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日本国民性看中日钓鱼岛争端

    沈晓明
    325-325,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民性又称民族性格,是政治、经济、地域、文化等多方面作用的结果。由于长久以来地域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日本国民显现出弱肉强食和强烈危机意识的国民性格。中日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无不显示出其国民性对两国关系走向的影响,这更提醒中国政府应沉着冷静应对。

    国民性钓鱼岛争端丛林法则忧患意识

    论哥白尼革命与近代科学之兴起

    刘小傑
    326-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欧洲文艺复兴是近代思想变革的重要时期,在经院哲学对真理知识的垄断被打破的同时,近代科学随之兴起,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席卷整个世界,使科学凌驾于人的世界之上。近代科学在打破旧知识体系之后,又在胜利的喜悦中建立一系列新的科学知识。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白尼革命为例,通过对科学史中的几位天文学家(包括托勒密、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和伽利略)关于“世界中心”大讨论的回顾,分析这一革命与近代科学兴起的关系,以及在哥白尼革命所影响下的近代科学之精神。

    文艺复兴哥白尼革命科学

    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他们违法犯罪之正相关关系

    程铭
    329-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着重分析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从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道德素质违法理想信念

    灌输理论在当代如何发展

    杨媛媛
    330-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对于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这一问题存在很多争论,比如“过时观”与“发展观”,认识灌输理论的当代境遇,我们可以明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没有过时,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参考列宁同志《怎么办?》一文,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思考路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要体现与时俱进的品格,在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上进行改进,实现丰富和创新。

    灌输理论过时论怎么办改进发展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模式的生态学构想

    岳爱萍
    33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不仅不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还加剧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他们在深刻揭露资本增殖的剥削本质之时,也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生态学思考,构想了社会主义的生态学发展模式,在保护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模式构想

    政府利益视角下的公共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解析

    杜晓普孙钰魏胤亭
    33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认为,公共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是由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偏离公共利益的追求,片面追求自身不正当利益的结果,且其追求不正当自身利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膨胀机构规模”、“扩张预算规模”、“政府官员寻租”、“扭曲公品供给”等。

    政府利益群体性事件原因解析

    漫谈庄子

    杨嘉熹
    334-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庄子的生平、价值观念、主要思想、价值观念以及《庄子》著作等方面引出庄子的思想。庄子对自然界永恒性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渴求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时间的车轮碾过千年后仍具有极高的政治价值、哲学价值以及文学价值、文化价值。“道法自然”,他立言卓迈,振聋发聩,超脱凡尘,以无为的政治思想,对道与天的阐述,对修养的见解以及对命、时与处事的见解构成了庄子的思想。而他也有许多奇闻异事,散发独特的人格魅力并昭彰对人生独到的视角与态度。

    庄子政治思想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精神实质和价值指向

    张文杰
    335-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人类自由与平等的追求构成了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它的价值指向,即追求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当人能够全面自由的发展时,也就成为了具有自由个性的人,那将是超越和扬弃一切自然必然性的自由王国。

    马克思正义价值指向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慈善思想

    吴雪翔
    336-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作为外来宗教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慈善思想各有不同,佛教讲究因果循环,福田思想劝人多行善举,成就自己的佛果;基督教强调“爱人如己”,多多积累善功才能进入天堂;天课作为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古兰经》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圣训”对行善方式上也有劝诫。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慈善思想作为它们宗教文化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在引导信众止恶从善、趋善避恶方面殊途同归,对它们的慈善思想进行研究有助于当代中华慈善文化的构建。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慈善思想

    制度变革阻力的“全真七子”

    杜晓普孙钰魏胤亭
    337-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认为,制度变革的阻力来源于以下七个方面:“旧制度对人主观能动性的弱化”、“制度变革本身自由度的有限性”、“制度系统内部其它制度的阻挠”、“制度变革本身的公共物品特性”、“风险厌恶者的理性的风险预期”、“新旧制度寻租联盟的联合围剿”与“制度变革不利噪音的心理暗示”。

    制度变革阻力分析理性风险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