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解析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美”与“悲”--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赵莹莹顾有哲朱婷婷潘雪娇...
    45-4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是其早起代表作之一,正如川端康成小说整体构架一样,伊豆舞女的故事情节性并不强,但是,表现日本的传统美才是川端康成小说的精髓。深入研读《伊豆舞女》,感受其中的“美”与“悲”,感受日本经典作家的审美意识,体会日本社会的风俗人情,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审美意识

    激情易逝孤独永恒--论《百年孤独》的精神意涵

    黄蕾
    4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百年孤独》对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书写,揭示了人类的永恒宿命,即激情易逝,孤独永恒。本文通过审视《百年孤独》中人物的孤独姿态,探究其孤独意识,并对人类的孤独存在进行反思。

    孤独《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拉美

    危机生存战--浅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题

    姜晓鹏
    4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充满奇幻冒险风格的影片,在影片中导演折射出自身对世界、人生以及对于宗教信仰的思考,人只有在恐惧中才能激发出自己的本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股可怕的能量,都有一只孟加拉虎。

    危机生存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女性书写语境下母爱的缺失--析杜拉斯与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

    李富玲
    4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拉斯与张爱玲,同时期不同国度的女性作家,从女性自我的生命体验出发,以各自独到的视角和笔触描述在父亲缺席状态下,母亲疯狂地与命运进行抗争,被金钱金异化而弃子女幸福不顾,从而解构了母亲之神圣伟大的神话。

    女性书写杜拉斯张爱玲母亲

    灾难片之空中浩劫

    秦佩璐
    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灾难来说,那些灭世的场景似乎离我们的生活有一些距离,但是在各种灾难的威力面前,人类依然还很渺小,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离灾难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远。

    灾难灾难片空中浩劫

    《梦梁录》中宋代杭州礼俗研究

    魏兰兰杨翊莹
    5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梦梁录》为宋吴自牧编著的风俗笔记,详尽展现了南宋时期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的城市景观、地理环境、里巷风俗、朝廷典祀等。本文从文献中关于日常生活和重大场合的社会礼俗记载为切入点,从语言文字和文化学角度分析研究宋代杭州的社会礼俗文化,侧重对其中的吉礼和凶礼进行分析。

    《梦梁录》宋代杭州礼俗

    对汉语“连”字句的一些思考

    赵慧如
    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拟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就连字句存在的主要争议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对于“连”字句的语法意义的主流观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连”字句梯级模型的量化规则对“典型事件意外说”进行了理据上的补充,最后对“连”字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问题做出了解读。

    “连”字句典型事件意外说极量肯定式否定式

    从《语言论》分析布龙菲尔德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

    白明会
    5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之作,在语言学方面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布龙菲尔德作为美国结构主义的奠基人,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系列语言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分析方法,制定了语言结构总框架,本文就其观点做更为系统的研究。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基本观点

    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三大观点

    郭晓丹
    5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合相关资料,重点参考欧卫红《双语教学论》,整理出第一语言习得理论三大观点:行为主义学派、先天语言能力说和互动/发展理论,阐述主要观点及缺陷,以供学者参考。

    FLA积极强化LADZPD

    关于文物及文博工作的几点思考

    石冬冬
    5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精神文化鉴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博工作的认识程度不断提升,并对文博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影响到文化领域,文博工作也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打破陈旧的思想理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新方法与新模式。本文就文博工作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如何将新观念、新方法与新思维灌入到文博工作当中,对更好的开展文博工作提供参考。

    文物文物保护博物馆文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