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窦娥冤》之“大悲剧”性探析

    王冬梅
    2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戏剧史上,《窦娥冤》是元悲剧中最出色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悲剧的一座高峰,王国维谓曰:“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探析《窦娥冤》的“大悲剧性”所在。

    窦娥大悲剧性善与恶个人坚守

    《虹》中婚恋观的变化

    樊一鸣孟大伟
    2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伦斯的作品《虹》以其家乡诺丁汉郡一代矿区和农村生活为背景,描写了布朗文一家三代婚恋爱情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的变化,三代女性对于婚姻与爱情的观点和表现也是有差别的。本文将通过对布朗文家族三代女性的婚恋观变化的分析,探索那个时代女性对于爱情的追求观念。

    《虹》婚恋观对比女性

    浅析《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徐慧
    2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较为系统地体现周作人文艺观的一部著作。对于文学的本质、文学的作用、中国文学的分类、新文学的起源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观全书会发现周作人在某些地方存在前后矛盾或错误结论,可尽管如此,它的重要意义还是不能否认。

    周作人新文学言志派载道派文艺观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叙事艺术分析

    胡吉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威廉·福克纳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叙事学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叙事时间、叙述视角及人物刻画几方面。这篇小说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并灵活运用了多种视角进行叙事。另外,该篇小说人物刻画也极为生动生动的,并富有隐喻色彩。

    时间倒错叙事视角人物刻画

    沉默的思考者与寻觅者--朱英诞诗歌浅析

    赵彦平
    2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朱英诞是中国新诗发展道路上的一位重要诗人,本文主要从思考者和寻觅者的形象入手,着重阐述他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对母亲、童年、生与死、新诗等的追寻和探索。

    思考寻觅童年母亲生与死新诗

    为爱追寻--《奥拉斯》爱情观探析

    雷珺
    3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中的重要作家,爱情是乔治·桑小说中亘古不变的主题,在《奥拉斯》这部小说中,她描述了三段不同的爱情,在其中表达了她个人对于爱情的理解。

    爱情平等尊重

    “以西例律我国小说”--兼浅评夏志清的小说观

    鞠萍
    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西例律我国小说”曾是我国一种流行的小说批评观念与方法,甚至时至今日仍不衰。本文探讨笔者对“以西例律我国小说”的理解,并对夏志清的一个小说观进行浅评。

    夏志清西例小说

    《锦瑟》与《四个四重奏》中宗教思想之对比浅析

    徐镱闻
    3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佛教与基督教在世界三大宗教之中各占一席之地,在各国的文学作品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髓,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他的晚期作品《锦瑟》中体现了佛学中“空”和“无”的思想;而欧美现代著名诗人艾略特笃信基督教,他的晚期代表作《四个四重奏》则阐述了诗人自己独特的宗教哲学思想并宣扬了基督精神。两首诗反映了两位作者对待人生的相似的宗教态度和看法。

    宗教“空”基督教义

    《边城》中的“湘西世界”

    杨甜
    3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城》诠释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本篇论文从湘西题材的代表作品着手,探讨《边城》中湘西世界的内涵,解剖作品中的美景、人物、风俗人情描写,进而探析沈从文构筑独特湘西世界的缘由。

    《边城》湘西世界创作成因

    浅谈《红楼梦》小厨房风波背后的人情学问及矛盾斗争

    尤优
    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起,曹雪芹刻意将笔触更多地移向大观园的下层,从众多小人物的刻画入手,为读者展现了贾府这钟鸣鼎食之家隐藏在底层暗处的潜在危机与暗示。本文以全书第六十一回至六十二回的主要情节---小厨房风波及后续引发的玫瑰露茯苓膏事件为视角,对其背后隐藏的人情学问及矛盾斗争做具体分析,以展现渐现颓势的贾府内部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及人物矛盾。

    红楼梦小厨房风波矛盾斗争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