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文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文学
戏剧文学

郝国忱

月刊

1008-0007

5658783

130021

长春市建设街83-2号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戏剧刊物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柴科夫斯基抒情歌剧的"心理戏剧性"

    刘畅张鹏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彼得·柴科夫斯基在艺术上的成就,不仅来自个人独特的音乐造诣,更源自其剧作文本中展现出的叙事策略和戏剧性方法.在其弟莫杰斯特·柴科夫斯基和康斯坦丁·西罗夫斯基的参与下,彼得·柴科夫斯基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女巫》等作品,为世界剧坛贡献了不朽的歌剧杰作.这些作品从文本结构到角色心理内容,都呈现出"抒情心理剧"风格的内在化倾向.本文从"抒情剧"传统和俄罗斯本土"心理剧"传统出发,梳理历史传统与柴科夫斯基作品中的"心理戏剧性"的内在联系,并分析柴科夫斯基音乐文学中的性格化、内在化、散文化的戏剧性特征,总结柴科夫斯基侧重于"心理戏剧性"的创作倾向,在叙事方式、创作情感、流派形成等方面对现代歌剧的影响.

    心理戏剧内部结构戏剧性音乐文学

    彰文·塑旅·共生——中国文旅融合式戏剧节与旅游地域共生之路的思考

    王伯正尹玲
    87-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多地举办了面向国际的"戏剧+旅游"的文旅融合式戏剧节.这些戏剧节多在十数天时间内集中上演百场戏剧,并各具特色,吸引游客/观众前来体验与"打卡",促进了戏剧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这类戏剧节在不同程度上成为文旅融合背景下重塑旅游地域文化感召力的金字招牌:以文塑旅——戏剧节提升旅游地域特色魅力和综合竞争力,向世界更为深远地传播了国家形象;以旅彰文——戏剧节打造的戏剧"异托邦"这一新的戏剧观演环境,推动中国戏剧样式的当代化转变,也让戏剧走向更为广阔的文化舞台.通过分析2023年举办的三个戏剧节:乌镇戏剧节、大凉山戏剧节、桂林艺术节,探究中国文旅融合式戏剧节与旅游地域"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共生之路.

    中国式戏剧节文旅融合共生文化认同

    文旅融合观照下对"泛越剧热"的反思与对策

    郭羽思宋宝珍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茅威涛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泛越剧"文化创新成果丰硕.以新版《梁祝》为代表的经典剧目,创造出一系列跨媒介展演模式,标志着"文旅融合"的可能.越剧小镇与蝴蝶剧场引领着打造以越剧为核心的浙江戏剧聚落.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爆火"与越剧艺术本体若即若离,亟须院团强化内容生产和正面引导.针对"泛越剧热"与越剧艺术的关系,可从戏剧理念、创作创新、网络传播、学术研究、综合协同等方面提出对策.

    "泛越剧热"越剧艺术本体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数字时代国有文艺院团"双创"路径研究

    张卉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国有文艺院团的重要任务之一.数字技术赋能国有文艺院团,可以从数字档案建立、剧目创作与传播、艺术教育、IP开发四个方面实现"双创".与此同时,国有文艺院团要警惕数字技术可能带来的数字伦理挑战,如新一轮知识垄断的形成、作品艺术性的降低、院团发展与数字技术应用的不匹配以及数字成果的版权归属问题.因此,国有文艺院团要辨证认识数字技术、适度运用数字技术,加强文化管理部门与院团的协同治理,建立数字化的数据共享平台.

    数字技术国有文艺院团艺术资源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当代昆曲创作样态与传播新形态研究

    李芬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昆曲艺术与新兴技术相结合,逐步探索自身作品的转型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和市场反响,并扩大了昆曲艺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了解当代昆曲的创作史和传播形态,总结昆曲艺术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昆曲自身的艺术风格,探求其融合数字技术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并结合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数字戏曲"工程及其线上直播、上海昆剧团昆曲电影《邯郸记》、北方昆曲剧院昆曲电影《红楼梦》等实例,概述当前阶段昆曲演剧、创作、传播的新趋势,从而对昆曲当下新型探索的经验、机遇、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昆曲美学演出形态当代创作传播路径

    跨境母题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书写:壮剧《牵云崖》论略

    杜晓杰张靖池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编壮剧《牵云崖》以壮族"蛇郎故事"为蓝本,对"蛇郎"这一传统跨境母题进行了民族性和现代性的艺术建构.新剧在传统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叙事改编和演绎,以新颖的舞台形式展现骆越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民俗风情.其不仅为少数民族传统叙事演绎注入时代色彩,而且对新时代民族艺术的融合转化进行了积极探索.

    壮剧《牵云崖》蛇郎故事跨境母题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玻璃动物园》中的残疾书写

    苏芹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成名作《玻璃动物园》围绕女性角色劳拉的生存困境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圣路易斯的一个普通家庭所面对的严酷现实和悲惨结局.威廉斯将劳拉的残疾置于社会公共领域和家庭私人领域的情境下,通过它与身体、主体性和文化间的密切关联,表达了一种"差异"政治.劳拉因形体差异而经历的"受损"和"受限"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形成了一份生动的关于"残疾"的人类学和社会学报告.它一方面批判了由结构性差异或象征性暴力造成的不公,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作为特殊伦理义务的"包容"话语,这些都有助于那些处于不利地位或者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表达自己的视角、观点与利益.

    田纳西·威廉斯《玻璃动物园》残疾书写差异

    莎士比亚戏剧跨文化中的诗化意象分析——以《理查三世》为例

    张立瑜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莎士比亚戏剧的诗化意象是跨文化改编的魅力所在.在跨文化的改编过程中,正是通过揭示戏剧中蕴含的阴谋、杀戮、野心、邪恶与欲望等要素,凸显《理查三世》的悲剧内核.以《理查三世》为例,深入部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诗化意象,探寻其象征意蕴与情感表达,并据此展示人物的悲惨命运.在解读的过程中,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旨在推动更多关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探讨与交流,共同领略其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莎士比亚戏剧跨文化诗化意象《理查三世》

    前朝旧事——《伶王们》

    131-132页

    时代剪影——《镜子》

    1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