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

    张静
    205-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使群体性事件呈多发态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是值得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着力解决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群体性事件的预警研究,促进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群体性事件防范预警机制

    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韩立
    206-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著作权法》明文规定不适用于时事新闻,但是学界对于时事新闻是否应受保护的观点不一,我国在引进和借鉴《伯尔尼公约》的基础上,否认了对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世界各国对此的规定也不尽相同。在厘清概念、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对时事新闻进行保护。

    时事新闻著作权保护

    论审查逮捕阶段可捕可不捕案件不捕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合理性

    李舜
    207-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审查批捕阶段对符合逮捕条件的案件而不批准逮捕的合法性、正当性和合理性,从中看出对可捕可不捕案件采取不捕措施对犯罪嫌疑人的权益和对社会的公平正义产生的影响。

    审查批捕不批准逮捕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

    浅谈对边境农牧区法律宣传

    王世民次央丹增曲桑张妮娜...
    208-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边境农牧区的法律宣传,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消除农牧区不利于稳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显得至关重要。

    边境农牧区法律法律宣传教育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分析

    徐蔚知
    209-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成立需要具备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和因果联系四个要件。我国相关法律对确立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规则和侵权损害赔偿的额度。我国应当通过统一现行法中关于赔偿制度的规定、提高法定赔偿金标准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侵权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

    浅析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王欢
    210-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国际实践来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能够有效的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尚未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与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这种隐性保险的各种弊端逐渐暴露。存款保险法律制度能够有效地消除隐性存款保险的弊端,并且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的条件。因此,我国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

    存款保险隐性存款保险法律制度

    危险驾驶犯罪研究

    华亚琴
    21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修正案(八)》增设危险驾驶罪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自2011年5月1日施行以来,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法定犯(行政犯)性质界定、危险驾驶行为司法认定的要素等问题成为有一定争议的理论层面内容。此外,关于本罪是否适用相对不起诉、缓刑,如何体现宽严相济司法政策,亦颇受关注。

    危险驾驶构成要件醉驾司法认定

    公安交警网络舆情应对研究

    李鑫
    212-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警种,交警的舆情备受网民关注,处理不当,很容易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开展公安交警舆情应对研究,无论是对于涉警舆情的有效解决,还是提高公安交警队伍形象,增强公安交警公信力,以致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践,从公安交警舆情的现状特点入手,分析公安交警舆情频发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提出公安交警网络舆情应对的对策。

    互联网公安交警舆情应对

    浅析我国电视节目模式的法律保护

    柴旭康
    213-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电视节目行业的迅猛发展,关于电视节目模式的纠纷越来越多,但是解决纠纷的法律渠道尚不完善。本文结合我国电视节目模式的发展现状,探析如何用法律保护电视节目模式及著作权法保护的合理性分析。

    电视节目模式著作权法律保护

    公共智慧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品质

    孙婧婧
    214-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在剧烈变革转型的中国,尤其需要成为一个整体,只有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才能培养公共理性,行使公民的权利,制约和约束政府、国家的行为,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法治公共智慧公共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