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哈木拉提·吾甫尔

月刊

1009-5551

xjykdxxb@163.com

0991-4366313

830011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医路393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新疆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刊物,突出地方特点和我校的研究特点,做到报道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快速准确地传递医学信息,努力成为新疆医学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生物信息分析

    刘娟魏瑜高艳曹雷雨...
    581-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信数据挖掘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ILK)参与食管鳞癌的潜在机制,探讨ILK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7月—2015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诊断为食管鳞癌的52例患者血液标本作为实验组.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同位素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筛选出参与食管鳞癌的差异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验证其在食管鳞癌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运用UALCAN分析食管鳞癌芯片中ILK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利用Linked Omics和Cytoscape软件获得ILK共表达基因集,并进行基因功能分类体系(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合String和Cytoscape筛选出前10位的核心基因(Hub gene)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PPI);通过GEPIA分析Hub gene mRNA水平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关系.结果 ILK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P<0.05);qRT-PCR、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食管鳞癌TE-1和KYSE150细胞中的ILK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SHEE细胞(P<0.05);相同病理组织分化程度下,ILK高表达可显著降低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期(P<0.05);Linked Omics分析获得175个共表达基因;GO分析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在金属内肽酶抑制剂活化、负调控通路受限的SMAD蛋白磷酸化等,细胞组成主要在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等,分子功能主要为整合素结合、生长因子结合等;KEGG富集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TGFβ信号通路、黏附等.PPI分析筛选出前10位的核心基因,如FN1等,数据库分析显示有9个在食管癌中异常表达,FN1和BGN高表达与患者无病生存期减少显著相关.结论 ILK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ILK的高表达对食管鳞癌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整合素连接激酶食管鳞癌数据库分子机制

    白喉乌头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作用机制研究

    张晨曦葛畅丛珊王灵锐...
    58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喉乌头总生物碱、单体1(Delvestidine)、单体4(氨茴酰牛扁碱)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CD11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面MHC-II分子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6~8周龄,体重(200±2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总生物碱组、单体1组及单体4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外,其余组大鼠经胶原诱导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药4周,用药期间每周测量左后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分;HE染色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法检测踝关节滑膜组织中CD11c+DCs表面MHC-II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显著加重(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总生物碱组、单体1组和单体4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减轻(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IL-4、IL-10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总生物碱组、单体1组和单体4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CD11c+DCs表面MHC-II分子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总生物碱组、单体4组大鼠CD11c+DCs表面MHC-II分子表达量降低(P<0.05~0.01).结论 白喉乌头可能通过抑制CD11c+DCs表面MHC-II分子的表达,抑制DCs分化与成熟,调节相关炎症因子的释放,显著改善CIA大鼠模型的关节症状及炎症.

    白喉乌头类风湿关节炎树突状细胞

    双特异性磷酸酶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热孜亚·库尔班古力米热·乃扎尔古力米热·布然江董志红...
    594-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特异性磷酸酶1(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1,DUSP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简称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收治的73例Ⅰ-Ⅳ期宫颈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及其临床病理资料.采用q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DUSP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过表达DUSP1的慢病毒进行转染,设为C33a实验组和SiHa实验组;用携带无义序列的慢病毒进行转染,设为C33a对照组和SiHa对照组,共4组.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33a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宫颈鳞癌组织中DUSP1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无淋巴结转移患者DUSP1表达水平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与C33a对照组和SiHa对照组比较,C33a实验组和SiHa实验组宫颈鳞癌细胞DUSP1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细胞增殖(P<0.05)、迁移(P<0.01)、侵袭(P<0.01)能力降低.与C33a对照组比较,C33a实验组宫颈鳞癌细胞p-p38、p-JNK、p-ERK的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DUSP1的过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相关,可能是潜在的抑癌基因,有望成为临床治疗宫颈鳞癌的新型靶标.

