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艺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

荣广润

双月刊

0257-943X

200040

中国上海华山路630号

戏剧艺术/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刊登戏剧理论和戏曲研究成果,介绍外国戏剧理论与作品,发表舞美、戏剧导演与表演艺术、戏曲教学、影视艺术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皖北地区戏曲剧团工资制度的嬗变

    马报
    12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戏班工资分配有拆账和包银两种方式,名角拿包银,班底一般采取拆账制.解放后,地方戏曲剧团逐步废除包银制,民主评议薪水,按照一定的分值分配收入.这一分配制度在保障演职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逐步缩小了剧团内部工资差距.此后,货币工资制逐渐代替了原来的工资分制,剧团人员按照工作类别与职级划分不同的工资标准,并以货币形式结算.剧团工资制度改革是贯彻按劳分配理念的实践过程,在破与立、内与外、个人与集体之间呈现复杂的张力关系,需要改革者灵活调控.

    皖北戏曲剧团工资制度嬗变

    20世纪50年代上海戏曲业制度改革考述

    穆杨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1949年上海解放至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期间,上海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开展戏曲改革运动.针对上海的城市特点,执行者将戏曲业的制度改革定为此阶段戏曲改革中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通过建立行业的组织制度、改革院团的管理制度、设定国营与私营院团间的等级制度,上海实现了对戏曲业的精细管控.上海戏曲业的制度改革,改变了百年来戏曲的市场化运行规则,让政治正确而非经济效益成为戏曲业一切活动的指挥棒.对戏曲业而言,此轮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和意义重大,但持久影响值得深思.

    上海20世纪50年代戏曲制度改革行业协会整编

    论"吸引力戏剧"与"元蒙太奇"

    赵武
    14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吸引力戏剧/蒙太奇"是苏俄戏剧人在俄罗斯未来主义美学引领下,以"并列、意合"的舞台手段将"马戏—戏剧"融创为现代戏剧的观念与方法,相对苏联蒙太奇学派核心观念构成来说具有"元蒙太奇"意义,作为俄罗斯未来主义美学的精神化身和未来派戏剧的"元"精灵栖息在"戏剧—电影"之间."吸引力戏剧/蒙太奇"并非爱森斯坦个人的理论建树,其作为"元蒙太奇"的价值是俄罗斯未来主义美学与戏剧实践的智慧结晶.

    吸引力戏剧/蒙太奇元蒙太奇未来主义美学

    当代表演主体的媒介化嬗变

    孙妍妍
    15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体作为表演艺术的主体,在走向当代的进程中借由两种方式彰显自身的物质属性并活跃于舞台之上:一种是通过血肉之躯的痛楚强烈昭示着身体的当下存在并带动观众进入共振;另一种是不断通过物质技术媒介增强自身并呈现一种抗衡博弈的姿态.在这个进程中,随着媒介的智能化,刚抽身于"角色"的物质身体又有隐匿于媒介之后而不显的风险.在当代表演艺术的发展进程中,身体作为表演的主体,其地位正面临媒介的"侵占".

    身体表演主体物质性媒介化智能化

    "解放天性"论——对一种外来的演员训练方法的辨析

    韩涛
    16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放天性"一词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中央戏剧学院,是一套欧美演员训练方法中国化的称谓.1980年代初,周采芹等欧美老师来华讲学,带来了新的演员训练方法,新方法本土化后得到了这个称谓.随着解放天性训练在表演教学中的普及应用,"解放天性"成了表演教学领域一个广为流传的术语.然而,"解放天性"一词与演员训练的实质相差甚远,其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先天不足,且在使用过程中未形成约定俗成的关系,给戏剧影视专业的师生带来了诸多误解.其实,解放天性训练仅仅是表演教学中的一种训练方法,与其他训练方法的目的是一致的,即排除学生转化为演员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恢复其对外界刺激做出自然反应的能力.

    解放天性表演教学演员训练方法周采芹自然反应

    信息动态

    封2,中插1-中插4,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