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云翘传》的发展与突破

    陈川云
    3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传统王翠翘故事相比,《金云翘传》的思想有了显著的突破,这主要表现在女性贞洁观、爱情观、现实性等方面。同时,《金云翘传》作为一部才子佳人小说,突破了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老套情节模式,它以王翠翘为中心,讲述她的苦难经历,人物形象更深刻,小说现实性更强。

    青心才人《金云翘传》王翠翘演变突破

    浅谈尤多拉·韦尔蒂小说《声音从何处而来》中的隐喻世界

    董冰斌
    39-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尝试分析小说中的隐喻,以“声音”为线索,围绕环境、人物和意象三个方面,对《声音从何处而来》这部小说中的隐喻世界进行初步的探索。

    尤多拉·韦尔蒂《声音从何处而来》隐喻

    浅析耽美文学中的伪女性主义

    陈俊洁
    4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学术研究多认为耽美文学表现女性主义思想。然而本文认为其中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女性真实诉求的表达、性压抑的反叛只是表层现象。下面通过剖析长期男权本位下,女性集体无意识中“她”的缺失,还原伪女性主义的本质面貌,并阐明研究忽视伪女性主义的原因,说明研究意义和正确态度。

    耽美文学伪女性主义集体无意识“她”的缺席评价

    近十年来《左传》悲剧人物形象文献综述

    丁凡
    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十年来,《左传》人物形象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女性形象研究、贵族男性形象研究和少量悲剧形象研究。女性形象研究论著或者以身份为考察视角,或者以传统的礼法为考察标准,所用的都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传统的方法,较少独到的创见。贵族男性形象研究分为君主研究和重臣研究,研究者往往发出新的创见,对文学史上的习以为常的观点给予了有力的反拨。研究悲剧人物形象的论文极为有限,研究对象都集中在女性,视野较为狭窄。

    《左传》悲剧人物形象文献综述

    《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站在启蒙的边缘上

    成晓晓
    4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之一,通过分析作者的宗教道德观-“神赋人权观”、贯穿整个悲剧的线索是命运,神的旨意是个“命运悲剧”以及破解“斯芬克斯”之谜的真正原因是俄狄浦斯的无知,三个方面来说明,俄狄浦斯仅仅是站在了启蒙的边缘上。

    《俄狄浦斯王》命运性格悲剧

    以《梧桐雨》为依托浅论元人批判精神

    李丹丹
    4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梧桐雨》这部文学作品着眼,从作品的人物塑造方面探讨出元人严厉的批判精神,并将其原因归纳为社会文化背景和作家经历两个方面。

    《梧桐雨》批判态度原因

    《饥饿的女儿》中的“饥饿”表达

    焦玉玺
    4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饥饿的女儿》是作家虹影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的一部反映饥饿的苦难岁月的长篇小说,通过六六写出了在特殊历史年代贫苦大众在“饥饿”的生存困境下与精神困境的挣扎,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的人们生存处境的思考。

    饥饿精神困境反思

    女性解放的乌托邦--《伤逝》中子君悲剧探源

    徐翔
    4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伤逝》描写的是“五四”时期一对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文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子君,成为这一时期新女性形象的代表,然而自身封建主义精神奴役的心理积淀和男权社会的迫害,使她们内心向往的女性解放陷入乌托邦式的境地,本文就以子君为代表,探究新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

    《伤逝》乌托邦女性解放男权主义

    略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余小萍
    4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煜词今存仅三十余首,但艺术成就很高,令读者称奇叹赏,李煜词的艺术特色表现在:直言坦率、真切动人,忧愁深广、感慨遥深,情景交融、意境深美,善用赋体、工于白描,譬喻新颖、语出天然,雄奇幽怨、哀婉动人。李煜以其小令词作独领风骚,备受后人推崇,表现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李煜词艺术特色

    中国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悲剧命运--从魏连殳的看与被看谈起

    余婷孙丽雪
    4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受新知识的教育,却不为世人理解被视为异端;找不到出路,因而落魄无助,免不得向世俗的压力投降,苟且偷生;却因为这个世界不符合理想,在无限的孤独中郁郁而终。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大多如此。而《孤独者》一文中的魏连殳便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就是从魏连殳看与被看的角度为视点,分析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及其悲剧命运。

    看与被看知识分子形象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