    宫颈鳞状细胞癌双特异性磷酸酶1MAPK信号通路

    改良肛门括约肌折叠术在小型猪肛门失禁模型中的应用及意义

    路明杨博刘扬王慧...
    599-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肛门括约肌折叠术在小型猪肛门失禁模型中的治疗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用20只4~5月龄健康巴马小型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括约肌离断组和骶神经损伤组,每组10只.分别构建括约肌离断所致的小型猪肛门失禁模型及骶神经损伤所致的小型猪肛门失禁模型,两组均采用改良肛门括约肌折叠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正常饲养4周.比较两组小型猪模型术后第1、2、3、7天及术后2周的排便频次和大便控制情况,监测记录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术后4周取肛门括约肌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对两组小型猪模型的术前术后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括约肌离断组通过改良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后,术后第1天无变化,术后第2、3、7天、2周排便次数及自控大便情况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术后排便次数明显减少,能够自行控制排便;肛管静息压(26.25±4.01)mmHg较术前(15.35±2.38)mmHg明显升高(P<0.05);术后4周后括约肌组织形态学与正常括约肌的形态学基本接近;术后第1~3天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神经损伤组通过改良肛门括约肌折叠术治疗后,术后第1、2、3、7天、2周排便次数及自控大便情况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肛管静息压(16.83±3.18)mmHg与术前(11.26±3.43)mmHg比较明显升高(P<0.05);术后4周括约肌形态学与正常括约肌的形态学差异较大;术后第1~3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肛门括约肌折叠术对括约肌损伤造成的肛门失禁效果明显,对骶神经损伤造成的肛门失禁效果不佳,对治疗肛门失禁具有指导意义,为其提供了实验依据.

    肛门失禁小型猪模型肛门括约肌折叠术

    食管鳞癌组织中LOXL2和COL1A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刘英敏陈飞年薇范志勤...
    604-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和I型胶原蛋白ɑ1链(COL1A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索两者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9年9月—1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45例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LOXL2和COL1A1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外泌体试剂盒提取血浆外泌体,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血浆外泌体LOXL2的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LOXL2 mRNA和COL1A1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XL2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χ2=8.879,P<0.05)、淋巴结转移(χ2=4.549,P<0.05)、TNM分期(χ2=7.123,P<0.05)具有相关性;COL1A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χ2=4.874,P<0.05)、TNM分期(χ2=8.186,P<0.05)有关.食管鳞癌组织中LOXL2和COL1A1表达呈正相关(r=0.7289,P<0.05).与健康体检者比较,食管鳞癌患者的血浆外泌体LOX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5,P<0.05).结论 LOXL2和COL1A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区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两者异常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食管鳞癌外泌体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I型胶原蛋白ɑ1链

    体外膜肺氧合全血离体灌注边缘性供肝功能的实验研究

    季学闻马利兵若巴提·艾尔肯肉斯太木江·依马木...
    610-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全血离体灌注边缘性供肝,评估其改善肝脏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取6只比格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只.对照组犬肝脏常温下热缺血20 min后,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HTK)器官保存液灌注并冷保存2 h;实验组犬肝脏常温下热缺血20 min后,采用ECMO转流,常温下全血离体连续灌注2 h,用HTK器官保存液灌注并冷保存2 h.HE染色观察两组肝脏组织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两组肝细胞及细胞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组织化学评分法(Histochemistry score,H-Score)比较两组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犬肝热缺血20 min,两组肝组织内均出现大量肝细胞肿胀,肝窦内及汇管区可见大量出血;电镜下显示肝细胞核的核仁消失,线粒体数量减少,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减少.对照组犬肝组织经HTK冷保存2 h后,肝小叶结构不完整,肝窦广泛扩张,大量肝细胞胞质内可见圆形空泡;电镜下可见肝细胞核异形,核仁消失,线粒体形状不规则,线粒体嵴略模糊部分嵴消失;粗面内质网有脱颗粒及灶性溶解发生.实验组犬肝组织经ECMO全血灌注2 h,HTK冷保存2 h后肝小叶结构大致完整,肝细胞肿胀较多,部分肝细胞有空泡状.电镜下肝细胞核圆而饱满,核仁明显,线粒体数量丰富、分布均匀且形状规则,粗面内质网未见明显脱颗粒.对照组在HTK冷保存2 h后,犬肝组织中TNF-α表达的H-Score评分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和热缺血20 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HTK冷保存2 h后,犬肝组织中TNF-α表达的H-Scor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MO全血离体灌注技术可有效减轻离体供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助于提高边缘性供肝的质量.

