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

    白芸褚晶晶
    569-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舆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的参考和依据。加强学生舆情信息的研判和引导,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网络舆情特点、现状的描述,尝试性提出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的建议,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引导

    做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胡源
    570-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员远程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党中央着眼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做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呢。

    远程教育农村党员干部做法问题建议

    从历史和现行体制方面来分析中外政党制度和政府官员腐败的关系

    刘悦刘佳琪
    571-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府官员腐败问题频发,有关反腐问题愈演愈烈,怎样认识腐败问题的原因尤为重要。我们不能把政府官员腐败问题简单归结于实行何种政党制度,政府官员自身因素和体制漏洞都是造成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

    政党制度腐败官员自身因素体制漏洞

    对信息网络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何强
    572-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被称之为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所以,在这样的信息网络时代就更应当合理、积极的予以引导,以便于推动网络信息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在现代企业中,往往也将信息化的网络平台引进日常的管理过程之中,企业可以利用这个信息平台实现各项事物的系统化管理,同时有助于增加企业的现代化程度,我们应该在企业信息网络平台的背景下,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引导企业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信息网络思想政治企业发展

    浅谈企业政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段孝印
    573-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就企业政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问题进行了探讨。

    企业政工人员基本素养

    从毛泽东论鲁迅看鲁迅精神的特性

    张丽巍
    574-574,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毛泽东一生中多次给予鲁迅高度评价,他的评价概括出鲁迅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民族精神。鲁迅精神的旗帜性、战斗性和现实性,体现了他对中国新文化的建构与引领,对中国封建主义等旧势力的斗争与批判,以及对当时中国社会现状的解剖与呐喊,在当代社会仍需进一步发扬和传承。

    毛泽东鲁迅精神特性

    新时期党史文化及其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杨曦阳
    575-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党史文化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对新时期党史文化的建设有着尤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想要让新时期党史文化在建设工作中有所建树,就应该大力提倡思想文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为全面强化新时期党史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题首先分析了党史文化的理论概念与重要作用,进而对党史文化的内在意义与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全面强化新时期党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究与思考。

    党的十八大精神新时期党史文化建设

    当前对我国农民政治心理研究的思考

    董哲
    57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政治心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健康的政治心理促进了我国的政治发展,有利于农村的政治稳定;但是还有许多根源较深、比较消极的政治心理因素在阻碍着农村基层民主发展。所以,必须从发展生产,普及文化,加强社会管理方面优化农民的政治心理,培养具有更成熟政治意识的现代农民。

    农民政治心理农村现代化政治稳定

    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再思考

    胡林涵
    578-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形势下国家与社会的分离,需要重新对国家和社会二者关系进行了建构和理论解释,本文以米格代尔的理论为基石,认为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冲突、适应及创造并强调了“强”与“弱”的相对性和同一性。并提出基于人的社会权利为中心的整体性建设与改造才是应有之义。

    国家社会国家能力强国家弱社会

    浅论道德养成在高校宣传工作中的意义

    王玉敏
    579-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无论你是否愿意,各种思潮、价值观和道德观都会如约而至,其中,不乏有一些消极的信息和观念混杂其间。因此,在当前高校宣传工作中,如何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并积极有效地进行宣传显得尤为重要,道德不是抽象的,也不应被仰视,它是一种具体化并且常态化的存在。

    道德具体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