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颈七刀结合龙氏正骨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

    马军虎周伟汪秀梅牛相来...
    1622-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颈七刀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8年7月-2019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收治的90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纯针刀组30例,采用传统针刀方法治疗,针灸推拿组30例,采用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针刀结合手法组30例,采用颈七刀结合龙氏正骨正骨手法治疗,各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积分、头晕残障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单纯针刀组和针灸推拿组比较,针刀结合手法组患者症状与功能积分均升高,DHI评分降低,患者临床疗效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七刀结合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小针刀正骨手法颈性眩晕颈椎病

    6~36月龄婴幼儿顺应性喂养行为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李明霞魏猛董菊
    1626-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6~36月龄婴幼儿顺应性喂养行为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7年7月—2019年11月抽取某省5个地区,进一步在5个地区中抽取13个县(市),每个县抽取2个乡,每个乡抽取3~5个村,共计4130名婴幼儿,调查人员采用面对面的问卷方式调查其人口学特征、喂养行为,分析影响喂养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相对于城市,农村是危险因素(OR=2.837);相对于喂养人是母亲,其他喂养人是危险因素(OR=2.122);相对于喂养人学历是高中及以上,初中及以下是危险因素(OR=1.810);不是母乳喂养是危险因素(OR=1.983)(P均<0.05).结论 生活在农村、照顾主体为母亲以外的喂养人、喂养人文化程度低、非母乳喂养是6~36月龄婴幼儿顺应性喂养行为不合格的高危人群,要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的主要喂养人引导,促进母乳喂养,提高婴幼儿照顾者受教育程度,重视喂养行为方面的健康指导,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婴幼儿顺应性喂养行为因素分析

    基于AHP-综合评价体系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辛丽萍王淑霞
    1630-1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一套符合健康管理机构实际特点的健康评价体系.方法 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了一套具有7项一级指标和21项二级指标的健康管理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成功运用到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院的评价中.结果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院在硬件配置、管理设置和护理管理工作中评估结果显示好;最终评估量化结果为82.28分,其健康体检工作评价结果为"好".结论 本文的AHP-综合评价体系能够较为客观的评价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健康体检评价定量分析模糊综合

    5E预防策略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史黎张晶晶姜丽史凌云...
    1636-1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5E预防策略在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某综合医院2018年1-12月的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此期间125例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2019年1-12月的住院患者采用5E预防策略,此期间99例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事件,比较实施5E预防策略前后两组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发生率;结合追踪法对两组跌倒不良事件患者性别、年龄、跌倒发生时间、跌倒发生地点等暴露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对医生、技师、行政及后勤人员进行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监控问卷调查.结果 实施5E预防策略后住院患者跌倒例数减少,跌倒发生率由0.110‰下降至0.083‰,且跌倒所致的伤害程度也低于实施5E预防策略前,跌倒伤害发生率由52.8%下降至28.3%.造成跌倒损伤的暴露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为跌倒地点(P<0.05),而性别、年龄、跌倒发生时间与患者跌倒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E预防策略实施后医生、技师、行政及后勤人员对住院患者跌倒关注程度、跌倒预防行为、跌倒后处理能力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5E预防策略可以提高医生、技师、后勤及行政人员跌倒防范参与度和知识掌握率,且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以及跌倒所致的伤害程度.

    住院患者5E预防策略跌倒风险护理管理

    共情能力在血液科护士情绪管理和情绪智力间的调节效应

    卢恺怡乌丽帕西·哈巴斯董正惠
    1641-1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共情能力在血液科护士情绪管理和情绪智力间的调节效应.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82名血液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杰弗逊共情能力量表、护士情绪管理量表和情绪智力测评量表,分析护士在共情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情绪智力上的得分及相关性.结果 282名血液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为(98.72±10.17);情绪管理得分为(51.54±10.46),情绪智力得分为(136.11±33.25);血液科护士共情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情绪智力得分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血液科护士以共情能力为主的在情绪管理和情绪智力间的中介路径存在且中介效应量为39.13%.结论 共情能力能够有效调节血液科护士情绪管理和情绪智力间关系,建议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干预途径提高护士情绪管理和情绪智力水平,以间接增强血液科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帮助其减少情绪隐患并提升情绪应激能力,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护士共情能力情绪管理情绪智力

    基于金课标准的《药物分析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效果分析

    马桂芝常军民李改茹姚军...
    1646-1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形成性评价模式建立适合《药物分析学》课程理论教学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文献调研与学情分析,建立符合《药物分析学》教学现状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将新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应用于2016级药学专业学生(研究组,n=94)《药物分析学》教学中,2015级药学专业学生(对照组,n=95)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终结性评价方法,对两组的最终学习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研究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设计的形成性评价方法使学生《药物分析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更扎实,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专业素质整体有所提高.结论 所建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全面、细致、客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模式的优化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将《药物分析学》课程打造为符合"两性一度"标准的金课.

    形成性评价药物分析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