    体外膜肺氧合缺血再灌注损伤肝组织

    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371-5p表达意义的研究

    韩悦王贲士
    615-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组织中miRNA-371-5p的表达意义.方法 以2011年1月-2013年1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186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用RT-PRC法检测组织中miRNA-371-5p相对表达量.以miRNA-371-5p表达量的中位数为截点,将所有患者分为低表达量组和高表达量组,分析miRNA-371-5p表达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用RT-PRC法检测结肠癌细胞(HT29、SW480、SW620和HCT116)和正常人肠上皮细胞-6(HIEC-6)中miRNA-371-5p相对表达量,分别用miRNA-371-5p模拟物和对照质粒转染SW620细胞,分为miRNA-371-5p及miRNA-NC组.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和迁移;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增殖相关蛋白Ki67和PC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miRNA-371-5p相对表达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IEC-6细胞比较,HT29、SW480、SW620和HCT116细胞的miRNA-371-5p相对表达量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NA-371-5p高表达组比较,低表达组生存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OR=2.157)、分化程度(OR=3.894)、淋巴结转移(OR=2.648)和miRNA-371-5p表达量(OR=1.169)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转染miRNA-371-5p模拟物可抑制SW62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抑制Ki67和PCNA蛋白表达(P<0.05).结论 miRNA-371-5p在CRC组织中低表达,与生存预后有关.上调miRNA-371-5p可抑制CR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结直肠癌预后增殖侵袭迁移

    β-胡萝卜素调节NLRP3炎症小体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的实验研究

    葛鑫陈潇菲
    623-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β-胡萝卜素调节NLRP3炎症小体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发生发展的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 取40只BALB/c雌性孕鼠乳腺基部注入100μL金黄色葡萄球菌(105 CFU/mL)诱发乳腺炎,分娩后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β-胡萝卜素组(Car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Sta组)、补β-胡萝卜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组(Car+Sta组).Con组和Sta组饲喂基础日粮,Car组和Car+Sta组饲喂补β-胡萝卜素日粮.补β-胡萝卜素日粮在基础饲料上添加0.2 mg/kgβ-胡萝卜素.产后4 d,Sta组和Car+Sta分别经乳腺基部注入100μL金黄色葡萄球菌(105CFU/mL)制作金黄色葡萄球菌乳腺炎模型.Con组和Car组注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24 h后采集乳腺组织样本,检测各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NLRP3炎性小体(NLRP3)、Asc、Caspase-1、Caspase-1 p20和pro-IL-1β蛋白表达水平,检测pro-IL-1βmRNA表达水平.结果 Con组与Car组小鼠乳腺组织呈淡粉色,有光泽.Sta组小鼠乳腺呈潮红色,血管数量显著增多,局部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Car+Sta组乳腺组织较Con组体积轻微增大、可见血管数量稍增多.与Con组和Car组相比,Sta组腺泡上皮细胞层变薄、脱落,同时腺泡内可见上皮细胞碎片与中性粒细胞.Car+Sta组腺泡内仍可见上皮细胞碎片与中性粒细胞混杂,但腺泡结构较Sta组完整.与Con组和Car组比较,Sta组IL-6、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ta组比较,Car+Sta组IL-6,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组和Car组比较,Sta组NLRP3、Asc、Caspase-1和Caspase-1 p20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ta组比较,Car+Sta组NLRP3、Asc、Caspase-1和Caspase-1 p20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on组和Car组比较,Sta组pro-IL-1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ta组比较,Car+Sta组pro-IL-1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胡萝卜素可以调节NLRP3炎症小体改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腺炎.

    β-胡萝卜素急性乳腺炎炎症金黄色葡萄球菌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

    廉闪闪刘艳君杜蓉
    629-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的关系.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7月公开发表的有关hr-HPV感染、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SIL)、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研究,由两名研究员分别筛选文献、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了24项研究共2556例研究对象.hr-HPV感染、CC与阴道乳酸杆菌,尤其是卷曲乳酸杆菌显著相关,为保护因素;SIL与阴道乳酸杆菌无相关性.结论 hr-HPV感染、CC与乳酸杆菌具有相关性.

    乳酸杆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Meta分析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评价

    闫波郑荣耀杨东亮张全梅...
    634-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镇静镇痛作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170例急性期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4)和试验组(n=86).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体重,1 h后追加注射1 mg/kg体重);试验组泵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内缓慢静脉泵注1μg/kg体重),再注射丙泊酚(2 mg/kg体重).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用药前、入院用药后10 min、用药后4、12和24 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镇痛(Ramsay)和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谵妄发生率和认知状况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用药后4、12和24 h比较,试验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频率均升高,VAS和Ramsay评分均降低,认知状态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使用的镇痛及降压药剂量比较,试验组患者的使用剂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能够稳定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镇痛和降压药物的使用剂量,改善患者的疼痛和镇静效果,保护患者的认知功能.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主动脉夹层镇静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