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玫瑰园中的影子》的神话因素解读

    赖运琴
    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玫瑰园中的影子》是劳伦斯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其丰富的意象使人浮想联翩。通过意象分析,追溯小说神话因素。本文以小说的三角关系为发端,对比小说中妻子,丈夫,疯子与希腊罗马神话中维纳斯,火神马尔斯,阿多尼斯之间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就女性婚姻以及婚姻悲剧结局进行分析,探究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影响。

    《玫瑰园中的影子》劳伦斯神话婚姻悲剧维纳斯阿多尼斯

    蓝色的梦幻--试析《包法利夫人》中蓝色的象征意义

    刘祺航
    1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部小说的背景中,反复出现的意象往往具有隐喻性或象征性,与小说中的人物构成一种对位关系,使作品获得了表层情节之外的深层意蕴。《包法利夫人》中“蓝色”意象暗含了丰富的寓意,作者借蓝色为梦幻着上色彩,穿上外衣,让我们看见包法利夫人如何被一步一步引向了虚假的梦幻最终走向末路。

    意象隐喻蓝色梦幻欲望包法利夫人

    从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看菲茨杰拉德的婚恋观

    杜婧
    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同时也是20世纪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把自己的爱情故事当做素材,塑造了盖茨比和黛西等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该书文本的分析,联系菲茨杰拉德的感情生活,归纳出作者的婚恋观。

    金钱真诚执着美国梦婚恋观

    国内《边城》研究述评(2003-2013)

    刘丽王娟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著名作家沈从文(1902-1988)的代表作品,《边城》自1936年问世起,便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生动的湘西风情吸引着海内外众多读者,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高度关注。本研究调查了最近十年来(2003-2013)刊于中国知网的《边城》研究论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分类、评析和总结,并择其要者作简要评析,探讨了国内近来对《边城》的研究进展及不足。最终得出结论:国内对于《边城》的研究虽看似百花齐放,实则参差不齐,在对该作的译介研究上尤显疲弱,与该作译著颇丰的现实有悖,亟待补充和完善。

    《边城》研究述评译介

    苦难与荒诞的共舞--论萧红悲剧小说中的存在主义美学

    陈诗佳
    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存在主义美学的理论为背景与依据,论述萧红悲剧小说在境遇、悲剧意识、荒诞感、自我选择、死亡主题等方面与存在主义的关系,进而分析萧红悲剧小说之中的魅力。

    存在主义美学悲剧萧红

    马克·吐温“好孩子”与“坏孩子”之间的对抗

    张亨妮
    2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吐温的幽默语言、反讽技巧令人啧啧称赞,笔下典型形象无数,而孩子形象也是其典型代表。“好孩子”与“坏孩子”的形象贯穿于他的许多作品,反讽技巧与正反颠倒在孩子形象塑造中的表现突出,“好孩子”、“坏孩子”的形象引人争议,但却深刻的抨击了社会现实。

    马克·吐温“好孩子”“坏孩子”反讽正反颠倒

    浅析刘大绅诗歌艺术特色

    孙云露
    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大绅是清代中期云南著名的诗人、教育家。刘大绅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以组诗极物貌;借梦咏怀;诗风的多样性;语言有陶之风;句末归于写景。刘大绅的诗体兼备,有五言、七言、杂言,古体、近体诗。目前对其研究存在许多空白,其资料仅见于少数传记中。本文主要从刘大绅的生平入手来阐述他的诗歌特色,进一步把握他在云南、在清代的地位和影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刘大绅教育思想诗歌理论艺术特色

    和谐的人生--林语堂视野下的陶渊明

    魏甜甜
    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语堂对陶渊明的评价非常高,认为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文化上最和谐的产物。林语堂在陶渊明的生命形态中感悟到人类精神生命的高度和广度,提炼出植根于中国文化精神又诗化自适的“幽默人格”。

    陶渊明林语堂和谐的人生人格

    舍伍德·安德森小说创作中的超验主义

    何婷
    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验主义作为美国文学上重要的思想,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文章从超验主义角度解读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说,分析了超验主义对安德森创作的影响。

    超验主义舍伍德·安德森小说

    浅析曹植诗歌“骨气辞采”

    钟国金
    2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才高八斗曹子建,“气骨奇高,辞采华茂”。所谓“气骨奇高”,曹植诗歌有一种独特的韵味,他的诗歌不仅仅有血有肉,辞采华茂。而且有骨有气。一气呵成下来浑然一体,充满气势和骨力。追求悲愤沉郁,以气取胜,以骨见好,有种慷慨刚健,激昂热血的壮美在其中,悲说得有声,志说得达远,情说得自然。

    曹植气骨奇高辞采华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