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戏中戏”的类型探析

    高欢欢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中戏”是中外戏剧家惯用的一种创作手法。“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舞台或银幕上出现了由演员扮演的虚构观众、作家、演员或导演,这些虚构的人物对应着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演绎着另一个与该作品有关或无关的戏剧故事,从而产生“戏中戏”的结构模式。“戏中戏”有不同的类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演绎剧作者与自己作品的故事;二、演绎演员与剧中人物的故事;三、“戏中之戏”与该作品在故事情节上有重叠之处;四、“戏中之戏”的精神内涵,体现了该作品的主旨或内在韵味。本文将以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作品为例对“戏中戏”的类型进行简要分析。

    “戏中戏”戏剧结构类型

    大玩家--彭浩翔创作风格探究

    朱玥
    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彭浩翔被称为“鬼才导演”,黑色幽默是彭浩翔电影的主要特色,并有着浓重的香港味道,再加之边缘化的形态展示,使他的电影总是耐人寻味。大玩家的黑色幽默是创意无限的,不管从题材,内容,电影结构,叙事手法等来看都透出时刻让观众意想不到的感觉,彭浩翔永远不按常理出牌,永远有一种冒险精神,然而电影艺术就正是需要这种精神,所以他是当之无愧的大玩家。

    彭浩翔黑色幽默艺术性

    概念整合视角下对诗歌意象的认知分析--以宋词中“月”为例

    刘梦豪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象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凭借自然中的特定的景和物透露出深邃悠远的魅力。而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是一种基本的心理认知机制,近年来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认为是解释人类一系列的认知活动的重要理论框架。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出发,分析宋词中意象在意义建构模式中的作用,为这个领域的研究搭建一座新的桥梁。

    意象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宋词意义构建

    海斯特的隐忍与叛逆--论《红字》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杨丽娜
    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霍桑的《红字》塑造了海斯特·白兰这一形象,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女权主义思想。她身上的隐忍与叛逆向读者展示了17世纪北美清教殖民统治下生活的新女性。

    女权主义海斯特·白兰反抗精神叛逆与隐忍

    论汪曾祺小说文体的独创性

    马韬
    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汪曾祺的小说中,有些作品常常显得故事性不强甚至没有多少故事,也就是故事中的情节人物以及场面的描写缺乏必要的关联性,代之而起的是生活现象的印象式描绘,在回忆中展开对情节人物的叙述,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正是汪曾祺独特的文体风格。

    文体题材人物形象语言

    文本细读下的《边城》《长河》之比较--从“照例”一词分析入手

    姚佳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城》和《长河》是沈从文在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湘西本土为背景,描写了湘西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风土人情。两部小说相同之处显著,相异之处也颇多。在本文中,笔者从“照例”一词入手,对两部小说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

    文本细读《边城》《长河》

    山东文学对山东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

    王学丽
    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文学作为齐鲁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强烈地域色彩。山东文学在主题、精神气质和艺术特色上都有鲜明的特点。山东文学作为地方文化的一个方面影响着山东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审美层面,山东文学影响着山东中小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审美情趣。在应用层面,山东文学影响着中小学生的知识的积累、阅读习惯和写作风格等。

    地方文化山东文学语文素养学生影响

    《莺莺传》与《西厢记》中莺莺的爱情表现之比较

    庄文静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莺莺传》是唐传奇中备受推崇的一篇小说,也为后世的文人墨客的创作开阔了思路,成为创世佳作《西厢记》创作的源泉。

    《莺莺传》《西厢记》比较

    一段寻找“伊莎贝拉”的发现之旅--法国电影《蝴蝶》赏析

    王亚静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爱丽莎是一个总被妈妈忽视的小姑娘,为了引起妈妈的注意,于是决定离家出走;她的邻居朱利安是一位表面上刻板古怪的老人,他曾有个优秀的儿子,儿子多年前前患上了抑郁症,一本关于蝴蝶的画册却让他在儿子脸上重新看到了笑容,从此,朱利安便开始不断地收集蝴蝶。儿子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得到一只伊莎贝拉蝶,然而没等朱利安找到伊莎贝拉蝶,他的儿子就去世了,为了完成儿子的愿望,老人不辞辛苦,开始了寻找伊莎贝拉的旅程。“伊莎贝拉”是两个人能产生共鸣的契合点,也是连接两人的纽带,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姑娘和一个刻板古怪的老爷爷就在命运的安排下。共同踏上了寻找“伊莎贝拉”的旅程。

    伊莎贝拉蝴蝶找寻之旅

    《诺桑觉寺》的叙事特色

    杜婧李贵森
    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奥斯汀的首部小说《诺桑觉寺》是她所有作品中最富特色的,尤其从叙事角度分析很有研究价值。作品中最突出的特点有两个---“元小说”特征和“戏仿”的手法。奥斯汀运用她独特的叙事技巧使得这篇小说具有突出的艺术魅力。

    叙事元小说哥特小说戏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