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传统戏剧中凤阳花鼓元素的流变——以《打花鼓》为例

    吴一柳苏兆龙张家鹏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影响力遍及全国的京剧,还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传播的昆曲和徽剧,其都很好地树立了当地的文化形象.然而,流传广泛、历史悠久的凤阳花鼓对戏曲艺术的贡献虽然为社会广泛认可,但当前学界对于凤阳花鼓在戏剧中的流传演变的研究却很不够.为了更好地提高凤阳花鼓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文试以凤阳花鼓戏名作《打花鼓》为例,深入研究不同戏曲剧种中《打花鼓》剧本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的异同,为促进中国传统戏剧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戏剧凤阳花鼓流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湘昆传统剧目传播路径研究

    肖伟程开新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剧目的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段进行传统剧目的有效宣传和营销成为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以湘昆传统剧目为例,针对"互联网+"与湘昆传统剧目传播的问题、困境提出传播策略和传播路径方面的建议.研究发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剧目的传播困境主要在于缺乏新的传播方式,而其传播策略包括注重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提高传统剧目的品质和魅力、加强传播机制的创新等.

    "互联网+"湘昆传播路径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传统戏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策略探析

    谭皓中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戏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具有教化、引导与规范等多重功能.它对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戏剧目前的生存状况并不理想,面临着数字化保护和传播的困境.因此,迫切需要深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加强传统戏剧的数字化采集、保存、修复、展示和传播,重塑传统戏剧的文化生态,促进传统戏剧的创新性发展.

    新媒体传统戏剧数字化保护传播

    黄梅戏海外传播现状及路径研究

    王娟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梅戏是中国地方戏曲的典型代表.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入,黄梅戏的海外传播也在不断推进.研究黄梅戏海外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总结黄梅戏海外传播的经验与挑战,对于形成黄梅戏海外传播的路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促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与交流.

    黄梅戏海外传播路径体系传承发展

    杂乱有章的无调音乐——巴托克《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而作的音乐》的艺术解析

    肖漪澜孙倩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欧著名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作曲家巴托克,1936 年创作的《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而作的音乐》于 1937 年在保罗·萨赫(Paul Sacher)的指挥下首演成功.这部"貌似繁杂,实则有序"的无调音乐作品,因其独特的配器效果、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让人耳目一新.笔者从音乐元素、曲式结构等多方面深度解析,为后续研究者提供研究素材.

    巴托克无调性音乐黄金分割统一

    试论地方应用型高校民族管弦乐团的现状与发展目标——以河池学院为例

    万玉杰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的类型定位为基准,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自身职责使命的院校,它融入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不仅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并且与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的创新发展息息相关,更直接影响着相应行业和企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地方应用型高校民族管弦乐团是传播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主体,引导学生学习民族管弦乐无论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都大有裨益.笔者以河池学院为例,以民族管弦乐团的现状为出发点,对河池学院民族管弦乐团的发展目标进行详尽的论述,展望高校民族管弦乐团的未来,将自身所学经验应用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民族管弦乐团的建设,并希望本篇研究成果能为各位同仁提供关于地方应用型高校民族管弦乐团建设的理论支持与参考.

    地方应用型高校民族管弦乐团现状发展目标

    高职院校非专业合唱团提高排练效率策略探究

    周淑曼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要丰富艺术实践活动,面向人人,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合唱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要求相对较低,场地相对灵活,道具相对方便,在高校中可以很好地实施.同时,合唱以其普及速度快、参与门槛低、参与人数多、群众基础好、学习时间短、能提升音乐素养和歌唱能力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成为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新时代美育背景下高校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合唱相关课程得以丰富和完善,合唱教学师资素养不断提升,合唱社团也纷纷涌现,但在合唱团建设及排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高职院校非专业合唱团如何提高排练效率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寻通过提高团队管理能力、提升排练技术技巧促进高职院校非专业合唱团良性发展的策略.

    合唱团排练效率

    论方文山歌词的创作题材分类

    乔月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词的创作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有着丰富的创作题材.方文山所创作的歌词,涉及很多不同于以往的题材和领域.在他的歌词中,既有狼烟滚滚的古战场,又有欧洲中世纪的古城堡,既有恢宏的历史场面,又有异域风情,歌词题材广泛多样,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力.

    方文山歌词创作题材分类

    论涪陵焦石山歌的核腔及其发展方式

    胡炜光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焦石山歌作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古代巴渝曲在当代的有机传承.文章在对涪陵焦石山歌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核腔理论对其形态进行剖析,初步确定焦石山歌采用了三音列"La—Do—Re"与"La—Do—Mi"作为核腔,两种核腔以转位、移位、变形、自由延展、综合等形式构成不同具象的歌曲,同成渝地区民歌基本音调相一致.

    焦石山歌核腔发展方式

    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演唱风格分析

    林锐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我如何不想他》是我国最早的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赵元任的声乐作品代表作.赵元任的作品,每一首都有各自的"性格".音乐语音贴切词意,结构严密、紧凑、了无剩音.《教我如何不想他》借鉴了西方艺术歌曲创作手法,主调建立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同时采用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加以变化,使作品的层次和风格显得格外突出.基于此,本文将从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方面展开论述,从而更好地了解《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艺术内涵.

    演唱风格作品简析演唱提示内容对比《教我如何不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