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小二黑结婚》中民俗描写的作用

    胡月馨
    4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二黑结婚》作为赵树理的代表作之一,其中有着相当多的民俗描写,为小说增添了不少亮色。本文主要从淡化时代背景、展开情节冲突和塑造人物性格三个方面来分析民俗在赵树理小说中的重要意义。

    《小二黑结婚》赵树理民俗

    论张草纫《纳兰词笺注》的笺注特色

    李小梅
    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笺注》主要从对纳兰词的收录、补录情况,笺注特点作了介绍,重点对『校』与『注』作了阐述,『笺注』对原词化用或典故作了细致分析,并从『笺注』中总结出纳兰词的内容和风格。

    笺注校注内容

    从《还乡》看哈代的宿命观

    张佳佳杨东英
    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托马斯哈代小说中的人物无一例外都以悲剧结尾,他们虽然都与命运做着抗争,最后却都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这并不是偶然,是哈代所生活的环境和其所接受的悲观思想所致。尤苔莎和克林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哈代的笔下,他们同样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哈代尤苔莎克林资本主义悲剧

    论施蛰存历史小说的表现主义风格--以《鸠摩罗什》、《将军的头》和《石秀之恋》为例

    李如彬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施蛰存的历史小说存在着很大争议,占主导地位的是心理分析法。多数评论者把施蛰存的历史小说看作心理分析的楷模,笔者在承认这种说法的前提下,以表现主义作为关照视角来分析施蛰存的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表现主义主观精神意识流动叙事技巧

    从《题桃树》、《又呈吴郎》看杜诗之“仁”

    欧阳帆
    4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试图从“仁”的角度考察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的原因。我们先考察“仁”的概念大要,得出仁是“心之德,爱之理”的结论,这又主要是从人与天地万物及他人处在一种痛痒相关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接下来我们考察杜诗《题桃树》和《又呈吴郎》,在这两首诗中具体而微地展示了杜诗是如何淋漓尽致地展现“仁”这一儒家最高理想的。

    杜诗《题桃树》《又呈吴郎》

    从《莎士比亚》和《简爱》窥探西方文学中女性形象嬗变

    程蒙
    4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上古时期到十九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妖魔-完美-平凡的嬗变过程,从依附到渐渐独立。女性形象逐渐摆脱了传统“天使与恶魔”的二元划分,从空洞的能指渐渐成为真正“人”的存在。经历千年的沉寂后,女性开始走上寻找自我形象、确立自我身份的艰难历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女性必然会改变不平等地位,实现两性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莎士比亚》《简爱》西方文学中女性形象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看中西女性的形象的异同

    李莉
    4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伯坟墓开启,英台纵身跃入,双双化蝶而飞,一段千古绝恋,绕指几段柔肠。一瓶毒药,一把短剑,罗密欧与朱丽叶最终归入尘泥,一段生死爱情,满腔全载凄惶。《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今天被口口相传的爱情故事,镌刻人心,发人深省。祝英台与朱丽叶,东西方女性追求爱情的代表,抵抗世俗的先驱。莎士比亚在为后世谱写脍炙人口的故事的同时,朱丽叶的形象也烙印在了世人心中,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梁祝化蝶也成为了世人追逐爱情的典范。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法,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作品中女性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以探讨中西女性的形象的异同。

    《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女性形象异同

    夏目漱石小说《三四郎》的女性形象解读

    任露芳
    48-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夏目漱石的《三四郎》是以三四郎与美弥子的爱情为线索描写了日本20世纪初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历程。小说中出现了几个女性形象,这几个女性各有特色,可以说代表了日本20世纪初的几类女性形象。这几类女性形象的刻画与当时的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有很大的联系。

    《三四郎》女性形象夏目漱石

    语文阅读教什么的一些想法

    钟佳钰
    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它是学生求知、审美的重要途径,可是又不得不承认,学生的阅读效果是十分低效的。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一个怪圈,它以传授既定知识为手段,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其结果只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的日益低下。教师亟需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做出一定改变,指导学生高效阅读,从而改善这一低效状况,让学生在阅读中沐浴春风。

    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培养

    阿拉腾其木格
    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老师的观念、方法的改变,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本文通过学习新教材大纲,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培养的认识与做法。强调学生兴趣升华应在转变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在新面孔、新气氛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中注意培养。

    初中英语课堂改革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