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江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江月
西江月

吴华

旬刊

1003-2819

0774-3839498,2822282;2825431;3861466

543000

广西梧州市和平路28号

西江月/Journal Xi Jiang Yu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由《像丽兹饭店一样大的钻石》解析菲茨杰拉德的青年生活

    张凤
    2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篇小说《像丽兹饭店一样大的钻石》是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半自传体式小说。主人公约翰·提·安格与作者菲茨杰拉德在家境出身、生活环境、爱情经历、对待金钱的态度等方面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因此由小说可以窥见菲茨杰拉德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国梦菲茨杰拉德约翰

    《老人与海》中硬汉式主角圣地亚哥的形象分析

    李华桐
    26-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世纪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书《老人与海》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成功塑造了一位深受重压却保持优雅风度的老人形象。纵观整个书,我们都会被一种优雅的性格所慑服,这种性格就是面对重压时表现出的坦然、潇洒,永不言败。这一人物形象的出现,给迷惘一代的青年以精神鼓舞,带来了生活的勇气,也正因此海明威成为许多读者的偶像。本文主旨在于分析圣地亚哥这一性格形成的原因,从而让读者对本书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家海明威的人生有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老人与海》硬汉式主角圣地亚哥形象

    南西厢记与北西厢记之比较

    田婷婷高晨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厢记》有南、北之分。《北西厢》是指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而《南西厢》,则是采用南戏或传奇的形式、用南曲演唱的《西厢记》。从两者在戏曲史上的影响与地位来看,《北西厢》的影响主要是在文学上,《南西厢》的影响主要是在舞台上。本文将以崔、李《南西厢》改本为例,对《南西厢》与《北西厢》进行比较,并分析《南西厢》与《北西厢》形成的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以及特点。

    《南西厢》《北西厢》文化差异舞台效果

    埃斯库罗斯和《普罗米修斯》

    乔佳汝薛瑞萍
    2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希腊的悲剧在西方文学中影响巨大,埃斯库罗斯更是被称为“悲剧之父”,其作品中的悲剧色彩浓郁。《普罗米修斯》更是他的代表作,本文将介绍他和他的代表作。

    古希腊悲剧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

    浅析《百合花》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周健
    3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描写在非写景的作品中并不以主要内容出现,但是,却往往在作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环境渲染、主旨深化等有很重要的作用。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曾得到茅盾的高度称赞。故事发生在1946年中秋这一个特殊的战争环境下,作者在作品中先后7次进行了环境描写,那么,这些环境描写在这部作品中起到了那些作用呢?

    《百合花》环境描写作用

    菩提树下的轮回史诗--《如梦之梦》

    李颖欣
    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剧《如梦之梦》有十二幕戏长达八小时,叙事时间前后跨越八十年,在台北、巴黎、诺曼底、北京和上海五个地方中穿插,在这些交错的时空之中一个梦镶嵌着另一个梦。本文通过分析赖声川史诗般的创作和佛法的哲理思想,揭示出在面对生死轮回时不要执着,要珍惜缘分的人生道理。

    生死轮回戏剧文学跨媒介叙事哲学命题

    从《长生殿》的贵妃形象看清代的审美文化

    高晨田婷婷
    32-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列汉诺夫曾在《两篇关于古·郎松<法国文学史>一书的评论》中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它的时代的表现,它的内容和形式是由这个时代的趣味、习惯、憧憬决定的”。洪升的《长生殿》对杨贵妃的描述则代表了清代人对美女的审美标准。杨贵妃的容貌倾国倾城,这是她为唐明皇所吸引的关键;妆容端庄而与容貌相称也是十分必要的。杨玉环并不是一个仅供皇帝赏玩的“花瓶”,她多才多艺,能作“天下仙音”。在对待情爱上,她钟情于李隆基,是个情深意重的女子。由此可见,清代人的审美诉求不仅仅是追求女子的外在美,更强调内蕴美,以及“情”的专一性。

    长生殿杨贵妃审美文化

    越过道德边界的禁忌之恋--试比较分析《洛丽塔》和《情人》中的乱伦母题

    龙飘飘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丽塔》是美籍俄裔作家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情人》则是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代表作,这两本书都在它们各自的时代掀起过一番热潮,并且都是20世纪现代小说的典范之作。本文拟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这两部著作中的乱伦母题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同属于情爱型乱伦下各自显现的区别特征,并最后揭示乱伦背后显现的人性之光。

    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乱伦母题

    浅论李益的边塞诗

    赫亚红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益(748-829)字君虞,今甘肃武威人,是中唐著名的诗人,涉笔最多、成就最高的是从军边塞诗。其边塞诗内容丰富,其中登临,逆旅,寄赠,闺情,宫怨等诗作,占李益作品的大部分。李益并不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但是他的成就却远远高于“十才子”他的诗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益边塞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浅谈《西游记》的“严肃精神”与“滑稽笔法”

    段亚青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部宗教题材的神魔小说,《西游记》通过九九八十一难讲述了一个从“放心”到“定心”再到“修心”的完整过程,充满了求取真经的庄严使命感和修身养性的严肃精神,与此同时,亦有人将其定义为“滑稽小说”、“游戏之作”甚至“童话奇书”。毫无疑问,这二者都言中了《西游记》某一方面的特征,关于二者如何共存以及为何如此严肃的宗教主旨却反而出以滑稽的笔墨,本文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即成书过程中对杂剧中谐谑成分的继承、理学思想禁锢时代的个性书写追求以及积极轻松乐观的修心状态暗示。

    《西游记》滑稽笔法严肃精神修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