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胸大肌肌皮瓣在面中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吴旭彬克热木·阿巴斯阿不都克力木江·买买提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415-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PMMF)修复面中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治疗的面中部1/3皮肤或累及皮肤的恶性肿瘤11例,全部利用PMMF进行修复与重建术后软组织缺损,随访术后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2~27个月,平均随访(20.5±5.5)个月,11例患者PMMF全部成活;部分患者经过术后放疗,局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供区无明显并发症,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比较同一患者通过锁骨上及锁骨下通道血管蒂的长度,锁骨下通道能有效增加PMMF血管蒂的长度(P<0.01).结论 使用PMMF能够满足面中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修复软组织缺损的需求,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

    恶性肿瘤胸大肌肌皮瓣组织缺损重建外科手术

    罗哌卡因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麻在高龄PFNA内固定患者的应用效果

    崔静静靳涛张宝王国瑞...
    419-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术前罗哌卡因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复合全麻在高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5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20例高龄PFNA内固定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合组、全麻组,每组60例.全麻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组采用术前0.3%罗哌卡因高位FICB复合全麻.比较两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比较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30 min(T2)、术毕(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部血液灌注葡萄糖摄取率(GluER)、脑乳酸生成率(LacPR);比较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t)、肾上腺素(AD)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全麻组比较,复合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缩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减少;T1、T2时刻HR、MAP降低,T1、T2、T3时刻GluER、LacPR水平升高,术后6、12、24 hVAS评分降低,术后6、24 h血清AD、Cort、NE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罗哌卡因高位FICB复合全麻应用于高龄PFNA内固定患者中镇痛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维持术中血压、心率,稳定脑部血液灌注.

    罗哌卡因高位髂筋膜间隙阻滞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脑部血液灌注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地佐辛复合不同麻醉药物预防性镇痛的效果及应激反应观察

    宋莺春徐飞
    425-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不同麻醉药物预防性镇痛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90例患者均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预防性镇痛;B组使用异丙酚复合地佐辛预防性镇痛.比较两组拔管不同时间的警觉-镇静量表(Observer assessment of sedation,OAAS)评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等应激指标水平,统计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离开手术室与拔管后1 h的OAAS评分高于拔管时,且拔管后1 h OAAS评分高于离开手术室(P<0.05);A组拔管时与离开手术室的OAAS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12 h MMES评分均低于术前,术后24 h高于术后12 h(P<0.05).术后2~24 h,两组VAS评分逐渐降低(P<0.05),A组术后2 h与术后6 h均低于B组(P<0.05).两组内术后12 h与术后24 h的血清Cor、NE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24 h均低于术后12 h(P<0.05).A组术后12 h与术后24 h的血清Cor与NE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右美托咪定预防性镇痛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中较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的镇痛、镇静和抑制应激反应作用更优,两种方案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相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性镇痛地佐辛右美托咪定异丙酚

    基于GC-MS与网络药理学对毛菊苣籽挥发油抗AD作用机制的研究

    雷毅叶银松马晓丽米娜...
    429-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毛菊苣籽挥发油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毛菊苣籽中的挥发油成分,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其成分,将主要化合物在SwissTarget、STITCH、ChemMapper数据库中进行靶点查找,汇总得到化合物靶点.利用OMIM、TTD、GeneCards数据库获得AD相关靶点,与化合物靶点进行对比筛选得出相关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毛菊苣籽挥发油通过GC-MS分析共得到64个成分,按照其含量得到28个主要成分,共查找出185个化合物靶点;以阿尔茨海默病为关键词共找到279个疾病靶点,筛选得出12个相关成分和36个疾病-化合物共有靶点.GO生物功能分析共得到24条富集结果,主要涉及单元结、化学突触传递、酶的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得到15条代谢通路,主要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血清素能突触、钙质信号传导通路和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 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得出毛菊苣籽挥发油通过多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AD治疗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毛菊苣籽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活性成分靶点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预测金雀花降血压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

    布比阿加尔·哈依拉提李洋秦亚迪姚军...
    435-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金雀花降血压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药理学技术平台Swiss AD-ME数据库选出金雀花中胃肠道吸收性较好,且类药性较高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高血压相关靶点,将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金雀花成分靶点-高血压靶点互作网络,根据度值选出关键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成分和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金雀花中共筛选出8个降血压的活性成分:7,4'-二羟基黄酮、儿茶素、莞花素、金合欢素、槲皮素、樱花素、芹菜素、异鼠李素,与高血压靶点交集的132个靶点,以及55个关键靶点,如AKT1、VEGFA、MAPK3、EGFR、ESR1等靶点,主要集中在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并通过Autodock4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金雀花降压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间有较强亲和力.结论 金雀花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通路发挥降血压作用.

