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新疆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农学会

陈彤

月刊

1001-4330

xjnykx-h@xaas.ac.cn

0991-4502046

830091

新疆乌鲁木齐市南昌路403号

新疆农业科学/Journal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新疆农业科学》是由新疆农科院主管,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和新疆农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是新疆创办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农业学术刊物。创刊57年来,本着“繁荣农业科学、促进农业生产”的办刊宗旨,《新疆农业科学》的编辑和发行始终与自治区农业生产、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跟进学术前沿,追踪科技创新成果,主要刊登作物育种与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林业与园艺、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机械、畜牧兽医水产、生物技术、草业与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微生物等涉及大农业的多个领域科研论文、研究报告,在促进学术与科技信息交流,推动新疆农业科技进步,加速我区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贾东海宋贤明顾元国李强...
    781-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2020~2021年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设置2 年定位施肥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6 个处理:(1)对照CK:不施肥;(2)CF:复合肥20 kg/667m2;(3)OF:微生物菌肥20 kg/667m2;(4)CF+25M:化肥15 kg/667m2(化肥减量 25%)+微生物菌肥5 kg/667m2;(5)CF+37。5M:化肥 12。5 kg/667m2(化肥减量 37。5%)+微生物菌肥 7。5 kg/667m2;(6)CF+50M:化肥10 kg/667m2(化肥减量50%)+微生物菌肥10 kg/667m2。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红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处理CF+25M和CF+37。5M有利于红花的生长发育,可以显著增加红花株高、分枝数、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等,并能促进红花干物质积累,调节干物质分配,协调改善红花产量构成因素,从而增加红花花丝和籽粒产量。其中以CF+37。5M处理下红花综合性状表现最优,其单株果球数、千粒重、花丝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比CF处理显著提高了 87。85%、12。29%、11。42%和15。78%,同时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亦均达到最高水平。[结论]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CF+37。5M:化肥12。5 kg/667m2(化肥减量37。5%)+微生物菌肥7。5 kg/667m2 最优,能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促进红花生长发育,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红花化肥减量微生物菌肥干物质积累生长产量

    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侯献飞宋贤明李强顾元国...
    791-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水氮耦合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水平为主区。播前施基肥磷酸二铵(总养分 64%,N-P2O5=18-46)150 kg/hm2,氧化钾(30%)75 kg/hm2。设灌水量(W)和施氮量(N)2 个因素,3 个灌水量水平:W1:1 200 m3/hm2(低灌量)、W2:1 500 m3/hm2(中灌量)和W3:1 800 m3/hm2(高灌量);3 个施氮量水平:N0:不施氮(空白)、N1:300 kg/hm2(传统施氮量)和N2:600 kg/hm2(高施氮量)。测定不同处理下红花的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评估不同水氮耦合处理对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结果]适宜的灌溉量和施肥量对红花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W2N0和W2N1处理下红花的株高、分枝数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W2N1 处理下红花干物质积累速率及积累量、单株果球数和每果粒数均达到最高水平,花丝产量和籽粒产量在W2处理下均比W1和W3处理显著增加了 8。09%和 20。84%,但在 N1 和 N2 处理下差异较小,却均比 N0 处理显著增加了10。69%和25。66%。[结论]中灌量和传统施肥量处理W2N1(灌溉量1 500 m3/hm2 及施肥量300 kg/hm2)最优,可以促进红花的生长发育、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协调产量构成因素,达到高产优质。

    红花水氮耦合干物质积累生长发育产量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宋贤明侯献飞顾元国苗昊翠...
    804-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构建红花高光效种植模式提供参考。[方法]2020~2021 年在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设置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密度设4 个处理:1。0×104 株/667m2(A1)、1。5×104 株/667m2(A2)、2。0×104 株/667m2(A3)和 2。5×104 株/667m2(A4),行距设2 个处理:20 cm(B1)和30 cm(B2),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红花株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等指标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单株果球数、每果粒数和千粒重则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而不同行距则对红花的各指标影响较小。A3 B1和A3 B2处理下红花的综合指标和产量均显著优于其他处理,A3 处理下花丝产量分别比A1、A2和A4处理增加了15。73%、11。23%和7。97%,籽粒产量分别比A1、A2和A4处理增加了18。75%、11。96%和14。50%。[结论]种植密度(2。0×104 株/667m2(A3),20 cm(B1)或30 cm(B2),等行距)为红花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能协调红花生长,显著提高红花花丝和籽粒产量。

