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青年情感观念与价值观念的戏剧性探索——小剧场淮剧《裂帛》的探索与实践

    吕永坤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戏剧的舞台上,淮剧《裂帛》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情感探讨,成为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这部由盐城市剧目工作室的青年编剧周至创作的小剧场淮剧,不仅荣获了首届紫金戏剧文学奖,更以其对现代青年情感世界的细腻勾勒和对自我探索的深刻洞察,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本文将对《裂帛》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情感表达、角色塑造、叙事结构以及文化意义等方面的艺术成就.

    淮剧《裂帛》情感观念戏剧性探索

    论当代音乐剧发展的创新——以音乐剧《汉密尔顿》为例

    孙悦嘉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聚焦当代音乐剧的创新之处,以《汉密尔顿》为典型案例,从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出发,探究并总结当代音乐剧的创新对其发展的深远意义.

    音乐剧创新嘻哈非传统选角

    湘昆传承中的湘文化元素坚守——湘昆傅艺萍口述记录整理

    潘青峰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湘昆"是湖南省昆曲的简称,其源于明初苏州的昆山腔,昆山腔于明朝万历年间传入湖南,历经三百余载的沉淀与演变后,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湖湘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本文基于湖南省昆剧团表演艺术家及传承人傅艺萍的口述记录,深入剖析湘昆的传承现状以及在传承中对湘文化的坚守,文章还全面探讨了湘昆的人才培养机制、传承机制与保护工作等,同时,文章深入探讨了湘昆与地方文化的融合,以及在传承中坚守湖湘文化元素的重要性,旨在从传承主体的视角展现湘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湘昆传承湘文化傅艺萍

    清流客家三角戏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

    杨静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5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传承和弘扬福建戏曲的若干意见》《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以及《福建省地方戏曲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持续加大对地方戏曲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强调传承、保护与发展地方戏曲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对三明市传统戏曲清流客家三角戏的历史渊源与现代传承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提出了发展传承意见,旨在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好地方戏曲特有的表演体系.

    清流客家三角戏历史渊源现代传承

    闽中杂剧作场戏遗存及艺术形态调查探索

    叶善俊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中杂剧作场戏,是我国独特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其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它以福建地方戏为基础,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特点.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闽中杂剧作场戏逐渐被边缘化,面临着传承危机.本文探讨了闽中杂剧作场戏的历史渊源和艺术形态,分析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表演形式,提出了传承策略.

    闽中杂剧作场戏遗存调查艺术形态

    意境美视角下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分析

    王丹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戏曲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意境美是指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在戏曲表演艺术中,意境美作为其核心要素之一,不仅展示了演员的风骨和神韵,还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情景交融的世界,使观众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感受到戏曲艺术的文化魅力.基于此,本文将从意境美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意境美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特点

    从"互联网+"视角看动画创作中的传统戏剧元素应用——以皮影戏为例

    张庆雅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皮影戏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皮影戏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皮影戏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内涵与价值,分析了其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承与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表明,皮影戏的造型艺术与表演技艺为皮影戏动画带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而"互联网+"为其带来了更广泛的传播潜力与市场潜力.然而,皮影戏动画在创作理念、技术应用、市场推广等方面仍面临挑战,需要加以改进.

    皮影戏元素动画创作文化传承数字化产业发展

    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探究

    张少骞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戏剧艺术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成为连接演员与观众的重要桥梁.戏剧演员必须深入解析角色心理,准确运用肢体语言的魅力,将其作为情感传达的有效途径,切实优化人物形象塑造,增强戏剧艺术效果.本文从戏剧表演中肢体语言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出发,探讨如何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等非语言元素,精准传递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以及肢体语言在增强角色形象的立体性和表演的感染力中的作用,希望能为戏剧演员提供具体的肢体语言运用策略,帮助其更好地塑造角色,丰富戏剧表现手段,促进戏剧艺术的发展.

    戏剧表演肢体语言人物形象塑造关系探究

    台词技巧对影视表演表达效果的影响分析

    杨钦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影视艺术中,表演是核心元素之一,而台词则是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台词不仅是角色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更是展现角色性格、情感、思想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台词技巧的定义,其次分析台词技巧对影视表演表达效果的影响,最后提出几条基于台词技巧提升影视表演表达效果的策略建议,以供参考.

    台词技巧影视表演表达效果影响

    跨文化戏剧交流中表演艺术的本土化适应与创新策略

    王辛宇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文化的交融日益深入,而跨文化戏剧交流便是其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动力.在交流互鉴的过程中,表演艺术不仅承载着不同文化的信息和情感,更在不断地适应与创新中焕发新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演艺术必须在保留其独有韵味的同时,向其他文化开放,以促进文化的融合.表演艺术的本土化,首要挑战在于如何克服文化障碍,使得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表演能够被另外一个文化背景的观众理解和接受.本文研究了跨文化戏剧交流中表演艺术的本土化适应与创新策略,以期使相关人士加深对跨文化戏剧交流的理解.

    跨文化交流表演艺术本土化适应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