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新编戏谈当代戏曲导演的程式运用和语汇表达

    陆晗笑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导演制诞生于现当代,它的出现使戏曲剧目创作由演员中心制向导演中心制转变.前者在剧目创排过程中更注重演员技法的呈现,而导演中心制强调剧目的整体性表达.同时,戏曲导演制赋予了戏曲程式更多语汇表达,让戏曲剧目更具有舞台演出艺术的完整性.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由戏曲导演主导的新编戏如雨后春笋,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以新编戏为切入点,浅析其中所运用的程式技法及导演语汇,有利于总结当代戏曲导演创作新编戏的规律.

    戏曲导演新编戏戏曲程式

    浅谈京胡调门定弦

    王美敬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剧艺术历世二百多年,其深厚内涵不可小觑.京胡定调只是其中的一门基础技艺.作为一名京胡老师,我们需要了解京胡定调的由来及演变过程,并且能够对多种不同的定调方式运用自如,从中优选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方法用以日常教学实践.

    定弦定调调门小工调眼数音名赫兹

    以武术文化艺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舞剧《咏春》的人文价值探析

    余梦露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下新形势、新任务、新格局、新担当的时代背景下,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从中国传统特色文化视野的角度,深入挖掘潜藏于社会生活中的具有人文价值的艺术素材及时代作品,可以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提供广博的创作源泉,并拓展其创作思路.纵观以往,武舞融合的创作创新从未停止,无论是舞台剧《武之巅峰》,还是舞剧《风中少林》《经文》,都为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贡献了时代力量.而由深圳歌剧舞剧院推出的舞剧《咏春》则是站在守正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创作出的极具人文价值的武舞融合力作,从该剧中能看见中华民族之精神性格,中国武术之根本气韵,中国武舞融合之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本文以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视频录像分析法、个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武舞融合之根本,体现武术精神和人文价值之方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之路径.

    中国传统文化舞剧武术武舞融合

    从花脸行当表演角度对吉剧《包公赔情》的思考——兼论京剧《赤桑镇》对其艺术影响

    张元奇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公赔情》作为吉剧成立初期小戏攻关项目的卓越成果,其剧本结构严谨,音乐设计动人,表演程式专精,深受群众喜爱,成为吉剧史上难以超越的佳作.本文以剧目创作始末及花脸行当的表演为切入点,选取同题材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京剧《赤桑镇》与其做比较研究,以阐明二者在艺术建构上的特性,通过把表演艺术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探究吉剧《包公赔情》作为现象级作品所引发的对吉剧发展的思考.

    包公赔情赤桑镇花脸吉剧京剧

    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百年越剧的守正创新

    郏耀鹏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 年,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成为戏曲演出市场的现象级爆款.这部作品由茅威涛领衔,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百越文化创意有限公司、一台好戏极致演艺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主创团队从演出空间、舞台演绎、剧本改编、营销策略等方面出发,展开行之有效的探索,以高质量的作品成功争取到年轻观众,获得市场的认可,实现越剧的守正创新.该剧的成功经验也为当代戏曲的创作制作带来新的破局思路,为构建传统戏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

    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守正创新

    流转的时空——从《伊库斯》论彼得·谢弗剧作中的时空假定性

    潘耕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1926——2016)是二战后英国著名的剧作家.20世纪50年代,谢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五指练习曲》,剧本以娴熟的技巧和典型的易卜生风格深得观众和评论界的喜爱;20 世纪 60 年代,布莱希特史诗剧风靡之时,谢弗创作了有其自身特色的《皇家太阳猎队》;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他的两部高品质戏剧《伊库斯》和《上帝的宠儿》接连问世,标志着谢弗的创作进入了巅峰时期.彼得·谢弗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并不多.但是,这位剧作家创作中的很多剧作技巧是值得探讨与深思的.他处在戏剧发展的过渡时期,创作中带有明显的现代性,同时又不乏对传统剧作技巧的继承.在他诸多圆熟的剧作手法中,对戏剧时空假定性的运用尤为突出,也成为其自身创作的一大特色.

    彼得·谢弗剧作手法时空假定性

    歌剧《伤逝》子君唱段《风萧瑟》演唱分析

    贾睿佳王佳乐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剧唱段《风萧瑟》是作品《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演唱的一首咏叹调,曲式结构自由开放,音乐旋律真挚动人,唱词富含诗意,充分表现了主人公内心激烈的情感变化.分析探讨该唱段艺术特色,把握演唱的技巧,对声乐演唱者和研究者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歌剧唱段《风萧瑟》进行简要介绍,然后从曲式结构、音乐旋律、唱词内容等不同方面,分析该唱段的风格特色,最后有针对性地探索演唱该唱段时采用的技巧,希望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合理的参考.

    歌剧表演《伤逝》演唱要点

    以诗写痛——浅谈室内剧《天窗》的剧本特色

    岑婧怡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国剧作家大卫·黑尔于 1995 年创作了室内剧《天窗》,该剧尝试运用"舞台诗学"的方法探讨个人的信仰问题,带领观众进入人物深邃的精神世界.该剧中的人物以对话的形式进行着思想与情感的碰撞,将理想的纯粹与现实的残忍相交织,在语言交流间为观众提供了回归自身的想象与思考空间.本文将从戏剧结构、戏剧主题、戏剧意象与戏剧情感三个角度阐述《天窗》剧本中的诗意特色.

    《天窗》戏剧结构戏剧意象

    浅析小说《白鹿原》版本视野下的话剧改编

    樊益琳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白鹿原》自出版以来备受追捧,目前小说《白鹿原》的话剧改编有三个版本,最早的是 2006 年由林兆华导演,孟冰编剧的北京人艺版;其次是 2016 年由胡宗琪导演,孟冰编剧的陕西人艺版和 2016 年由吴京安、赵思源执导的西安外事学院版.三个版本各有特色,自巡演以来被观众连连称赞.陕西人艺话剧版《白鹿原》更是被称为"中国话剧新巅峰之作",全国巡演以来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在73个城市93家剧院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获得观众以及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话剧《白鹿原》获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离不开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幕后人员的倾心付出.

    小说《白鹿原》话剧改编

    别有凤楼暗恨生——梨园戏"高文举"人物塑造解析

    郑舒腾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梨园戏传统剧目《高文举》中的男主人公高文举,是梨园戏官生行当的重要代表性人物角色.该人物在金榜题名之后,却陷入了"别有凤楼暗恨生"的以温炯、温金父女为代表的朝廷权贵集团与以发妻王玉真为代表的真情公义之间的两难抉择境地.本文通过作者多年来对"高文举"这个人物演绎实践的心得体会,从"人物剧情的总体把握""人物塑造的细节展现""人物塑造的剧种特色运用"三大方面,阐述"高文举"人物塑造解析.

    梨园戏高文举人物塑造解析细节展现剧种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