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静下的暗流涌动--浅谈莫泊桑短篇小说的审美体验

    薛逸珺
    2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莫泊桑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以其清新明快的文笔、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文字的描述性和极具丰富的幽默感立足文学界。他的小说无论是从啼笑皆非的幽默元素让人反思,还是从悲天悯人的讽刺意味使人哀叹,这都使他的小说达到不可估量的效果。本文就从作者独特的构思,反讽意味的故事情节以及悲剧性的结局入手进行审美体验。

    莫泊桑结构反讽审美

    唐代任侠诗的美学意义探析

    卢立飞
    2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代的文学成就众人瞩目,后人亦难以企及;而任侠之气作为其中一个必要且重要的文学现象,在有唐一代风靡一时;作为“盛唐气象”的鲜活力量,它增添了唐文学的艺术魅力,影响了一代诗人及其诗歌创作,为整个唐朝盛世注入了一股有力的精神寄托,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唐代文学任侠之气思想

    《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研究

    葛莹莹
    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一生以笔为戈,战斗不息,被读者誉为“民族魂”,是中国现代文学屹立不倒的旗帜。本文以《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为例,探析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和深层意义,从中感受当时国家存在的深重弊病,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文学魅力。

    鲁迅《祝福》祥林嫂形象研究

    俄中日三国“多余人”形象的比较

    赵燕汝
    2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前半期的俄国文学曾出现一组贵族青年的形象,这些贵族青年不满现实,却又无力反抗,“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却也“永远不能站到人民方面”。只能成为社会上的“多余人”。无独有偶,19世纪末的日本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上都曾出现一些这样的“多余人”形象。本文将对俄中日三国的“多余人”形象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其不同之处。

    多余人俄中日差异性

    运用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分析宋元话本的形成与发展

    孙阁
    2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和欣赏者。本文试将此理论框架引入到对宋元话本形成于发展的分析之中,希望能得出有益的启示。

    文学四要素宋元话本

    傩堂戏“土地”形象嬗变的象征人类学解析

    王金元
    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傩堂戏“土地”形象从“物”到“神”的转化,其意在把平凡的、世俗的符号神圣化,但在转化过程产生矛盾,为调和这种矛盾,“土地”形象又从“神”复归为“人”。如此一个“分离、过渡、聚合”的文化嬗变过程,按照象征人类学的理解,它并非是符号的转变,而是符号背后之意义的转换,旨在将自然物从世俗社会空间中分离出来,形成等级秩序;为调和秩序,又将超自然的神圣空间解脱出来回归原位,并彻底划清神圣与世俗的模糊界限,从而使原本混乱的“物---神---人”秩序复归和谐。

    傩堂戏土地象征人类学

    草色遥看近却无--论唐诗中的审美距离

    宁晓琳
    3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距离产生美”是著名的美学问题。本文分别从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等角度来阐述唐诗的审美距离。

    唐诗审美距离

    论《文心雕龙》的自然审美理想

    王晓丽
    3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自然审美是刘勰统筹《文心雕龙》全书最主要的审美理想,其文之枢纽开篇《原道》就点明“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的自然审美立场,即一切文学创作本源于自然。其“自然之道”既指世间万物自然景色,也指各位作者所生活的社会人文状态。刘勰不仅在《明诗》、《体性》、《定势》等篇目中直接使用了“自然”一次,而且其很多篇目诸如《原道》、《物色》、《时序》等都是以自然审美为主导意识的。本论文从“自然之美与自然之道”、“自然审美与自然景物”、“自然审美与物感情舒”来分析刘勰《文心雕龙》的自然审美理想。

    《文心雕龙》审美理想自然

    记忆似水流年

    张书培
    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记忆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冲走,但是一些往事却沉淀了下来,慢慢在河边上里酝酿着,有时候被浪花轻轻地抚摸,长满感情的青苔,在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里留下一些非常经典的刻骨铭心的镜头,等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再次想起,再次在回忆中播放。

    记忆思乡

    试比较萨丕尔和布龙菲尔德语言观

    白明会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丕尔与布龙菲尔德在语言学史上同视为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流派的三大分支之一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代表性人物。两人都著有《语言论》一书,但两人的观点却有很大不同。本文内容从语言定义、语音系统认识、语言成分划分、语言形式和语言变化规律等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

    萨丕尔布龙菲尔德语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