实的整体风貌和主流戏剧创作的规律特点.俄罗斯的戏剧艺术始终有着自己的历史沉淀、文学累积、民族情怀、核心坚守与发展路径.当今俄罗斯剧坛已经逐步由过去整体"动荡"的局面,转向了积极利好的发展新阶段与新时期,概言之:探寻、重建与稳健复兴.

    俄罗斯戏剧艺术戏剧演出述评戏剧导演表演艺术2023年度戏剧演出

    面向共生的实践策略——2023年法国戏剧演出述评

    张岩
    4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文化冲突、生态挑战和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这一阶段的法国戏剧实践展现了寻求自我定位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复杂图景.法兰西喜剧院作为国家剧院,继续推出新古典主义风格作品.改编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同名纪录片的《福利》(Welfare)成为2023年阿维尼翁戏剧节的开幕大戏,影射法国行政机制的弊病.菲利普·肯恩(Philippe Quesne)的《人间乐园》(Le Jardin des Délices)在悬置的时空中,探讨人与自然、未来的关系.2023年法国戏剧在联系当代社会问题的同时,探索新的审美路径,以期使戏剧成为重新想象人与自然、世界关系的前瞻实验室.

    法国戏剧共生经典文献剧生态主义

    "新旧"之辨:2023年英国戏剧演出年度述评

    胡之月褚英男
    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的英国剧场并不被一些剧评人和观众看好.在经济下行、创新活力不足的当下,戏剧行业除了在经费上挣扎外,还要面临反复老调重弹的批评.本文将英国2023年主流戏剧市场推出的新制作粗略分为原创、改编与复排三类,通过阐述其中"新"与"旧"的元素与其相辅相成的流动态势,来探讨当代英国剧场所存在的一些选材取向,以及商业与艺术策略.

    英国戏剧新写作改编复排

    在不安与期待中延续"对戏剧的渴望"——疫情前后西班牙戏剧演出市场一瞥

    张帆陆泽冰郎艺
    79-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班牙戏剧的"黄金时代"诞生了一批举世闻名的戏剧家,对世界戏剧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戏剧界对西班牙戏剧的关注长久以来亦停留于此,对现当代尤其是21世纪的西班牙戏剧思潮、戏剧市场和戏剧实践鲜有了解.本文由"黄金时代"入手,简要梳理了西班牙辉煌的戏剧历史及当代回响;进而围绕2019、2020年新冠疫情下传统剧场面临的变化,以及从部分题材广泛的原创和改编作品两个角度,展现解封后西班牙戏剧市场的全貌.藉此总结当代西班牙戏剧重视"作者戏剧"、后现代风格等特点.

    西班牙戏剧黄金时代欧洲戏剧外国戏剧

    评三个《阿Q正传》话剧本

    顾文勋
    10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发表后的100年里,根据这部享誉世界的经典名篇改编的戏剧至少有41部,除掉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几部颠覆性展现鲁迅原著的后现代戏剧,其余的全属于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中在中国戏剧文学史上影响最大并且都经过舞台实践考验的,当为分别出自许幸之、田汉、陈白尘手笔,剧名皆是《阿Q正传》的话剧本.本文从主题思想阐发、矛盾冲突处理、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手法运用等方面,对这三部同名剧本进行剖析、比较研究,以验证主要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改编文学名著的基本原则.

    《阿Q正传》名著改编现实主义戏剧比较研究

    "十七年"戏曲剧本生产机制论

    黄静枫
    12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七年"时期戏曲剧本生产链条大致可以分成启动、执行、接受和反馈四个有序环节.上述四环节的工作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决定产品属性的内在机制."戏改"政策则是此期戏曲剧本生产"场域"最重要的构成.此期戏曲剧本生产启动方式主要有两种:"媒介触动式"和"行政指令式".在具体执行时,集体创作方式成为主导.1964年以前政权意志是以渗透的方式而不是以强行灌输的方式进入文本,戏曲剧本创作试图在政治与艺术之间追求权衡.剧作家主要通过五种途径完成"诗—政治"结合体的打造.批评标准单一化和批评动机的政治功利化,是此期剧本接受的重要特征."评—改"环节在文本诞生过程中循环出现,延长了剧本成型的周期.批评者和剧作者进行有效的互动,他们联手不仅赋予文本的意识形态建设功能,还依据马克思文艺理论重塑文体.

    "十七年"戏曲剧本生产机制隐喻结构集体创作

    中法表演艺术管理体制的对比分析及启示

    潘炜
    14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场化改革至今,中国表演艺术管理体制在发展目标定位、主体关系协调、政策工具选择等层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影响制约着表演艺术的繁荣发展.法国在探索表演艺术发展定位、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平衡政府主导与表演艺术机构自主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性探索,有效推动了政治逻辑、市场逻辑与文化艺术规律的平衡,可为中国提供经验借鉴.

    表演艺术管理体制法国模式发展定位主体关系政策工具

    我们在跨文化演员训练中稀释、误解与遗漏了哪些西方理念?——在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的观察、实践与反思

    祁劭媛
    156-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作者在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演员训练与指导(艺术硕士)专业的学习为背景,采用混合研究法反思了中国从业者在跨文化演员训练中所稀释、误解与遗漏的西方当代主要理念.首先,作者重新定义了"演员训练",纠正了"表演风格""三大表演体系"等误导性提法与观念;其次,作者厘清了易引发观念之"误"的核心表演术语,包括"解放天性""存在""能量""形体""行动与动作""玩""乐趣";最后,通过批判与剖析过度依赖"心理技术"的创作方式对演员行动所造成的障碍,作者主张中国从业者应利用"跨文化"中固有的"差异",特别是借鉴英国"选择行动动词"技术来丰富"行动"的技能与促进演员训练.

    跨文化演员训练西方表演理念表演术语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理技术"英国"选择行动动词"心理—形体行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