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人文天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人文天下
人文天下

姜慧

双月刊

2095-3690

xjckjh@163.com

0531-88039187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北路27-2号

人文天下/Journal Renwen Tianxi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戏剧刊物。主要发表戏剧创作经验、戏剧研究、表导演及舞台美术方面的技巧、知名的艺术成就介绍等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演艺新空间的发展现状与前瞻

    司新丽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演艺新空间已成为促进演艺产业发展、拉动文化旅游消费、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新引擎,具有建设理念新、演出业态新、运营机制新、技术手段新的特点,本文在梳理演艺新空间的兴起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以演艺新空间建设促进演艺产业布局优化、坚持差异化全链条多业态融合发展、完善政府扶持和市场化经营结合机制、在弘扬文化主体意识基础上满足多元诉求,是其未来建设发展的趋势.

    演艺空间观演关系沉浸式演出剧场

    齐鲁文化基因赋能文旅品牌建设的作用、逻辑进路及优化对策——以"沿着黄河遇见海"为例

    迟钰争时文雯刘珍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基因赋能文旅品牌建设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品牌通过对齐鲁文化基因的解码和转化利用,显著提升了品牌的辨识度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也存在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足、文旅标识构建存在短板、文化基因数据库效用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品牌的发展潜力,亟需从多维度进行分析和思考,探寻科学有效的解决路径,推动"沿着黄河遇见海"成为受广泛认可且有高度影响力的文旅品牌.

    "沿着黄河遇见海"文化基因文旅品牌文旅标识

    一曲和亲舞,千载家国情——舞剧《昭君》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表达

    邱晓晨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舞剧《昭君》以特有的民族气质、强烈的文化认同和深刻的情感表达,用舞蹈的形式对历史故事进行讲述.该剧以"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为蓝本,讲述中原与边疆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通过动作、音乐、服装等元素展现不同的地域文化,使观众对文化的多元与统一产生思考.舞剧将昭君的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展现出在历史洪流中的担当,以艺术手法让观众跨越时空,感受古人的情感温度,引发观众对该剧强烈的情感共鸣,为文化传承发展及情感表达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艺术范例,在当下具有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

    民族舞《昭君》舞剧文化认同情感表达

    话剧《狗儿爷涅槃》的创作背景及舞台叙事特点

    姬牧天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狗儿爷涅槃》是一部新时期话剧,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现当代理论和思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该剧主要从人物的社会心理角度来刻画和反映中国农民对于土地的渴求与迷恋,通过主人公的一生来反映我国农村几十年的变迁与改革.《狗儿爷涅槃》的舞台叙事结构不同于传统的戏剧结构,主要以主人公自己的意识流动为基础,将单一的情节发展转化为片段式的结构模式,将人物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相交融.同时,导演在"二度创作"中加入了陌生化效果及象征意象的运用,遵循"一戏一格"的创作原则,使之成为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狗儿爷涅槃》新时期话剧叙事结构一戏一格

    以《欲海狂潮》为例浅析徐棻戏剧改编策略

    赵逸飞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棻的《欲海狂潮》改编自尤金·奥尼尔的经典戏剧《榆树下的欲望》,该剧讲述了白家三代人因欲望而毁灭的悲剧故事.本文以《欲海狂潮》为例,探讨徐棻跨文化戏剧改编的策略,通过内容之本土化、意象之拟人化和主题之再创造三个层面的分析,阐明将西方经典作品本土化,使其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期待的重要性.《欲海狂潮》通过大胆的再创造,以全新的叙述手法表达出新的思想,这正是其能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徐棻《欲海狂潮》本土化拟人化再创造

    传统戏剧的现代表达——评印象京剧《薛涛》

    陶宇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都市京剧研究院、重庆京剧院合作推出的印象京剧《薛涛》,以打破京剧传统的姿态、冠以"印象"之名的全新定位进行创作,自 2023 年底首演以来便引发关注.本文分析了该剧在情节架构、人物设定、舞台美术和舞台表演方式上的诸多创新,以及剧作题旨对时代审美的积极回应,认为该作品在致力于推广展示传统京剧元素的同时,也强调了对京剧现代品格的追求,为京剧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戏剧舞台艺术戏曲程式薛涛

    技术视域下艺术本质属性的嬗变及其理论重构

    姜欣言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静态、封闭的艺术观念正在被打破,艺术的本质属性发生革命性嬗变,当代科技驱动正重新定义艺术的存在形态及其创作、传播、接受过程,形成动态、开放、无限可能的全新生成模式.面对如此根本性变革,需重构兼顾三大环节的整体艺术本质理论,用动态开放新型范畴定义艺术状态与生成,阐释三个环节的内在统一逻辑,纳入新技术以解构人与技术的二元对立.未来,艺术理论必须与科技发展同步更新,及时吸纳量子计算、人工意识等前沿科技赋予艺术的新样态,经由植根文化富矿、融入中国精神追求,形成融合创新科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艺术理论新范式,为世界艺术文明贡献卓越方案.

    动态艺术范式整体理论重塑艺术理论数字技术生物艺术

    戏曲"本色"的精神内核与场上影响

    方锦涛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戏曲的"本色"争论常落脚于戏曲语言的雅俗问题,而大量的戏曲实践证明戏曲的"本色"是可雅可俗的,只不过明确反对的是某种骈俪的"时文风"倾向以及恶俗的趣味."本色"之所以能够统摄戏曲语言的雅与俗,便在于其"生之谓性"的精神内核."本色"对场上的影响表现为无歌不舞、"以象拟象"、韵致无穷的身段表演,以及雅俗共赏、追求审美娱乐的演出."本色"也是促成戏曲虚拟性、韵律性表演美学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色论身段表演叛逆精神雅俗以象拟象

    地方戏曲在短视频时代的线上传播——以邕剧为例

    许燕滨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社会,地方戏曲拥抱短视频,主动创新传承和传播模式,拓展受众群体,对于地方戏曲更便捷、更深入地融入现代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邕剧作为地方稀有剧种,在时代变迁中,因邕州方言式微、创新创造不足,面临着受众减少、传承传播困难等突出问题,与短视频时代的融合发展不尽如人意.邕剧的传承传播急需多方合力、多管齐下,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数字化保护推广机制,构建多元一体的短视频生产传播格局,提升短视频内容制作生产能力,加强与短视频平台合作,培养扶持短视频人才,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扩大剧种的传播范围,吸引更多人参与邕剧的传承保护,使其能够历久弥新、永葆生机活力.

    数字化短视频邕剧线上传播

    媒介融合下B站戏曲传播的特征、问题及思考——基于川剧视频的数据分析

    吕霖枫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戏曲网络视频成为热门,爆红视频层出不穷,"破圈效应"比较明显.然而,繁荣之下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B站川剧视频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分析方法,以"川剧"作为关键词在B站进行检索,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不难发现,近年来,B站川剧视频迅速发展,数量迅猛增长,质量不断提升,官方账号总数不断增长,但也存在版权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异化现象严重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加强审核监督、优化算法推荐、提高媒介素养、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等对策.当下是互联网传播时代,戏曲传播应该顺应时代,与时俱进,这是戏曲传播的正确路径.

    戏曲传播川剧视频个人品牌"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