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问题和对策

    温俊轶
    557-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具有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问题是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工作手段落后单一,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新形势;治理机制上重管理轻服务;农村党员后继乏人。要适应新需要,选准配强“一把手”;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为党员永葆先进性搭建广阔平台。

    新形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选准配强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何金钢
    558-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仅是当前反腐败的迫切需求,也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目标的客观要求。本文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和长远视野来审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价值。

    权力制度笼子执政地位巩固

    论中国烟草专卖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赵玉东
    559-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83年以来,我国的烟草专卖制度已经实施了30多个年头。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体制的改革,烟草专卖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露,逐步地进行烟草专卖制度改革是当前的大势所趋,而这个改革的路径选择又是重中之重。本文笔者主要探究了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弊端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条可供选择的改革路径。

    烟草专卖制度改革路径

    浅谈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研究中心

    刘友芳
    560-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的早期著作,是其在巴黎时期哲学与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全面展现,也是马克思摆脱黑格尔哲学框架创立新的世界观的思想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在《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进行全面批判,分析了黑格尔哲学的根本性错误,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打下了基础。本文主要从《手稿》入手,探讨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黑格尔辩证法异化外化

    浅谈柏拉图之“知识≠知觉”

    鲁洁文
    561-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柏拉图的认知论,通常被认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在哲学史上,他试图论述诸如什么是知识、知识的来源、感觉与知识、理性与知识等基本问题的。柏拉图的认知论说,知识是无法从“知觉”中获得的,真正的知识必须是有关于概念的,而知觉不能算是知识。

    真正知识知觉

    当代大学生生活价值观问题

    雷嫣
    562-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日益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的研究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生活价值观意义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评析

    关巍吕双
    563-563,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研究异化问题的集大成者,他的异化理论虽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由于忽视甚至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立场和理论成果,既无法超越马克思,也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现实道路。因此,我们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的进步与局限进行分析,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解释力。

    马尔库塞异化理论马克思

    清末民初乡村治理变迁对当代乡村治理的启示

    张振侯云峰袁晓辉
    564-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末民初是中华帝国帝制解体与民族国家政权建设并行推进的变革时代,国家-社会互动关系经历了良性转为恶性的复杂变迁。原先存在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被不断弱化,“强国家”逐渐压倒“弱社会”,在乡村基层空间场域中集中表现为治理劣化,国家统治基础瓦解。这一互动关系的演变说明良好的基层治理秩序的重要前提是良性的国家-社会互动关系;并启示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应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与文化建设壮大基层社会力量,建构良性的“强国家-强社会”互动,实现社会和谐。

    国家-社会互动关系乡村治理权力结构变迁组织建设文化建设

    中缅景颇族天主教交往现状研究

    杨林
    56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一直是困扰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特别是跨境民族之间基于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地理条件上的便利,使得有着亲属关系及相同宗教信仰的两国景颇族人相互间来往密切。本文针对中缅两国跨境民族中天主教的历史与现状、社会影响,以及发展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考察研究,探求跨境民族间的宗教交往是否存在渗透问题。

    云南天主教景颇族宗教渗透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本土化研究

    沈超
    568-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工作专业是源于西方宗教实践并从工业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同西方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论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如何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和创新,使社会工作架构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并得到中国社会的认可,是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