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戏剧之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戏剧之家
戏剧之家

田跃鸣

月刊

1007-0125

hbxjzhjchina@163.com82976010@qq.com

027-87927022

430223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华师园北路12-1号

戏剧之家/Journal XIJUZHIJIA
查看更多>>《戏剧之家》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一份大型政策指导与理论研究的学术期刊。由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戏剧艺术类专业理论期刊。其宗旨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兴民族地方戏曲。刊物集理论性、学术性、指导性于一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以关注当代戏剧发展,宣传新人佳作,培育青年观众(读者)为己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戏瓯剧跨文化传播研究

    陈晓东高阳许赛梦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温州作为中国戏曲最早成熟的形式——"南戏"的发源地,有"戏曲故里"的美誉.瓯剧是南戏的传承者,即南戏的主要舞台表现剧种之一.瓯剧原名"温州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多声腔的古老剧种,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徽调、滩簧、时调六种声腔唱调,于1959年改称"瓯剧",并以此为剧种名流传于世,其于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本文通过梳理瓯剧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历史,找出当下瓯剧跨文化传播的困境,探索其未来发展的方向,提炼瓯剧中的传统文化精髓,对外讲好"瓯剧浙江故事",推动南戏走向世界.

    南戏瓯剧跨文化传播

    论互联网时代的戏剧传播与批评——以西法大剧社和南山剧社为例

    邬慧敏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戏剧创作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传播方式和批评形态.信息构成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使戏剧传播与戏剧批评发生了重大转变.具体表现在戏剧传播方式的转向与创新、戏剧营销策略的变化、戏剧批评出现新的空间、戏剧批评的问题与策略的变化等方面.2020年以来,西法大剧社的戏剧活动就是这种现象的最好例证.

    互联网时代戏剧传播戏剧批评西法大剧社校园戏剧

    "左手荒诞,右手温情"——《西西弗神话》在戏剧《第七天》中的接受探究

    赵稳稳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第七天》以余华原著为基础,融入了古希腊西西弗斯的哲学思想,呈现了一场独特的心理现实主义表演,成为中国文学作品迈向国际舞台的重要里程碑,它鼓舞了更多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创造了广阔的天地,也为研究西西弗斯精神在中国文学中的接受提供了经典案例.通过对《第七天》的深度解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西西弗斯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学中的呈现,还看到中国文学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第七天》西西弗斯哲学思想中国文学国际传播

    璞玉待琢终成器——观话剧《主角》有感

    张小霞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话剧《主角》以"史诗性结构",演绎出驳杂丰富、多元立体的艺术内蕴.舞台表现融写实、写意于一体,灵活运用数字技术,赋予了话剧艺术全新的时代特征,推进了话剧民族化进程.但表演中也存在不少纰漏,如全剧节奏偏快减损了故事的韵味;对人物内心开掘不够使其失去了原有光彩;改编视角偏差遗失了意象的象征意义等.笔者期待后续演出中演员能不断改善表演技巧,常演常新,使《主角》成为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话剧《主角》忆秦娥审美话剧评论

    以现代舞对话古人——评沉浸式舞剧《寅时说》《云梦泽》

    李宗心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寅时说》在 2021 年 10 月 28 日首演于上海亚洲大厦星空间 5 号,《云梦泽》在 2022年 12 月 1 日首演于上海亚洲大厦星空间 108 号,两部沉浸式小剧场舞剧都以现代舞的呈现方式和思维模式展开与古人的对话:上半场为古代篇,下半场为现代篇.《寅时说》和《云梦泽》自上演以来,备受上海观众乃至全国观众的喜爱,作为驻场演出,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场次开票售空,这在整个小剧场演出中都是并不常见的盛况.因此本文将从这两部舞剧的动作、道具、音乐三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探究沉浸式小剧场舞剧《寅时说》与《云梦泽》的成功之处.

    现代舞小剧场《寅时说》《云梦泽》沉浸式

    歌剧音乐作品《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人物形象及演唱特征分析

    闫玉洁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创作的一部经典歌剧,其丰富的音乐语言和深刻的人物描写使其成为歌剧史上的杰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伯爵夫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她的形象复杂且具有深度.通过对伯爵夫人的音乐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表达,同时探讨莫扎特在音乐上的独特创意.

    歌剧音乐作品《费加罗的婚礼》伯爵夫人人物形象演唱特征

    舞台空间中影像内容视觉形态分析

    宋铎侯宋中夏曾嵘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影像在各类舞台表演中被大量应用,以促进视觉内容与舞台空间、灯光、置景、造型的有机融合,独特的虚拟体验对舞台空间产生了不同维度的影响.本文对将影像内容融入舞台空间视觉设计的手法进行阐述,讨论影像内容置入舞台空间产生的作用以及对视觉形态产生的影响,分析、归纳和总结新兴媒介对舞台空间的延伸和外化作用及数字技术带来的创新发展.

    舞台空间影像内容视觉形态

    论彝族傩戏"撮泰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付宜玲刘欣怡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撮泰吉"是一种以神话传说为创作背景的彝族傩戏,戏中角色具有原始古朴、粗犷神秘的特点.在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推动剧情发展、传递戏剧内核的关键."撮泰吉"表演者通过穿戴诡秘的服饰和面具,让人物在外形上呈现出神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表演者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提取和加工,结合自身对角色的理解,运用个性化的台词、原始性的语言腔调、示意性的肢体语言等方式塑造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使彝族先民艰苦的迁徙史和奋斗史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傩戏"撮泰吉"人物塑造

    让蒲剧声腔艺术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尚广平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蒲剧是晋南地区流行的民间戏曲艺术,集中体现了晋南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是晋南人民总结提炼的特色声腔艺术.蒲剧丰富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地方传统艺术的生动代表.本文探讨了培养新一代蒲剧艺术工作者的具体策略,旨在培养当代青年的创新思维,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助力蒲剧声腔艺术从传统中绽放出新的生命.

    蒲剧声腔艺术与时俱进

    "一带一路"背景下临夏花儿剧传承与交流路径研究

    马路明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儿剧是一种集歌、舞、剧、道白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戏剧艺术,其以独特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风格受到西北地区群众的喜爱."花儿"作为非遗文化项目,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融通民心的重要手段,在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指引下,花儿剧对保护和传承"花儿"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促进花儿剧与地方文旅产业的有机融合,是促进临夏地区花儿剧发展的重要途径.

    临夏地区花儿剧非遗文化交流路径