    红花种植密度行距干物质积累生长产量

    添加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棉花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叶扬侯振安闵伟郭慧娟...
    814-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添加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 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棉花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取大田试验,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 64 号和鲁棉研 24号,共设置4 个处理:不施氮肥(N0)、施氮肥(N300)、氮肥+脲酶抑制剂(N300+NBPT)、氮肥+硝化抑制剂(N300+DMPP)。[结果]与N0 相比,所有施氮处理均显著增加棉花生物量,促进棉花植株对养分氮、磷和钾的吸收。氮肥利用率从高到低顺序为N300+DMPP>N300+NBPT>N300。施加氮肥和脲酶/硝化抑制剂均能显著提高棉花产量。鲁棉研24 号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以及产量均优于新陆早64 号,但生物量却显著低于新陆早64 号。[结论]添加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可以促进棉花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并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棉花产量。

    棉花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养分吸收产量

    滴灌冬灌调控下干播湿出对棉田水盐分布及棉花出苗率的影响

    王晓艳白云岗柴仲平郑明...
    823-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滴灌冬灌调控下干播湿出对棉田水盐分布及棉花出苗率的影响。[方法]设置大田试验,以漫灌冬灌2 250 m3/hm2为对照(CK),设计2 种灌水模式:滴灌冬灌(D)及滴灌冬灌+干播湿出(DG),4 个滴灌定额为600、900、1 200、1 500 m3/hm2(分别记作D1、D2、D3、D4);滴灌冬灌+干播湿出(分别记作D1G1、D2G2、D3G3、D4G4,G1、G2、G3 和G4 灌水定额均为225(45+180)m3/hm2)4 个处理,2 个灌水定额:0、225(45+180)m3/hm2,共9 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溉定额下滴灌冬灌及翌年各处理基础上干播湿出后土壤水热盐动态及棉花出苗状况。[结果]干播湿出可缓和早春气温与土壤表层温度的突变,早春渠水会降低土壤表层温度1~2℃,干播湿出对10 和20 cm土层的温度影响较为显著,对比CK处理,干播湿出后的处理 10~20 cm土层温度升高趋势较为平缓。对比漫灌方式滴灌水分入渗更为均匀,滴灌冬灌灌溉定额越大土温越为平稳,土壤表层平均含水率越高,干播湿出后表层含水率显著增高。灌水定额D4G4 为(1 500+225)m3/hm2 的处理 10d后仍高于其他处理表层体积含水率处理,灌水总额D3G3 为(1 200+225)m3/hm2 的表层平均含水率高于CK处理,总灌水量较CK处理节省了825 m3/hm2。干播湿出后窄行表层盐分淋洗效果显著,水分下渗和盐分运移区域集中在0~30 cm土层,棉花萌芽期根系主要分布在0~30 cm土层。滴灌冬灌定额越大其对土壤表层的盐分纵向淋洗和运移也越明显且土层墒情越均匀,返盐现象也越容易出现,增添干播湿出可及时补墒并压制返盐现象。[结论]滴灌冬灌加干播湿出的出苗率和保苗率要高于仅滴灌冬灌,灌水定额D3G3 为(1 200+225)m3/hm2的出苗率和保苗率要高于普通漫灌。

    棉花膜下滴灌冬灌灌水定额干播湿出

    不同水氮用量对复播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利用效率的影响和选优模型验证

    朱韬雷庆元马亮
    835-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验证大田作物水氮优选方案的实用性,为制定新疆南疆玉米高效高产种植水氮配施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设置 3 个灌水梯度,分别为 300 mm(W1)、400 mm(W2)、500 mm(W3);3 个施氮梯度,分别为 0 kg/hm2(F0)、250 kg/hm2(F1)、350 kg/hm2(F2),共 9 个处理(W1F0、W1F1、W1F2、W2F0、W2F1、W2F2、W3F0、W3F1、W3F2),每个处理3 次重复,测定并分析滴灌条件下不同水氮配施对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合常规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寻求最优水氮配施方案并验证模型。[结果]适宜灌水量和施氮量下,水氮之间表现出显著交互作用,可以提高玉米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积累速率和产量,棉花产量随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增产效率降低,适当的灌水量和施氮量可以获得较高的增产效率和水氮利用效率,在W2F1 处理下,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等达到最大值,产量增长率和水分利用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 24。35%、3。89 kg/m3,氮肥利用效率仅次于W3F1。[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玉米适宜的灌水量和施氮量为 400 mm和250 kg/hm2(W2F1)。

    复播玉米滴灌水氮配施模糊综合评价产量水氮利用率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NDVI值估测玉米产量

