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逢春本《新刊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绣像考略--兼论小说史上的“叶逢春本现象”

    毛杰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逢春本《新刊通俗演义三国志史传》是明代《三国志演义》中较早的一个绣像本,也是中国古代明代“上图下文”类图文本小说的一个重要版本,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该版本的刊行引发了《三国志演义》绣像刊刻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出现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纷纷翻刻、仿刻叶逢春本绣像的现象,因而对这部书进行版本分析及流变梳理对探索小说绣像自身体制与发展传播有重要意义。

    叶逢春绣像版画

    男性笔下的女性世界--以《温暖的南极》为例浅析蒋一谈的女性视角写作

    杨柳青
    3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间代作家蒋一谈擅长以女性视角描摹现代都市女性生活,借女性口吻倾诉现实给予的重压。始终致力于短篇小说的蒋一谈,通过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窥探当下社会的深层问题,洞悉人性善恶。本文以《温暖的南极》为例,探讨蒋一谈笔下的女性世界。

    《温暖的南极》女性视角现代社会

    平淡的“苦雨”隽永的情思--评周作人的《苦雨》

    任璐瑶
    3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作人的《苦雨》以平和冲淡的笔调写作者对于北京的雨之感,以及在雨这一情境下的所见、所想与所思,通过向友人娓娓道来北京的雨事,缓缓地叙说出在这苦雨中作者的心境,但却少有抱怨,在自然无华的笔触下,更多的是抒写自己平淡闲适的感受,并因此产生了自然隽永的艺术效果。

    周作人平淡隽永

    种族主义背景下福克纳小说中的白人形象--以《干旱的九月》为例

    彭梦瑶
    4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克纳是美国南部小说的杰出代表,被喻为是研究美国南部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而种族主义理所当然应当是福克纳小说中不可规避的元素。福克纳的种族观是十分复杂的,本文选取福克纳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分析其中的白人形象,探讨作者的种族观。

    福克纳小说种族主义《干旱的九月》

    探究王维诗歌中的“空”

    李晓郁
    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盛唐诗人王维有“诗佛”之称,其诗歌中的“空”与佛道两家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关联,突出表现在其诗中“空”字出现频率高。本文以王维的“空”字诗为例,结合佛家的“空”观思想及道家的虚静思想,综合分析王维诗中“空”的表现及“空”的缘由。

    王维“空”表现缘由

    奥贡喀沃悲剧命运解析

    鲁圆美
    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贡喀沃是非洲著名小说家阿契贝的代表作《瓦解》中的主人公,他骁勇善战,孔武有力,是部落的骄傲,可是,当外来殖民入侵后,他却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性命,究竟是什么促使了他的死亡,他的死亡又具有怎样的意义,本文将为大家解析。

    阿契贝奥贡喀沃悲剧命运反殖民

    《局外人》中真正的“局外人”--加缪《局外人》中的殖民意识

    郝伟栋
    4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局外人》是法国文学中彰显存在主义哲学诗性经典,但当我们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剖析作品时,我们发现,作者在潜意识中暴露了一位居于殖民统治地位的欧裔白人与被殖民的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文化冲突,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暴露出了作者与默尔索这个“局外人”所潜在的殖民意识。

    加缪《局外人》后殖民理论殖民意识

    《红楼梦》中的绘画艺术

    李爽
    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楼梦》如百科全书一样应和着每个人的理解,在对人物命运的安排与暗示中,呈现给读者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图。

    理解人物图人物命运

    对土家族女性作家叶梅的文学创作研究

    赵静
    4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这个世界的更为多样化的认识和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人对自然、宇宙的看法,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认识。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无限丰富的,那些少数人群的看法,那些边远地域的经验,应该成为当代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文学研究中难能可贵的一部分。本文拟从叶梅的文学创作的视角来探究其艺术个性。

    少数民族作家叶梅文学创作

    浅析川端康成“雪国”中的虚无之美

    陈思龙符夏鹭
    4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雪国之美,在于虚无。这种虚无之美穿插在《雪国》的整部作品中,无论是爱情的描述,还是景物的描写,还有人物心灵的刻画,甚至最后,美都是一种虚无的美。本论文从雪国中的爱情、景物、以及人物刻画几个方面论述雪国的虚无之美。

    《雪国》川端康成虚无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