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石油地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石油地质
新疆石油地质

李兴训

双月刊

1001-3873

xjpg@petrochina.com.cn

0990-6230361

834000

新疆克拉玛依市准噶尔路32号

新疆石油地质/Journal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自1997年起成为全国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与全国各石油系统、科研院校有着广泛的交流和联系。主要介绍新疆各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研究成果,同时介绍各兄弟油气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在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CUS-EOR过程中油气体系相间传质特征

    苏金长刘斌李儒广
    590-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CO2驱油是利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CCUS-EOR)的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研究油藏注CO2过程中油气体系相间传质特征,开展了油藏注CO2/干气接触实验,明确了不同压力下油藏注气过程中一次接触条件下油气体系组分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O2与原油一次接触过程中,对挥发性组分和不易挥发组分的相间传质是蒸发抽提,对中间组分的相间传质是溶解扩散,且溶解扩散能力强于蒸发抽提;随着压力的上升,挥发性组分的蒸发抽提能力增强,不易挥发组分的蒸发抽提能力减弱,中间组分的溶解扩散能力增强;注气初期压力较低时,油气体系相间传质以蒸发抽提为主,随着压力上升,油气体系中挥发性组分的相间传质变为溶解扩散;干气与原油一次接触过程中,中间组分和不易挥发组分的相间传质是蒸发抽提;CO2对原油的蒸发抽提能力远强于干气.

    CCUS-EOR一次接触蒸发气驱凝析气驱蒸发抽提溶解扩散

    基于改进型随机森林算法的页岩岩性识别——以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为例

    秦志军操应长冯程
    595-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储集层岩性识别的应用中,特别是对页岩等非均质性较强的非常规储集层的岩性识别,机器学习算法的高效性、准确性和有效信息整合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考虑到岩性识别的特征参数优选问题,优选自然伽马、T2几何平均值、结构指数、骨架密度指数、密度和深侧向电阻率,采用结合递归特征消除的随机森林算法,对准噶尔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的主要岩性进行识别;利用传统的随机森林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对同一套资料进行岩性预测,并与岩石薄片鉴定结果对比.结合递归特征消除的随机森林算法只需选择一半的测井参数,便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而且通过优选特征参数,缩短了算法的运行时间.因此,结合递归特征消除的随机森林算法能够实现测井特征参数的优选,提高页岩岩性识别的准确率,缩短运行时间,为复杂岩性识别和多参数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机森林算法递归特征消除特征选择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页岩储集层岩性识别

    山前砾石区表层HTI介质速度各向异性建模方法

    孔凡勇谢安夏建军张录录...
    604-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西部山前带表层普遍发育巨厚砾石沉积的冲积扇,这些冲积扇存在较强的方位各向异性,层析反演模型与垂向速度相差较大,导致三维资料静校正量计算精度和叠前深度偏移的中—浅层成像均受到较大影响.基于HTI介质理论,提出初至正演确定对称轴和分方位层析拟合建立各向异性模型的方法.首先通过各向异性调查微测井的表层结构正演初至时间和实际资料的初至时间对比确定各向异性对称轴特征,再对分方位初至层析反演模型进行椭圆拟合,求取初始快速度、慢速度和对称轴方位,使用二维VTI各向异性正演模拟和层析反演,求取对称轴方向速度的校正系数校正对称轴方位速度,进而建立山前砾石覆盖区的各向异性模型.

    山前带近地表各向异性分方位层析正演模拟建模方法

    应用测井资料小波变换与伪成像技术精细划分深部隔夹层

    邵才瑞王萌昌伦杰王开宇...
    61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隔夹层影响流体渗流,控制油水及剩余油分布,深层取心成本高,常规测井曲线分辨率低且薄互层信号模糊,深部隔夹层识别难度大.通过对关键井岩心研究,得出了隔夹层敏感测井曲线及其响应特征,采用小波分解和重构,对常规敏感测井曲线进行了高分辨率处理,降低了邻层平滑效应,突出了薄层界面测井响应特征,薄层识别分辨率提高了近1倍.综合利用隔夹层地层倾角矢量模式和伪成像特征,确立了深部隔夹层判识划分方法,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可精细识别隔夹层,相比常规方法,隔夹层辨识能力显著提升,井间小层对比精度提高38%,解释了油水界面倾斜问题,得出了剩余油分布规律.

    测井资料深部隔夹层小波变换地层倾角伪成像油水界面

    东营凹陷砂砾岩体OVT域宽方位地震正演模拟

    娄凤芹于景强张云银刘海宁...
    62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东营凹陷近物源砂砾岩体相带及岩性变化快的特点,建立砂砾岩体三维地质模型,开展宽方位地震正演模拟.利用模拟数据体,通过OVT域道集分方位叠加,分析方位角变化对地震波走时、振幅等参数的影响,建立方位角及振幅与有利储集层的匹配关系.研究表明:砂砾岩体沉积方向的变化导致地震波传播产生方位差异,地震波反射存在方位各向异性,选择垂直于沉积边界的方位角进行分方位叠加,得到的叠加数据体对砂砾岩体顶界面及内部界面响应较为敏感,振幅较强,可更有效地揭示不同期次砂砾岩体的接触关系,准确识别砂砾岩体,精细预测有利储集层的分布范围.宽方位OVT域地震数据能有效进行砂砾岩体预测,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储集层预测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储集层预测结果与实钻较吻合.

    东营凹陷陡坡带砂砾岩体OVT域宽方位地震正演地震属性各向异性

    《新疆石油地质》征稿简则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