    张磊姚梦瑶刘志刚李娟...
    845-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基于UAS-8 无人机采集数据,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模型估测玉米产量,为大田无人机多光谱预测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18 份春播玉米为研究对象,获取开花期多光谱图像,经过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建立掩膜、提取NDVI图,计算植被覆盖率,得到区光谱反射率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实际数值,将NDVI值与田间实测产量值进行模型拟合。[结果]幂函数Y=23 411。46-10 997。99/X(R2=0。488 6),二次函数为Y=39 003。00-117 963。03X+103 130。25X2(R2=0。562),正反比函数(Inverse Proportional Function)为Y2=2 840。5 X/(1-X)(R2=0。495),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其线性函数 Y=24 458。22X-9 620。55(R2=0。521)。[结论]在数值0。5~0。8 区间,NDVI与玉米产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线性函数方程NDVI值可预测玉米的产量。

    玉米产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

    不同喷药机械与药剂组合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太杰陈兵杨立王静...
    852-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喷药机械与药剂组合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机采棉提质增效合理使用无人机喷施脱叶剂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不同喷药机械喷施棉花脱叶剂试验,处理包括不同机械类型、不同药剂组合7 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棉花脱叶率、挂枝率、吐絮率、产量及品质差异。[结果]在相同药剂处理下,棉花脱叶率和挂枝率表现为大疆T16 无人机>极飞P30 无人机>机车东方红LX2204;吐絮率、单株铃数、衣分、产量、马克隆值和断裂伸长率则是极飞P30 无人机>大疆T16 无人机>机车东方红LX2204。在增加相同飞防助剂后,棉花脱叶率、吐絮率、单株铃数和产量均是极飞P30 无人机>大疆T16 无人机>机车东方红LX2204;挂枝率、整齐度指数和断裂比强度表现为大疆T16 无人机>极飞P30 无人机>机车东方红LX2204。不同无人机类型T2 处理(极飞P30 无人机+臻灵+助剂+乙烯利+贝达通+中农大特定药剂)和T5 处理(大疆T16 无人机+瑞脱龙+助剂+乙烯利+贝达通)的综合脱叶催熟效果最佳。喷药后20 d,T2 处理和T5 处理喷药分别较机车喷药脱叶率高1。97%和1。41%,吐絮率分别低0。51%和1。52%;T2 处理产量最高,籽棉产量比机车喷施增产25。56%和25。22%;品质较好,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和断裂伸长率较机车低 1。77%、2。23%和3。34%,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较机车高1。95%和1。99%。[结论]2 种无人机喷施脱叶剂组合均比机车起到较好的脱叶催熟效果,比机车的棉花产量略高且提高了部分纤维品质参数,T2 和T5 处理可在大田机采棉上推广应用。

    无人机脱叶剂棉花纤维品质产量

    砜吡草唑与二甲戊灵混配对棉田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钱涛吴莉莉李磊安尼瓦尔·库尔班...
    861-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砜吡草唑与二甲戊灵混配对棉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设置40%砜吡草唑SC和330 g/L二甲戊灵EC混配田间药效试验,评价各处理对棉田龙葵、灰绿藜、反枝苋、马齿苋和苘麻等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安全性。[结果]各处理棉花出苗率为 80。56%~83。61%,与对照相比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砜吡草唑SC 120、180 和 240 g a。i。/hm2 分别与 330 g/L二甲戊灵EC 742。5 g a。i。/hm2混配后,药后30d对棉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9。15%、92。03%和97。83%,药后45d株防效分别为87。94%、91。49%和95。56%,鲜重防效分别为90。80%、93。16%和95。65%,混配药剂对棉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优于单剂处理。各供试处理与对照相比,棉花增产幅度达 9。89%~16。45%。[结论]40%砜吡草唑SC 120~180 g a。i。/hm2与330 g/L二甲戊灵EC混配可用作棉花田防除阔叶杂草,对棉花出苗安全。

    棉花砜吡草唑二甲戊灵阔叶杂草防治效果安全性评价

    不同引发剂处理对春小麦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古力尼尕尔·吐尔洪张金汕李丹丹张路路...
    869-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引发剂对春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为增强春小麦种子活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春小麦新春26 号种子为供试材料,用不同浓度水杨酸SA(0。05、0。1、0。15 mmol/L)、氯化钙CaCl2(6、9、12 mmol/L)、蒸馏水H2O分别引发4、6、8、10、12 和14h后回干,测定春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干重、苗长和根长、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脱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结果]不同引发剂处理春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干重、苗长和根长、SOD、POD、脱氢酶活性等指标均较对照显著提高,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其中A2 处理和B1 处理的效果最优。引发12h时各引发剂处理的春小麦发芽指标、幼苗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均达到最大值,与其他引发时间之间差异显著。[结论]引发剂处理使春小麦种子酶活性增强,有效地抵抗了膜质过氧化作用,减少膜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维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有效提高春小麦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其中0。1 mmol/L SA和6 mmol/L CaCl2引发12h的效果最佳。

    春小麦种子引发种子活力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