    高血压金雀花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天香丹胶囊调控雌激素核效应抗心肌缺血作用研究

    杜古加·嘎尔玛姜林王慧敏吉钊...
    44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天香丹胶囊调控雌激素核效应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机制.方法 建立去卵巢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双模型,取SD雌性大鼠70只(200±50)g,随机分为空白组、去卵巢组、去卵巢缺血再灌注组、雌二醇干预组(E2,0.8×10-3 g·kg-1·d-1),天香丹干预高、中、低剂量组(天香丹胶囊,0.8×10-3、0.6×10-3、0.2×10-3 g·kg-1·d-1),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每组每天给药1次,灌胃60 d,可逆性结扎大鼠心脏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80 min.实验过程中心电图实时监测,记录各组大鼠的Ⅱ导联心电图;检测血清中雌激素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伊文氏蓝-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双染色法测定心脏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Western blot分析心肌组织细胞核中雌激素受体α(ERα)、热休克蛋白70(HSP70)、BCL2-Associated 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天香丹干预60 d后,与去卵巢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雌二醇干预组和天香丹高、中、低干预组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去卵巢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雌二醇干预组和天香丹干预组雌激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cTnI水平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小,HE染色心脏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此外,雌二醇干预组和天香丹干预组心肌组织细胞核蛋白中ERα、HSP70、Bcl-2、Bcl-2/Bax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x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香丹胶囊调控雌激素核效应可通过激活雌激素核受体α和增加HSP70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

    天香丹胶囊心肌缺血再灌注雌激素核效应凋亡抗心肌缺血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陈士铎治疗肢体痹组方用药规律

    牟海燕辛小红杨俊玲胡浩...
    450-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陈士铎治疗肢体痹内服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陈士铎医学全书》中治疗肢体痹的处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纳入的72首方剂进行中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 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有15味,以白术(50次)、茯苓(39次)、肉桂(30次)为多,药性多温,药味以甘、辛、苦为主,主要归脾、肾、肝经.药物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排名前三的药对为茯苓-白术、薏苡仁-白术、肉桂-白术;聚类与复杂网络分析分别得到6个聚类方、12味核心用药.结论 陈士铎治疗肢体痹注重祛中焦寒湿,常用祛湿药,善伍温补药,祛邪不伤正;着重补肝肾不足,重用滋肾药,巧用疏肝药,扶正以固本;重视气机升降,辛升苦降,甘缓痛急;以大、小、奇、复方为组方特色,君药量大,药简力专,组方严谨,为临床治疗肢体痹提供了参考.

    数据挖掘肢体痹用药分析陈士铎

    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对CRF患者的肾功能、营养免疫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李进王博石岩
    45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营养免疫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2例CR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9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爱西特保留灌肠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3+、NK、CD4+/CD8+、CD4+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BL)、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硫酸吲哚酚(Indoleol sulfate,IS)和硫酸对甲酚(P-cresol sul-fate,PCS)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保留灌肠可降低Scr、BUN水平,提高营养免疫相关的血清学指标水平,清除蛋白结合型毒素,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

    尿毒清颗粒慢性肾功能衰竭保留灌肠血清学指标

    新疆克州703名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分析

    杨蕉泽张南木亚色尔·海热提王育珊...
    460-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当地老年人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4—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克州阿图什市、阿合奇县及乌恰县共703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素养水平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新疆克州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为3.70%(26/703),3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如下:健康技能18.4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7.25%,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2.70%;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中,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最低,为1.28%.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健康素养水平有所下降;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结论 新疆克州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在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传染病防治方面的素养不足,建议结合当地的实际,有重点的开展健康素养教育和促进工作,从而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

    老年人健康素养影响因素

    103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检测及分析

    肖力绵朱薏桦郑凯闫海粟...
    464-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类型及分布特征,为该地区AR个体化控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1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1038例AR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各类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间的差异.结果(1)乌鲁木齐地区2016—2021年AR患者中阳性率最高的前三位变应原为藜属(60.00%)、梯牧草(51.98%)、屋尘(44.51%);(2)艾蒿和梯牧草致敏以极强阳性多见;(3)不同性别间进行比较,除艾蒿与梯牧草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外,其余变应原在男性与女性间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不同年龄段间进行比较,艾蒿、藜属、树木花粉、屋尘、蟑螂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儿童组与青少年组整体阳性率高于老年组,艾蒿致敏强度的分布情况在不同年龄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杂草类花粉及屋尘是乌鲁木齐地区常见的变应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AR患者变应原阳性率不同.

    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肤点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